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不論你生活在中國哪個城市,你的審美一定遭到過下圖這樣的店招強姦,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統一店招⌋運動席捲全國,很多街道店鋪的招牌用上了統一的字體、統一的材質甚至統一的顏色,整齊劃一卻充滿了鄉土氣息,毫無設計感可言。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這樣做的原因,通常是為了整治市容市貌,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美不美,⌈標準⌋說了算,⌈領導⌋說了算,滿足了相關要求,卻適得其反。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除開那些被強行「整治」出來的招牌,國內整體的招牌設計水平也是非常堪憂的,很多老闆覺得隨便找個打印店,讓美工在花花綠綠的背景圖上打幾個大字就完事兒了。比如上圖這樣的招牌,也可以說是遍佈大街小巷。特別是蘭州拉麵,小編印象中幾乎所有的蘭州拉麵招牌都長這樣,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土味。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可能中國現在的經濟水平、審美水平就這樣,雜亂了不好,統一了也不對,到底該怎麼辦呢?

先提個問題:在你的印象中,哪個城市或者國家的招牌是最好看、最有感覺的呢?是不是下面這些?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以上分別是香港、日本、拉斯維加斯、巴黎有代表性的店招形象。這些招牌並沒有很整齊劃一,甚至一些招牌單拎出來並不好看,但它們組合在一起讓街道、城市充滿了生活氣息,展現著城市的文化、內涵,每個城市隨之也形成了其獨有的街景。

試想若把它們從城市中剔除,這些城市可能會立馬喪失生機與活力。那麼,究竟怎麼做中國的招牌才能朝好的方向發展呢?我們來了解一些成功的案例。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為了規範招牌設置,避免招牌破壞城市風貌,日本於1949年出臺《戶外標誌物法》,對廣告牌形制、配色等做了明確的規定。在古城京都的歷史遺產區域,廣告牌用色被嚴格限制,像全家、麥當勞、羅森等連鎖大牌為了更好的融入古城風貌,都對招牌進行了調整。並且,京都政府出臺相關規定後是給了各商家緩衝期慢慢整改的。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看過港式日式的招牌後,中國式招牌還能入眼?

在臺灣省的士東菜市場,對店鋪形象的統一改造也非常成功,雖說是統一改造,卻在招牌乃至店鋪整體設計風格上儘可能保留原有風格,展現店鋪特徵,可以看出每家的招牌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逼格一下就上來了。可見品味和用心的設計是多麼重要,設計師的工作是多麼偉大~

其實中國招牌的現狀確實和經濟發展水平及領導層惡俗的品味離不開,很多店主也不重視店招的設計,總覺得隨便找個美工糊弄下就可以了,殊不知一個好的招牌對其形象是多麼重要。這樣的狀況要改變必定還有漫漫長路要走,需要設計從業者不懈努力,產出更多優秀的原創設計,傳播優秀設計文化,提升設計的地位。

還需要借鑑別人的成功案例,並結合自身特點,做好傳承與延續工作,相信在中國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下,一定是可以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招牌設計之路的。你認為招牌的設計重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