萧山和余杭,需要争吗?

萧余兄弟,2001年前皆是隶属杭州的县级市,2001年后,同天撤市设区,成为杭州市辖区。一个位居杭州城北,环抱整个主城区,一个与主城区隔江相望,是绕城内城南区域的主要构成部分。再往前就不刨根问底了,牵扯吴越之争、杭绍之争就没意思了!今天主要谈谈楼主的问题。

萧山和余杭,需要争吗?


楼主问,萧山和余杭,哪个地理位置更好?我不是中庸之道,但就地理位置且从杭州城市区位的角度而言,我必须说各有千秋。

余杭在北,与主城区陆地相连,且部分地段凹凸相拥,不容分割,因此心理距离上会显得更近一些。当然,这不仅是我的答案,也是问了好几个落户在杭的新杭州人(主要居住老城西和老城北,可能答案也有偏颇)的看法。特别是现在最火的未来科技城,伴随阿里总部等互联网企业落户,以及文一西路和余杭塘路全线贯通后,发展非常快速,城市副中心的雏形已经初具。因此,一般人是分不出西湖区和余杭区的界限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基于地缘和产业的原因,吸纳大量的新杭州人落户,让大家看到它的地理优势。当然,话说回来,余杭的五常、仓前、老余杭、闲林等地因为靠近老杭州的城西文教区,外溢非常明显,以及良渚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优势,吸纳较多的刚需,亦是十分亲近杭州的。但是临平因为在绕城外,且与杭州传统人口聚集的城西、上下城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还是很多人认为与主城区不亲近。

萧山和余杭,需要争吗?

萧山和余杭,需要争吗?

那么,萧山呢?萧山在南,与主城区之间唯一隔离就是钱塘江(当然,这里说得不严谨,因为滨江也是主城区的一部分。但了解其历史的知道,滨江和大江东的土地之前都来自于萧山,因此按历史上说,隔江相望也不为过)。论空间的距离来说,萧山主城区前往西湖景区、上城等地过桥即可到达,按理是十分近的,特别是地铁开通后,更是便捷!但为何老杭州和一部分新杭州人觉得远呢?主要还是心理距离的原因。毕竟隔江不是隔条马路,在过去交通不发达,只有钱塘江大桥的年代,对普通人而言,江北和江南的联系是非常少的。但自从王国平提出“城市东扩、跨江发展、沿江发展”,到如今最火的“拥江发展”战略后,钱塘江上不仅有了更多的桥,还会有更多的地铁和江底隧道,这个天然屏障的负面效应会被减到最低。特别是待日后绕城内江南部分的地铁线网进一步密集,江南江北在地下完全织成一张网后,来去将会更加快速便捷。从这个角度说,萧山的地理优势将会更加凸显。

萧山和余杭,需要争吗?

萧山和余杭,需要争吗?

上述单纯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说,但要是牵涉其他:

如交通条件,那萧山区有机场、杭州南站,以后还会有机场站和江东站(暂且算是萧山),另外,江南还有滨江区的杭州汽车南,且新出来的地铁线4-5期规划,绕城内的线路是非常密集,俨然会成为杭州国际化城区的重要部分。余杭主要在未来科技城会有杭州西站,地铁线也会在临平、良渚和仓前地区进一步加密,目前主要是临平火车站。从这个角度而言,萧山,特别是绕城内的萧山地理位置会更加有优势一些。

萧山和余杭,需要争吗?

而产业这块呢,毕竟也会也影响到地理位置。目前看来,余杭上下全力拥抱数字经济,特别是阿里巴巴下属企业的大部分浙江总部都在余杭区,使其成为杭州最火的强区。目前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位列全省第一,且按照目前形势,未来还是不可限量。相反萧山区,在过去30年,走得是工业化的路子,风光了30年,但没有及时抓住转型机遇,目前GDP总量已经跌落至第二。2016年前后,尽管已意识到危机,亦加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相比余杭,成效还是不够显著,且工业基础毕竟尾大不掉,谈成功转型还维持尚早。因此,靠产业吸纳新人口的能力还不怎么具备,地理位置在这方面显得弱势了些!

所以说,两区各有千秋,也绝不能硬说谁优谁劣。但是可以判定的是,两区的发展将直接关乎杭州的未来,不管是余杭的互联网经济,还是萧山的工业数字化后,皆是杭州经济发展两股最根本的力量。正因如此,城西科创大走廊和城东智造大走廊才会成型,如杭州的两腿,缺一不可。另外,萧山绕城内的部分,余杭未来科技城部分,日后必定是建成区最耀眼的新星,两处不管是产业还是居住环境,在全杭州的优势也会进一步彰显。

最后,作为一个本地人,我唯有祝好,希望两区更优,杭州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