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苟家滩逸事(小小说)

  苟家滩的辣角婶,听父辈人说,年轻时胸大,尻子圆,鸭子屙蛋似的,不到十年光景,就生了五个将军两个丫头。靠着这些“成绩”,辣角婶说话占地方,趾高气扬,村里人背地里叫她“猴眼”。

“猴眼”的斜对门是高她几辈的苟老太。苟老太的女儿嫁到流水村,分娩时难产走了留了个“刘根”,苟老太含悲吞泪就把刘根接回来抚养。每到吃饭的时候,苟老太便扯着嗓子在满街道喝叫,“刘根,回来吃饭了!”

有妈的孩子是个宝。“猴眼”给他的五员大将分别封了“厚嘴唇”“大耳朵”“高鼻梁”“大眼窝”“蚂蚱腿”的名号。

刘根和“大眼窝”是同年,爱在一块儿玩。玩着玩着玩恼了。独苗苗长得壮,刘根虎头虎脑,劲大,一下子把“大眼窝”掀了尻子墩,“大眼窝”吃了亏,赖在地上哭个不停请“援兵”。正在屋内做饭的“猴眼”跑出来,不问青红皂白,就踢了刘根一脚,对一旁几个看热闹的“大眼窝”几个哥弟下牙,“收拾这个杂种!”

“杂种?”苟老太应声赶来,看到这个局面,本来邻里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想息事宁人,听到“猴眼”如此这般的护短,和这欺人太甚的语言,心中的火苗一下子窜上来了,她把手中的拐杖往前一挥,“谁敢?我这个棺材镶镶早些瞌睡寻枕头哩!”

“拿死吓唬谁?绳绳从细处断呢!我就是少一个指头,还有几个!”“猴眼”在气头大言不惭。

“哼!瓜娃子可命大!人多咋?一年死一个也快。就象去玉米苗呢,也着不住!”苟老太说话虽然不紧不慢,但也充满了杀伤力……。

“娃们家打锤,过上一会又好了,俩大人何必掺合呢?”

“算了算了,都消消气,各忙各的。”在乡党们的劝说下,争吵的双方终于各自引着孩子不欢而散。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听苟家滩人说,“猴眼”老了老了变文气、话少了。缘于之后她家庭的变故,吵架的第二年夏天,“大眼窝”下雨去邻队地里偷梨瓜,让刮倒在地上的电线“电”死了,紧跟尻子“大耳朵”在看水拔水泵时也触电身亡了……。“猴眼”伏在“大耳朵”的身上,哭得嚎天恸地,“老天爷,你咋光和我过不去啊……”

“猴眼”到庙里去拜佛求平安,回来了以后常在子女们面前念叨,“善哉善哉,人生在世,千万记住不要有人欺人,仗势欺人,以钱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