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毀掉了多少孩子?你知道嗎?

油菜的笑臉


遊戲毀掉了多少孩子我不知道,但確實不少。雖說遊戲本身沒有什麼錯誤,但它對青少年的吸引力絕對是個負面作用。從最早時候的電子遊戲廳,到後來的網吧,再到如今很容易就能在手機平板上玩,遊戲似乎從來都是一個不受家長歡迎的事物。

沉迷遊戲的孩子首先荒廢掉的就是學業,他們厭學逃學直至輟學。如今不好好學習就意味著將來很可能沒飯吃,這是哪個家長都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由於打遊戲上癮,一些玩遊戲的孩子經常會一玩起來就很長時間不動地方,青少年正是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長此以往很容易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一些孩子由於長期沉浸在虛擬世界裡,很容易受到遊戲中打打殺殺的情節影響,在現實中無所顧忌,做出一些害人害己的舉動,甚至違反犯罪。

被遊戲毀掉的孩子不少,孩子是全家人的希望,每個家長都希望他們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對於沉迷遊戲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未來已經毀了,所以很多家長“恨屋及烏”,由痛恨遊戲發展到痛恨遊戲開發商,這也都不足為奇了。

但是如果客觀地思考一下,這難道僅僅是開發商的錯誤碼?為什麼有的孩子就不玩遊戲呢?手機平板的控制權掌握在家長手中,如果不是你的放任自流,孩子怎麼可能沉迷其中?


悟小品


遊戲毀掉多少孩子?

那麼同樣的問題刀害死了多少人?

真的,我自己也算題主眼裡一個被遊戲毀掉的孩子吧(94年的)。沒上過大學。初中接觸網吧,高中貪玩上網,和一些同學鬼混(其實也沒做啥壞事,現在大了覺得那時候挺搞笑的),沒上上大學(本來打算通過自主招生上大學,因為學籍和一些特殊問題高考沒報名)

好吧迴歸正題。我最早接觸的電子遊戲應該是FC遊戲就是那種小霸王,小學的時候同學都住在附近。偶爾到這家玩那家玩,一起交流怎麼通關。我真的覺得小學的那段回憶非常的美好,還有真摯的友誼。然後我說當時在年級的成績大概在前20左右,而且是幾乎不用心的情況下,我平時做題很粗心大意,就為了快,老師父母都說過多少次了。不然前五沒有問題(年級100人左右,同學之間所處的大環境都差不多)我那時候打遊戲幾乎每週末都瘋狂的和同學玩,更別說寒暑假了。所以小學階段遊戲對我是沒有什麼影響的,至今我還經常在電腦上下載fc遊戲玩😁

初中接觸到網吧。一個年級比我高的同學帶我去的,當時進去只感覺裡面好熱,好悶。當時裡面玩的遊戲我沒記錯應該是傳奇,魔域,夢幻西遊,勁舞團,泡泡堂等到現在我特麼這些遊戲都不會玩,而在當年這些都是非常火的。再後來就是dnf,cf,qq飛車,qq炫舞騰訊時代的來臨了。然而這些遊戲技術還是一如既往地的垃圾,剛開始玩有點興趣,沒幾天就不想完了。就在那個時候我去網吧幾乎是去查資料的,全網吧幾乎找不到第二個,而且我查的是以前FC遊戲的過關方法,或者沒發現的彩蛋或者BUG,印象最深的是荊軻新傳,那個山洞地圖就是我帶個小本子從網吧抄回去的。我初中的成績,相對小學來說一落千丈,為此初二換了個學校,也遇到了一個極品班主任。因為她我初三沒上,這個人變態到極點。舉1個例子。一個不愛學習也不搗蛋不騷擾別人的女孩,在課堂帶耳機聽mp3快下課的時候被她發現了,直接走到她面前三四個巴掌把女孩從座位坐著的狀態突然變成坐在地上嘴裡吐血!初三上半學期沒多久一節課上課玲響了,我跑著回座位,她應該看成我在教室裡亂跑,就罵我一頓,我站起來解釋了一下,她罵我畜生,我也氣了啊,我就說了三個字你畜生,然後我就被趕回家了,後來聽我爸媽說讓我去給她道個歉就回去上課,我那時候頭鐵就不道歉,我沒犯錯憑什麼我道歉,你是老師做什麼錯事都不用道歉的麼?就這樣我回家自學去了。。自學你們懂得也不用上課,自己看書,時間自由。更沒少跑網吧上網,偶爾玩玩遊戲,那時候上網更多的是研究電腦技術,還跟著教程做過木馬(灰鴿子,抓雞免費開騰訊會員,曾經還進入了東北某市的一個政府網站後臺,沒敢作死)到了中考,化學一節課沒上過我考了58分(滿分60),物理因為粗心有兩道題做錯了,回頭改正已經寫到邊角里了,考了72(滿分90),數學137(滿分150)語文英語還有其他科屬於中等偏上,我偏科嚴重,語文的閱讀理解,作文,對我來說實在不知道怎麼答題。體育0分(當時生病住院剛痊癒),如果物理和體育這兩年相正常發揮的話能進全市第二學校。後來我去學校拿畢業證,班主任沒敢抬頭看我。初中階段就是這樣,遊戲也沒有毀了我。

說實話手指很累,高中就簡單的說吧,遊戲也是照常玩,但是成績確實一落千丈了,但是跟遊戲沒太多關係,那時候lol和夢三出來我都不會玩,跟朋友一起玩我就是人機,我高中幾乎都在逃課,幾乎都是跟朋友出去鬼混了。沒在沉迷遊戲,不過整天都是逃課接觸社會上的人和事。後來大學自主招生因為學籍的問題

和沒報名高考,又不願意復讀。就沒上,這真是我覺得最大的一件遺憾(雖然當時按我水平最多混個大專),主要我很嚮往大學裡的人和事,還有那種氛圍。可能有的人覺得也就那樣,也許得不到的才是最想要的吧。

說完了我自己的一大半的人生經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遊戲真的在我的這段路程中佔很多時間麼,影響學習的不是遊戲,我高中就是例子,而是學生覺得什麼東西讓他感到興趣,我上網覺得查資料,看電影,研究電腦技術,比遊戲有趣多了。

說遊戲毀了孩子,設想一下你們給孩子的環境是什麼樣的,學校給孩子的環境是什麼樣的,社會給孩子的環境是什麼樣的?家長給的是你吃好穿好書給你買好你就得好好學,不學怎麼有出息。學校的環境是誰誰考了第一名,每天上完這個課上那個課。他們只是孩子,想象力,創造力,好奇心正是最旺盛的時候,我們卻要用書本這些東西把孩子給框死了,在小孩出生或者母親懷孕的時候瘋狂的補充這個那個提高寶寶的大腦成長,物理上是提高了,精神上給限制住了有個P用。我不是說孩子學習不對,我是想說孩子學習不是他每天唯一要做的事,在我的經歷中,學校就是學習的,沒有過多的文娛活動,三年級之前可能還有點,三年級以後幾乎絕種了,那麼從三年級到高中孩子接觸的大部分時間就是學習,我小時候住的平房,周圍很多小夥伴能一起很方便的出去玩,不像現在小區的環境,鄰居都沒幾個認識的,環境更加封閉了, 如果我們從父母這個小環境出發,多為孩子考慮,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或者多帶孩子參與戶外活動,學校也多增加文娛活動,集體活動,我相信沉迷遊戲的孩子只會越來越少。而且我敢斷定,能有題主這種想的人幾乎都是中產以下的家庭,因為越是這樣,越希望小孩有出息,這是主觀上的,客觀來說,現在一般大多數的家庭都有著比較大的經濟壓力(房貸車貸養孩子養父母),時間壓力(能按時週末雙休節假日放假從不加班的有多少?)乃至空間壓力(你和家人能去的地方有多少,主要是時間壓力帶來的)。對於這些人來說改變上面我說的小環境是真的很不容易的,大環境不是很容易改變的,但是大環境是更多思想進步的人去推動起來的。我國的教育制度就目前來看是越來越好,現在好像文娛活動比我們那個時候好很多了。

最後想說的是,沒有父母不愛孩子的,也沒有孩子就想讓父母失望的!如果我們客觀上很難改變來自家庭的小環境,那麼主觀上,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你是一個開明理解孩子的家長!遊戲不可怕。可怕的是環境給了孩子一個只有遊戲才可以讓他們自由放鬆的地方!

附記:我初中叛逆期的時候曾經跟父親吵架,吵架後我跑去比較遠的地方父母也不知道的網吧通宵不想回去。快11點吧,正巧我上廁所出來,看見我爸再找我,我本能趕緊躲在網吧老闆的臥室裡,然後偷偷的看著他,他一排排的去看,我是因為害怕被打,然而我從他臉上的表情,眼神中卻看不到一絲生氣的感覺,只有滿臉的擔憂和自責。 走之前我沒敢出來讓他發現,只能看著他離去。我是一個就算打我多狠我都能忍住不哭的人,那一次我忍不住哭了。


小黑兔Orz


我想你說的遊戲毀掉孩子應該是說的網絡遊戲吧。

自從電腦出現後,電腦遊戲就隨之而來,從最開始的單機遊戲到現在的網絡遊戲,每時每刻都吸引著許多的成年人和孩子沉迷其中。

相信很多人都記得剛開始的CS,星際爭霸,紅色警戒,那時候網吧剛在中國興起,網吧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更多的都是一些沒有執照的黑網吧,那裡都是一些未成年人常去的場所,記得有些小孩子七八歲,十來歲,在電腦旁坐著都不能玩,只能站著玩,還玩的賊溜,有時候成群結夥的一幫小孩一起玩。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小孩的身影出現在網吧裡,那時候的網吧煙霧瀰漫,各種髒亂,氣味難聞,在這種網吧待時間長的孩子估計都得廢了。

網絡遊戲的出現更吸引了大批的孩子投入其中,傳奇,大話西遊~~~~,每天打怪,升級,做任務,買裝備,忙的不亦樂乎,花費大量的時間投入其中。

手機智能化後,手機能玩網絡遊戲更加方便了孩子接觸遊戲,王者榮耀這個遊戲沒玩過的應該不多,即使沒玩過,也應該聽說過,裡面的小孩更多,有時候打輸了就會說匹配了一幫小學生。

做的好的遊戲叫人沉迷,難以自拔,每天想的都是遊戲裡的東西,沒有興趣去學習,因為玩遊戲而放棄學業的孩子很多,毀掉人生的也不少。

但是大家都知道五子棋,象棋,圍棋吧,嚴格說這些也屬於遊戲,圍棋還有人專門花錢給孩子上課培訓,因為他能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屬於益智的遊戲。現在還有玩王者和英雄聯盟的,他們做主播,做視頻,每天的收入也很好,做職業電競的,當成一份職業和工作來做,收入也不錯。所以孩子玩遊戲,要看你怎麼去向好的方面引導他,遊戲毀掉的孩子不少,但是成就的孩子也很多,我知道的例子不多,希望看到我的回答的小夥伴們能舉出你們知道遊戲成就了或者毀掉了孩子的例子,拿出來供大家交流學習😄


而立之年77087023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縱容遊戲,全民遊戲時代。

有多少家長監管孩子能滴水不露,小學,中學,大學,你360度全天候的都能監管到嗎?只要你疏忽,只需要幾個星期遊戲就可能吞噬你的孩子。

遊戲會消耗掉孩子的意志,稍遇困難就放棄,遊戲讓孩子不再能集中精力做一個事情,遊戲使孩子變得暴躁且孤僻。遊戲毒害的是一代沒有任何抵抗力的兒童。

為了讓孩子戒掉遊戲,我花了很多精力與時間,但只要少有疏忽,他沉迷遊戲的速度遠遠快與戒掉。

周圍大環境如此


孤獨求穩


毀掉孩子的是遊戲嗎?看問題要看本質。

換個思路,假設全力支持孩子打遊戲。

父母每天督促打遊戲,不停的身後嘮叨,別人家孩子都王者了,你看看你,還在白銀段位晃盪。

孩子放學回來,家長輔導,還不停的嘮叨孩子,放技能啊,你沒腦子啊,喊急了還再揍一回。

但凡聚餐就當著親戚朋友的面,數落孩子游戲玩不好。

偷個懶,不想玩遊戲了,家長又是劈頭蓋臉一頓數落。

早上早早從被窩裡拉出來,趕緊的,該去學校打遊戲了。

晚上很晚不能睡,有幾個關卡還沒通過。

期中,期末組織大家集體打遊戲,輸贏結果還要公佈出來。

這樣的話,還會有孩子愛玩遊戲嗎?


哇天吶


我的結論是:遊戲不會毀掉孩子,毀掉孩子的經常是父母。父母的不正確作為,把孩子毀了,然後找個其他的理由來背鍋,比如:網絡遊戲?

我舉兩個關於遊戲的例子:

例子1,有一個網遊的名字叫航海世紀。這遊戲當年是極其優秀的(當年是,現在被運營毀了)。

整個遊戲牽扯到第知識面非常廣泛。

第一,地理知識。中世紀全球主要城市的位置,特產,人文及著名建築幾乎都全了。

第二,大氣環流。完全符合高中地理教材。玩了以後保證這一塊知識拿高分。

第三,邏輯性。暴風島副本(好像是4層?),邏輯性差的玩家必定是過不去的。草稿紙是必須的,不喜歡打草稿的從此會養成好習慣。

第四,探險系統,包涵了全球範圍內海量的動植物,遺蹟以及他們的位置和說明。關鍵是,探險系統是你繞不過去的。只要你玩,逼著你知道這些知識。

第五,其他。

艦船系統還原性很高。產地也精確。

海盜也都是當年的真實人物。

歐洲各國的關係。

其他好的東西其實還有很多,太久不玩了,忘記了。但以上這些東西,已經足夠說明遊戲不一定是罪惡的。寓教於樂是真實存在的。

例子2,王者榮耀。

我一直覺得,這是一款及其良心的遊戲。我一直不喜歡企鵝公司,但這款遊戲我很喜歡。

別誤會,我是不玩的,我推薦兒子玩。

我的理由是,王者集成了大量的歷史人物,神話人物,還有俗語,成語。

我一年前就開始把王者裡面的角色,一個一個拎出來寫成小知識告訴兒子。

但因為個人原因,到現在我也只寫了不到200頁doc文檔。寫了一半都不到。

但是兒子學的確實是興趣盎然。枯燥的知識,隨著遊戲也就潛移默化的吸收了進去,這不是很好嗎?

我認為,一個遊戲,或者一件事物的好壞,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關鍵是你用什麼角度去看。

一個合格的家長,應該具備把一些可能本身不太好的事物轉化為好的事物的能力。

自己懶,不願意動腦筋,想辦法,就去片面的責怪別人或某個事物,這樣真的有用嗎?


偷貓賊罪該萬死


遊戲是一種載體,一種娛樂方式,不存在絕對的好或者壞。體育遊戲也是遊戲、但是卻是積極向上的,記得小時候小朋友們玩丟沙包、老鷹抓小雞、跳房子、哪個不是遊戲?哪個就成了毒藥?

遊戲也是現在成年人最廉價的個人娛樂方式之一(更不花錢的恐怕就是看電子書了),很多電子遊戲,承載著製作者自己很多特殊的思想,就像一本書,看玩了、玩通關了,會有一段“賢者時間”。很多普通人辛苦工作不捨得出國旅遊,但可以通過遊戲去“親身”浸入世界各地冒險、挖掘歷史、體驗不同人的人生經歷。但也有不少粗製濫造不停給價值觀不成熟的玩家灌輸“充錢就能變強”的真理。國內大部分遊戲,尤其是網絡遊戲環境很糟糕,但是也最真實,充分暴露了這一代青少年自私的心態,家長教育的失敗、社會德育的缺失。

我覺得這個鍋得“有關部門”的領導們來背。優質的遊戲不扶持,不引進;一味追求利益而放任一些唯錢是舉的快餐遊戲,扭曲的是這一代玩家的遊戲觀,毀的是整體老中青三代的遊戲環境,這也是為什麼明明完的兩個遊戲玩家,卻還能對噴起來,因為遊戲可以倒閉,玩家可以轉移~說不明第二天就玩到一個遊戲去了…影響受害的是自己。

但是遊戲應不應該過度吹捧,虛擬世界只是精神需求的一部分,人還是要吃飯工作的。畢竟人的壽命要比遊戲的壽命長很多,遊戲可以倒閉,人不能隨著一起死去,那麼從虛擬世界中醒來後會很難過的。過度沉迷投入最後害的還是自己。



NN3856


無知家長毀掉多少孩子!!!!

先不說家長與孩子關係的問題,先談談孩子與遊戲的關係問題吧。

由於二月的那場母親大鬧遊戲群的事件,現在孩子、家長、遊戲三者關係持續發酵。家長總是以為孩子玩遊戲毀掉了他們,而孩子也總是順勢把問題推向遊戲身上,廣大的遊戲玩家卻在批評家長和孩子身份擺不正。

在討論這個社會問題之時,我先擺明我的立場——遊戲無罪,有罪的只有那些玩遊戲的人。

家長總是在找藉口,把遊戲作為自己碌碌無為的替罪羔羊,認為一切過錯都是在遊戲身上。他們在批鬥遊戲之時,總是看不見自己所謂“無過”自身是什麼樣的貨色,總是把自己改變不了的事情強加於一個無法反駁自己的東西。

別說什麼藉口,遊戲毀人一生,舉例一大堆,如果用這樣藉口,我可以用無數例子回擊你。玩遊戲考不上大學,呵,玩遊戲考上清華北大的大有人在;遊戲玩物喪志,呵,遊戲玩得好的在清華北大同樣可以混的風生水起。

麻煩你們看看吧,別總是把遊戲作為自己無能的藉口。你管過你孩子學習沒有?你回答過你孩子問題沒有?你強迫了你孩子學習沒有?別用自己忙,沒時間這樣的藉口代替,我告訴你,這樣的藉口我遇見無數次,聽見無數回。

我以前也是一個你們口中那樣玩物喪志,不愛學習的壞學生,所以我知道孩子為什麼玩遊戲,知道孩子沉迷其中感覺是什麼。

那時候,我爸媽也用同樣的藉口對我說,說他們忙,沒時間,讓我一個人認真學習,努力。

這是做不到的,我可以明確跟你說,人心向善,但是隻是向善,別一直以為你孩子沒有變。他可能在你看不見的背影下,偷偷在玩遊戲。

你們為了讓我們學習,會想盡一切辦法縮減我們空閒時間。電視看不了,因為電視線被拔了,沒有漫畫書,因為很多被撕了。沒有其他事情,一切只有在學習。而學習多了,我們自然而然會叛逆,叛逆到你們所討厭的遊戲身上。

那時候,我一談到學習心中就會很煩躁,每當我一個人在房間裡,可能看著像是在學習,其實偷偷在本子上塗鴉或者是摺紙。星期六,星期天,因為沒有電視,沒有漫畫,我唯一能做只有坐在桌子前傻傻盯著桌面發呆。

你們永遠不懂得那樣的感覺,因為在你們這輩人中,很多人是農村的,很多人小時候都是沒有人管的,你們想要把自己小時候的虧欠彌補在我們身上,不會去管我們願不願意。

遊戲本無錯,何必要如此苦苦相逼?學習並不是一切。我想可以在學習之餘讓他們適當放鬆,何樂不為?

如果一直施壓,學習會變成叛逆,尤其是在青春期孩子身上,這樣的改變會更大,你會後悔莫及。


歪歪wula


孩子沉迷遊戲這個事我作為一個學生想要說兩句,孩子沉迷遊戲絕對跟家長的管制有關。北風與太陽的故事大家都聽過,我覺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這個原因,很多家長從一開始就認為遊戲是魔鬼,堅決不讓孩子碰遊戲,這很容易出反效果。結果經常是家長跟孩子打游擊戰“你越是不讓玩,我越是好奇,你既然不讓玩,那我就偷著玩”,進入了這個惡循環,孩子玩遊戲就很難管住了,因為在打游擊戰的過程中,家長一直吊著孩子胃口,導致孩子連遇到個flash小遊戲都能玩上一天。

我的觀點是,不是不管制,而是管制孩子玩遊戲的質量與類型。很多家長眼裡,遊戲都是一類貨色,其實遊戲也分三六九等。讓孩子玩遊戲,而且一玩必須玩最好的遊戲。首先你必須要和孩子先打成一片,跟他聊他玩的遊戲,讓他覺得你是他的朋友,如果你發現他玩的遊戲是那種易沉迷的網遊,那你就可以告訴他,“你看你玩的什麼垃圾遊戲,只要你不玩這個我就給你買更好的!”然後一定要給孩子買遊戲機,因為很多易沉迷的網遊全都在電腦上,遊戲不是罪惡之源,網遊才是,先把最容易沉迷的遊戲類型直接通過封殺電腦來屏蔽掉。選遊戲的時候,儘量選擇評測分數高的3A級劇情遊戲,不限題材。如果孩子年齡還不大強烈推薦任天堂的遊戲,任天堂的遊戲很少有血腥暴力的場面而且一般劇情都很溫馨很適合青少年玩,孩子大了之後學習壓力大了玩一些血腥暴力的排解壓力也無可後非。久而久之,孩子玩的遊戲質量提高了,再回頭看很多遊戲就提不上勁了,就好比一個吃多了山鎮海味的人再吃一些家常菜就不會覺得特別好吃,同時這種3A級別的大作其實很少,一般都是要等很久才有一個,而且非常難沉迷進去,沉迷遊戲的大多是網遊,比如LOL,DOTA ,王者榮耀這類競技性很強的遊戲,正是因為競技性強,所以在擊敗敵人的時候會獲得莫大的快感,這很容易讓人沉迷進去。這類遊戲堪比毒品,嚐到甜頭之後就很難回頭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通過過管控遊戲的質量與類型是有效減少孩子游戲時間的方法。有些保守派的人可能對我的觀點啜之以鼻,但其實日本的家長就是這麼幹的,我在日本留學,真的很少看到他們一直玩網遊,我跟他們聊過之後發現,他們的父母就是從小給孩子買遊戲機但是沒有電腦,從小就是玩的最好的遊戲,遊戲就彷彿生活中的一部分,這樣讓他們很好的規劃好了遊戲與學習的時間。


stupidcrane


喜歡玩遊戲的孩子背後,通常都有一個對他漠不關心的家庭。



試想如果父母更關心孩子的成長,多帶他去遊樂場玩,去旅遊看看外面的世界,嘗試體驗不一樣的美食和風俗,他還會捨得把大量時間花在重複的遊戲上嗎?



孩子為什麼喜歡遊戲,不就是為了能看到新奇的東西,和同學朋友一起玩的那種滿足感嗎?這些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達成的。



你可以說為了孩子,揹著沉重的房貸,要更多精力放在工作上。這沒問題,大家生活都不易。但千萬不要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缺位,當孩子走入歧途不可自拔,那時再幡然醒悟可能就晚了。那些總是在朋友圈裡曬陪孩子陪家庭照片的人,不一定比我們生活輕鬆。但只要你有心,還是能做到的。





希望身邊的孩子們,不要成為精神上的留守兒童。


世界那麼大,一起去看看。感謝您的點贊和轉發,也請關注發鹽人圈圈君,一起看看不一樣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