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漯河统战 ID:lhtzb0

漯河统战官方微信平台带您看统战新闻、学统战知识、品统战文化、展统战形象。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來自網絡』

歲寒,吐幽。

一场大雪过后

空气里浮漫着

丝丝缕缕的清香

若隐若现,若浓若淡

暗暗地吸入鼻孔肺腑间

顿觉全身暖意充盈

岁寒,蜡梅吐清香

洁白如玉,花蕊金黄

恬静素雅,艳艳欲滴

宛如凌波仙子

水上轻步微月

缓缓走来

岁寒,水仙吐清雅

冬草漫寒,众芳归壤

静室有兰,浓处清幽淡处香

岁寒,蕙兰吐清幽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枝横碧玉天然瘦,恋破黄金分外香

开在寒冬的蜡梅,没有繁杂的颜色

只是脂玉一般清丽的黄

无论远看近看

都是静而幽,清而雅

不乍眼,更不以色示人

只留清香聚众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蜡梅色似蜜蜡,但不是梅花

因其与梅花在腊月同放

其香又近似梅香,故也叫腊梅

隆冬时节,百花已绝迹

惟有蜡梅破,凌雪独自开

小巧玲珑的花朵,优美的花枝

以荒芜为背景,同飞雪作伴

在天地间生成一幅幅生动诗意的水墨画

清雅脱俗,盛景如在画中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不肯皎然争腊雪,只将孤艳付幽香

在河南省的鄢陵县姚家村

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宅后都植蜡梅

素有“姚家黄梅冠天下”的美誉

传说,原来的蜡梅本无芳香气味

西周鄢国的国君很喜欢黄蜡梅

但嫌其不香,便下令花匠

限期让黄梅吐香,否则全部处死

正当束手无策时

一位姓姚的花匠带来了几枝臭梅

嫁接在了黄梅上

过了一段时间,黄梅花苞发出阵阵清香

国君龙颜大悦,当即下令

把姓姚的花匠召到身边做花工

后来鄢国被郑国所灭,宫殿一片废墟

只剩下那片蜡梅林

岁岁年年散发着透彻心扉的幽香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天下三春无正色

人间一味有真香

鲁迅仍记得童年时

在三味书屋后花园爬花坛

折蜡梅花的往事

今人,似乎难在有这样美好的体验

岁末,既然无处可折梅

不妨去花铺买上几枝

插入花瓶,或供于书案

让其清香弥漫室内

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冬日的蜡梅既点缀了别人

也成全了自己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水仙携腊梅,来作散花雨

但惊醉梦醒,大辨香来处

被康熙称为“凌波仙子”的水仙花

和腊梅一起顶着严寒,傲雪开放

水仙在花落之时,如同天女散花

那淡淡的幽香,同样令人销魂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花似金杯荐玉盘

炯然光照一庭寒

洁白绢素的花像盘

黄色的花冠像杯盏

水仙身着一袭绿裙

如仙子下凡凌波而来

温婉淡雅

古代的女孩喜欢把水仙花戴在头上

或置于几案间

这样,水仙的香气就会袭人衣袂

整个人都清雅起来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水仙是文人雅士都爱的花

因此,从来就不缺少赞美它的人

杨万里的《水仙花》赞道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宋代姜特立的《水仙花》诗云

六出玉盘金屈后,青瑶丛里出花枝

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红梅相并时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对清代的大文人李渔来说

一年不看水仙,简直要命

《闲情偶记》中记载

丙午之春,李渔度岁无资

衣囊质尽,水仙花开时

已是强弩之末,无钱购买

家人劝他算了吧

一年不看也没什么大不了

李渔却说,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

于是他冒着雪赶回老家

就为了看一眼水仙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古人常将水仙与兰、菊、菖蒲

并入花中四雅

所以寻常时节

日常起居的书房和卧室

也会用一碟清水

几块陋石

供养上几株水仙花

即便百花凋零

有水仙花处

依然有恬静文雅的气息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年终岁尾

家家户户开始灌香肠、挂腊肉

写春联、贴年画

年味儿越来越浓

家中自然不能少了水仙

在中国,新年插水仙寓意吉祥美好

象征团圆思念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自古以来

中国人爱兰、养兰、咏兰、画兰

人们欣赏兰以草木为伍

不与群芳争艳

虽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欣赏它如君子般洁身自好的品性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婀娜花姿碧叶长

风来难隐谷中香

一年四季

兰花都赋予人们翠绿的颜色

尤其在寒冷的冬季,草木凋零

唯有窗台上的幽兰,傲然盛开

如蝶般的花蕾,飞点在层层兰叶之间

清幽淡雅,暗香四溢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

元和十四年

唐宪宗派使者去凤翔迎佛骨

京城一时掀起信佛狂潮

韩愈不顾个人安危

毅然上《论佛骨表》

痛斥佛骨不可信

惹得宪宗龙颜大怒,要处以极刑

幸亏宰相裴度和朝中大臣为他求情

才捡回一条命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摄影| 谁最中国

被贬为潮州刺史的韩愈

决定要像幽兰一样

不以无人佩戴而不芳

即便迎着严寒也要茂盛

正是在这个情形下

他作出千古咏兰佳作《幽兰操》

虽只有短短六十四个字

但韵味十足

表达了自己无论处在何种境地

都不改变君子的操守和志向

请您欣赏|歲寒,吐幽

圖片| 庸俗的调调

冬季萧索漫长,还好有花为伴。只要经心,便能与美好、清雅、幽然的时光相遇。冬日盛开的花使人想起自然造化,让人懂得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花期。不怕晚,更不怕寒。同时,也提醒我们好好珍惜把握当下。岁寒,虽寒,但有花吐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