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有希望嗎?

江湖這麼險別給臉不臉


早期肺癌是指肺癌還沒有出現淋巴結和遠處轉移,一般被稱為早期的肺癌。早期肺癌常常沒有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往往是由於做體檢或是因為其他原因進行胸部影像學檢查時發現的。早期肺癌一旦發現經過及時治療往往治療效果非常好,甚至有一些非常早期的肺癌經過手術切除以後能夠得到完全治癒。

因此,總的來說早期肺癌不但有希望,而且是有機會治癒的。

近年來隨著影像學技術的發展和新的設備的不斷出現。越來越多的早期肺癌被發現了。隨著人民的健康意識在不斷提高,體檢時進行胸部檢查也越來越普及,大量的早期肺癌被發現,同時,這些肺癌經過手術等有效治療後可以取得長期存活。

需要提醒的是,發現肺癌並決定肺癌預後的主要因素就是臨床病理分期。如果是早期的肺癌有治癒可能,所以不能一聽說肺癌就認為是得了絕症,已經沒有治癒希望了,就去做一些保守的治療。對於早期肺癌,手術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療辦法。


胸外科喬貴賓醫生


早期肺癌可以治癒!

在所有的惡性腫瘤中,雖然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第一位,但假如,我們能做到在早期肺癌時及時發現,那它的死亡率一定會顯著下降!

下面我們用事實說話,看一批因為及時發現而治癒的早期肺癌。

常見的肺癌有三種:肺腺癌(約60%)、肺鱗癌(約30%)和小細胞肺癌(約10-15%)。

其中肺腺癌和肺鱗癌都可以通過胸部CT早期發現,肺腺癌早期多表現為肺結節。

1.因為早期發現,手術治癒的肺腺癌。

上面四位病人,都沒有症狀,通過體檢發現,手術切除,都屬於非侵襲性肺癌,治癒!

這裡原位癌和微浸潤性腺癌不需要術後化療,不會發生轉移。

2.因為早期發現,手術治癒的肺鱗癌。

肺鱗癌的發生,跟吸菸關係密切!當支氣管表面粘膜受尼古丁長年反覆薰陶刺激,發生鱗化並逐步癌變,就會堵塞支氣管:



上圖箭頭所指,支氣管腔內氣體消失,完全被癌組織填充,增強掃描顯示不均勻強化,手術證實為小鱗癌。

早期鱗癌相對發現困難,因為很多菸民對咳嗽症狀不重視,常常是腫瘤堵塞支氣管,引起遠側阻塞性肺炎時才發現,有些就會失去手術機會。

3.小細胞肺癌,早期發現困難,因為進展迅速。

大約只有5%的小細胞肺癌,在確診時還有手術機會。

上圖這位老爺子,體檢發現右下肺2毫米微結節,14個月後複查結節增大,23個月的時候接近一釐米,進行了胸腔鏡手術切除,病理竟然是小細胞肺癌。

像這樣幸運的小細胞肺癌屬於少數,更多的在首次發現時就已經發生廣泛轉移,只能進行放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了。

綜上所述,早期肺癌治癒成功率極大!應當重視胸部體檢!🙏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謝謝閱讀,歡迎關注!


影像科豪大夫


早期肺癌沒有準確的定義,一般認為能夠手術根治的肺癌為早期肺癌,但什麼樣的肺癌能夠手術根治並沒有辦法在手術之前準確的預測,大部分情況下,腫瘤的直徑越小,根治率越高,小於1cm的肺癌,手術後的根治率在90%以上,超過1cm根治率就會下降,大於3cm的腫塊根治率就會急劇下降,如果有轉移,則基本上無法根治,但這也不是絕對的,我們也可以在臨床上看到縱膈有淋巴結轉移的肺癌最終通過手術及化療根治,但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很小。

然而事無絕對,也有一些小於3cm,甚至小於1cm的結節早期轉移最終無法根治的情況,尤其是3cm以下,1cm以上看上去是早期的肺癌結節,全身檢查也無其他部位轉移,手術切除後其他部位出現轉移,最終失去生命,這種情況多出現在腫瘤病理類型為微乳頭型的情況,雖然治療指南上沒有講,但有一些胸外科醫生已經開始了相關研究,專門對微乳頭型早期肺癌是否需要術後化療進行了探索,說明他們對於這一類型的早期肺癌是否有轉移傾向存在疑問。

現在對於早期肺癌術後是否服用靶向藥物來預防轉移也有不同的觀點,由於靶向藥物副反應小,療效相對較好,有一些醫生對於手術過程中發現小結節靠近胸膜,大血管等容易造成轉移的組織的情況,常常給患者進行基因檢測,如果發現有基因突變,可能會給患者口服靶向藥物預防轉移。

另外,在肺癌的四大類型當中,小細胞肺癌容易發生轉移,以前認為小細胞肺癌即使處於早期也不建議手術治療,因為根治率較低,但現在的觀點是侷限性小細胞肺癌沒有發現轉移的話,是可以進行手術治療的,術後進行化療等治療,可以提高該類患者的生存率。


胡洋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醫生。早期肺癌當然有一樣了,早期肺癌治癒率達到80%,可以根治。檢查出早期肺癌,相對於大多數人開始是不幸的。但是相對於部分癌症患者開始,是值得慶幸的,因為是早期,可以通過手術切除而治癒。發現早期肺癌,一定要積極治療,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

早期肺癌能治癒

早期肺癌是指孤立病灶,沒有淋巴結和其他器官轉移,可以通過手術切除的肺癌。早期肺癌治癒高。體檢發現早期肺癌,通過手術切除後,如果活過了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大有人在。

癌症固然可怕,但是早期的癌症,不僅是肺癌,通過手術切除後,治癒率都相對要高很多。


我是一名影像科醫生,每天都有寫一些肺癌手術後來複查的片子,我會仔細看所切除肺葉那部分有沒有復發的腫塊,雙肺其他地方有沒有新出現的肺結節。每一個患者的複查片子,我都要上回上一次複查時候的片子,兩次對比,看看有沒有什麼變化。沒有變化,沒有復發,沒有出現新的結節,就是最好的消息。像這樣早期肺癌手術切除後,沒有復發的病例,真的有很多。

實例分享

我一個朋友,45歲,突然陰道流血,發現了宮頸癌,那時候感覺天都塌了,為什麼老天會選中自己,各種懷疑人生。後來還是積極配合治療。做了宮頸錐切,切不乾淨,有癌細胞浸潤了。只好開腹,把子宮輸卵管和淋巴結全都切了,隨後放療和化療。治療過程中,發現肺部有一個磨玻璃結節,經過一年隨訪,結節增大了一點,我們看著這個結節就不太好,像肺癌,幸好的是這是一個早期肺癌,沒有淋巴結轉移,建議她做手術。後來她就把一個肺葉切了,就是肺癌。如今四年過去了,宮頸癌和肺癌都沒有復發,每天正常上下班,跟平常人沒有什麼兩樣。以下是她的CT片子。


這個朋友的事蹟一直很勵志,她得了兩個癌症,都有希望,更不要問早期肺癌有沒有希望。發現早期肺癌,唯一要做的就是配合醫生,積極治療。因為要慶幸發現的是早期,而不是多發轉移的晚期。


小影大夫


早期肺癌如果都沒有希望,那這個世界就沒有希望了!

別說是早期,連晚期的肺癌都有希望!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個晚期肺癌的患者,已經15年了,靠一代EGFR靶向藥維持了12年!當然,不是每個患者都有那麼好的治療效果,但是至少說明,即便是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還是有希望長期生存的,而且由於新的藥物的出現,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生活質量都不太受影響。

如果說晚期患者的希望是長期生存,那早期患者的希望就是治癒!美國2012-2013年的調查數據發現,早期的肺癌患者,診斷後5年生存率有52%。如果是可以接受手術治療的早期患者,手術把病灶切除,在手術之後病情也沒有復發,生存超過5年,就可以認為是臨床治癒了。

所以,對於早期肺癌患者來說,希望太有了!但是隻有希望還是不夠的,如果沒有正確的治療,把治療的時機耽誤了,那希望非常有可能變成失望。

珍惜這個希望,也珍惜這個機會!


一節生薑


癌症一般根據原發灶大小,是否有轉移劃分階段。早期一般是指單一病灶,未發現轉移灶;而中期則是除原發灶外,發現近端轉移,例如近端的淋巴轉移等;晚期則是發現多處轉移或者遠端轉移,最差的情況則是多發性遠端轉移。

現在是早期,意味著沒有發現轉移灶,所有的癌細胞可能仍然停留在肺部,雖然說發現癌症是非常不幸的事情,但發現較早是不幸中的萬幸,有很大的幾率能夠治癒。

癌症治療一定要儘早,未發生轉移時通過手術有機會清除全部癌細胞,達到臨床治癒的效果。如果癌細胞出現轉移,治療起來會比較麻煩 ,因為轉移後無論化療、放療還是手術都無法完全清理乾淨癌細胞,而癌細胞始終都是在增殖的,一旦控制手段無效就會發展,有時看似清理乾淨, 但殘留的癌細胞仍然會長大,就是所謂的復發。

現在是早期,一定要積極治療,儘快手術,術後由醫生判斷是否需要全身化療。

上表是上海2002-2006肺癌患者生存期研究,統計結果顯示早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為55.47%,這還是在十多年前。目前的肺癌治療多了許多新手段和特效藥,如果肺癌的病灶在一釐米時就被發現,並進行手術切除,五年存活率可高達85%-90%。


健康達摩院


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希望,而早期肺癌,是可以治癒的。

其實所謂的早期肺癌,並無嚴格而統一的意見。跟很多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一樣,肺癌的術前分期也是用TNM分期方法,所謂T是指腫瘤,N指淋巴結,M是指遠處轉移。

下表為第8版肺癌分期

在這個表格中,可以看出來,肺癌的大小越小,越是沒有淋巴結和遠處轉移就越好。其中的I1和Ib都是I期。這一期的肺癌五年生存率能到80%。

而肺癌總體的五年生存率才10-15%。

通常在發現肺癌後,會做全身的檢查,其中肺部多數會做增強CT。這些主要是用來進行術前的TNM分期的。CT的分期,假如結合PET,能做到比較精確了。

需要警惕的是,有的時候肺癌本身的腫塊很小,但卻可能發生轉移,因此全面的術前檢查很重要。但有的時候,受技術所限,小的淋巴結轉移無法準確判斷,也就是術前的分期不可能完全正確。

舉個例子,某醫院本院的同事發現了一個肺部部分實性磨玻璃結節,根據CT形態,幾乎可以確定是肺腺癌,普通的增強CT,並沒發現肺門或縱隔有腫大的淋巴結,也就是提示無淋巴結轉移。加上這個結節,只有1.0cm,很小。幾乎所有人都會認為這個不會發生轉移的。因此手術的時候,並未做縱隔淋巴結清掃,只是把肺門的一個淋巴結給取了下來。

術後病理:肺門的淋巴結轉移!這個時候的分期,就不是T1a2N0了,而變成了T1a2N1-3,因為無法確定淋巴結轉移的準確情況,只能根據經驗,加術後的化療。

當然,這個只是特殊情況,提醒大家,發現肺癌,應該嚴格按照術前的流程評估評估後,儘早手術。

總之,能早期發現肺癌,是很幸運的!

而所有的證據都已經表明,早期發現肺癌,早期治療,能顯著的提高生存率。針對肺癌這一病種來說,低劑量螺旋CT篩查,是最好的辦法。

目前,在無法攻克癌症這一敵人的前提下,只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

無論何時,都不該放棄希望,但假如早期發現了肺癌,更應該積極主動地去治療,因為治療效果很好!


放射科楊大夫


分期很重要,早期也就意味著有很大的治癒希望。

所謂分期早,通俗來講指的就是腫瘤發現的早,或者說是在腫瘤不是很大,也還沒有出現轉移的時候被發現,這種情況下,通過積極手術,聯合或不聯合術後化療,都有希望達到治癒的目的。

肺癌可以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

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例。可以分為四期,其中Ⅰ期和Ⅱ期患者通過積極治療,治癒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Ⅰ期患者指的是腫瘤較小,而且腫瘤被周圍肺組織包繞(不超過4cm,沒有胸膜侵犯,沒有累及支氣管等),也沒有淋巴結轉移的情況,可以分為ⅠA期(腫瘤大小為1-3cm)和ⅠB期(腫瘤大小為3-4cm)。

Ⅱ期指的是腫瘤超過4cm,或者侵犯了胸膜,主支氣管,或者是存在同一側支氣管旁或肺門部位的淋巴結轉移。Ⅱ期患者根據腫瘤的大小以及侵犯程度,可以分為ⅡA期和ⅡB期。

Ⅲ期和Ⅳ期,腫瘤侵犯就比較廣泛了,也就是老百姓說的中期或晚期。

以上可以看出,分期越早,腫瘤越侷限,通過手術完全切除腫瘤病灶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治癒的希望也越高。對於ⅠA期和ⅠB期和Ⅱ期患者,目前的醫學指南也不推薦常規常規術後化療,尤其是Ⅰ期患者,定期複查就可以了。

在目前的醫療條件下,早發現早治療仍然是肺癌有望治癒的根本所在,一旦腫瘤已經出現了多發轉移,治癒的希望就渺茫了。



深藍醫生


你好,不知道你的近況如何,今天大家都談癌色變,其實目前很多的癌症治療效果很不錯,至少帶瘤生存的也很多。每一種腫瘤治療的方法和效果都不一樣,治療一定要有針對性。不是每一個醫生說的都是對的,因為每個人的專業限制,他告訴你的是他認為對的。我是一個西醫教授,同時又是一箇中醫愛好者,同時也是高級健康管理師,對營養、保健、養身也很在乎。不是手術、化療、放療就是治療腫瘤最後的辦法,需要根據不同的個體、不同的病情、不同的腫瘤類型的考慮,如果你有需要,可以私下和我溝通。


逸柏年E陳醫生


“快樂的小大夫”為您解答。歡喜關注

得了肺癌是非常不幸的事,但不幸中的萬幸是在早期就發現了。

肺癌目前是我國發病率第一的癌症,並且一般預後都很差,主要原因就是一發現就是晚期了。

目前早期肺癌的治療方案首先選擇還是手術治療,再根據術後的病理類型選擇是否放療化療或者靶向藥物治療。

對於早期癌症,治療及時,一部分可以完全治癒的。我有一個同學就是在體檢時發現的早期肺癌,及時手術,現在已經十年了,依然身體健康。一般早期癌症治療及時,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

那麼肺癌怎麼早期發現?

肺癌患者早期多無明顯症狀,有時後可能出現的常見症狀包括:咳嗽、痰中帶血、胸痛、發熱、氣促、聲音嘶啞等。當出現以上這些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一般肺CT能發現5mm左右的病灶,但是要確診還是要活檢取病理。確診肺癌的“金標準”是活檢。所謂肺癌活檢,就是在可疑腫瘤部位取下一小塊活體組織,通過病理切片分析等方法來診斷肺癌。獲得肺活檢組織的方法很多,目前經支氣管鏡活檢是診斷肺癌最常用的方法,“支氣管鏡檢查不僅是診斷肺癌最常用的方法,也是肺癌分期檢查的重要手段。

如果身體沒有任何症狀,如果像發現,就需要每年體檢,體檢一般還是能發現其他沒有症狀和症狀不明顯的疾病。

所以說有病不要挺,一定要及早就醫,40歲以上的人要每年體檢。

“快樂的小大夫”每天為您推送健康醫學知識,分享病例,不要忘記點擊右上角關注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