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門坎實際是蘇軍被日軍痛揍了?朱可夫不過是用了低級的辦法而已

1939年,在當時的滿洲和蒙古邊界,日本關東軍和蘇軍爆發了持續大約4個月的諾門坎戰役,單論這場戰役,有很多人說蘇軍是慘勝,一個擁有近千輛坦克裝甲車的蘇軍1個裝甲集團軍在戰神朱可夫的親自指揮下,消耗掉幾乎半個斯大林格勒大反攻的彈藥量,才勉強擊敗日軍一支只有5個基數彈藥的三流邊境守備師團,而且蘇軍傷亡還要高於日軍。

諾門坎實際是蘇軍被日軍痛揍了?朱可夫不過是用了低級的辦法而已

難道率領蘇軍一直打到柏林的戰神朱可夫就是個棒槌?在裝備完全碾壓日軍的前提下,被日軍“痛揍”了?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是,那個時候的蘇軍經歷大清洗,戰鬥力的確有了大幅下滑,參考蘇芬戰爭,打的很丟臉,所以在那個時間段蘇聯紅軍基本上就是拿命堆,打到後面才變得厲害。

諾門坎實際是蘇軍被日軍痛揍了?朱可夫不過是用了低級的辦法而已

多說一句就是蘇軍步坦協同是二戰中才摸索出來的,那時坦克只是步兵支援火力,根本就沒這一說,蘇聯打敗日本,這回可不是人多,而是武器裝備好,日本還用的是輕型小坦克,還有不少騎兵,開始日軍主動進攻,蘇蒙軍吃了點虧,後朱可夫調來大量新的使用柴油的坦克,日軍第二次進攻時,朱可夫讓日軍讓到跟前,然後坦克全部出動,壓碾日軍坦克和馬匹,幾乎沒用步兵就把日軍打的直跑。

諾門坎實際是蘇軍被日軍痛揍了?朱可夫不過是用了低級的辦法而已

當時日軍在諾門坎戰役中,以一個師團(23師團)為核心對戰蘇聯1個裝甲集團軍,首先諾門坎戰場是大荒原和蘇軍還位於高地,日軍無險可守,還需要過河才能攻擊蘇軍,整個戰場地形是非常適合蘇軍裝甲部隊發揮的。諾門坎戰役是日本邊防軍(非部隊整編制)在關東軍總部允許下,但沒有徵得日本陸軍部允許而單方面和蘇軍重兵發生的一場戰役。日軍傷亡二萬多人,蘇軍傷亡三萬多人。戰後日本陸軍部嚴令關東軍撤軍,甚至於要把關東軍所有高層撤職為威脅才迫使關東軍總部下令撤軍(日本政府高層制定了日軍南下戰略)。

諾門坎實際是蘇軍被日軍痛揍了?朱可夫不過是用了低級的辦法而已

這場戰役,日軍傷亡其實遠遠高於日軍的記錄,當時日軍自己公佈的陣亡數字毫不可信,當時日軍公佈死亡人數僅僅8200人,但在1966年靖國神社悼亡時承認陣亡18200多人,整整多了近一萬人!而且日軍唯一個坦克師團也幾乎被打光了,所以傷亡數絕不止那麼點。日軍的戰術還保留一戰的水平,坦克不蘇軍,火炮也沒有蘇軍打的遠!諾門坎戰役直接讓小松原切腹自殺、關東軍換將!諾門坎被日軍稱為建軍以來最大慘敗。

諾門坎實際是蘇軍被日軍痛揍了?朱可夫不過是用了低級的辦法而已

日軍前期參戰的是23師團,後期有七師團,第一裝甲師團,偽軍興安軍等參戰,第五師團趕到時,戰役已結束。此次戰役是朱可夫第一次實踐他的坦克大縱深兩翼迂迴包抄戰術,朱可夫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回到莫斯科受到斯大林的接見,授予蘇聯英雄,晉級大將,升任基埔特別軍區司令。

諾門坎實際是蘇軍被日軍痛揍了?朱可夫不過是用了低級的辦法而已

諾門坎戰役朱可夫要的不止是勝利,而且要把日本人打服打怕。所以朱可夫用了最”低級“的辦法對付日本人:你偷襲掉我100架飛機,那我就再來200架,你打掉我50輛坦克,我就再來100輛。這種消耗戰讓日本人意識到對手不是旅順戰役時落後的沙俄,是一隻完全現代化的軍隊。武士道對機械化只會吃虧不會賺便宜。正因為如此,諾門坎之後蘇聯日本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蘇聯得以全力備戰德國。同時,諾門坎給關東軍留下了心理陰影,以至於德國人打到莫斯科城下,日本人都不敢動手配合德國,蘇聯才敢把遠東的部隊調往莫斯科支援。簡單的說,朱可夫在諾門坎要的是戰略上、心理上上的勝利,而不是一兵一卒戰術上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