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鄉縣舉行清明祭英烈暨烈士遺骨安葬儀式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 開創是真正的永存

武鄉縣舉行清明祭英烈暨烈士遺骨安葬儀式

武鄉縣舉行清明祭英烈暨烈士遺骨安葬儀式

浩氣凌雲垂青史,丹血忠魂沃太行。4月4日,武鄉縣在零散烈土集中安葬墓園舉行“傳承·2019年清明祭英烈”暨烈士遺骨安葬儀式,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並致以沉痛悼念,表達無盡哀思,告慰烈土英靈。縣委書記胡堅宣讀祭文。縣委副書記、縣長閻新平主持。縣委副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統戰部長路曉波,縣政協主席魏書文等縣四大班子及副處以上領導幹部出席。

武鄉縣舉行清明祭英烈暨烈士遺骨安葬儀式

9時15分整,閻新平向烈士墓園入口銘志碑行鞠躬禮,宣佈活動開始。

奏響《義勇軍進行曲》。伴隨著莊嚴高亢的旋律,胡堅、閻新平等領導同現場各界代表齊聲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武鄉縣舉行清明祭英烈暨烈士遺骨安葬儀式

國歌唱畢,胡堅宣讀祭文。他說,每思祖國金湯固,便憶英雄鐵甲寒。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八路軍將士和太行兒女萬眾一心、前仆後繼,同仇敵愾、浴血奮戰,譜寫了感天動地的壯麗史詩,用鮮血和生命奏響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彰顯了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氣,鑄就了偉大的太行精神,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我們要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用革命英烈的崇高理想、奮鬥精神、不朽功勳,來洗滌思想,淨化靈魂、錘鍊黨性、提升境界;要秉承英烈遺志、繼承光榮傳統,弘揚太行精神、築牢紅色底色,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讓紅色文化發揚光大、紅色基因融入血脈、紅色精神賡續傳承;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於擔當、勇於鬥爭,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對標一流、奮勇爭先,堅定改革開放再出發的信心和決心,拿出“革命+拼命”的勇氣和魄力,在轉型發展、鄉村振興、全面小康的新徵程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努力當好新時代的奮鬥者、築夢人和答卷人,以改革發展的更大成就緬懷先烈、告慰英靈。

宣讀祭文完畢,少先隊員唱響《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武鄉縣舉行清明祭英烈暨烈士遺骨安葬儀式

在《獻花曲》的伴奏聲中,禮兵抬起花籃,緩步走向銘志碑前,將花籃輕輕擺放到碑前。胡堅、閻新平等緩步上前整理花籃緞帶,並帶著對革命烈士的深切緬懷和無限敬仰之情,與大家共同瞻仰了零散烈士集中安葬墓園。

武鄉縣舉行清明祭英烈暨烈士遺骨安葬儀式

伴隨著低徊的《思念曲》,8名當地民兵抬送李雙元、竇炳生、張磨鎖、鬱拴虎4位烈士遺骨,緩慢走進墓園進行安葬,全場人員向烈士遺骸三鞠躬。

武鄉縣舉行清明祭英烈暨烈士遺骨安葬儀式

武鄉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和“抗日模範縣”。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總部、中共中央北方局、129師司令部等長期駐紮我縣,領導軍民進行長樂戰鬥、百團大戰等對日作戰6368次,殲滅日偽軍28000多人,數千名外籍八路軍將士犧牲後草草安葬,長眠於此。

2013年,我縣開始實施對烈士遺骨的大規模收集工作。這既是對八年抗戰中犧牲的所有八路軍烈士英靈的告慰,又可以慰藉烈士親人、教育晚輩後人。目前,該墓園共安葬八路軍零散烈士2262名,其中武鄉籍八路軍烈士1036名、外籍八路軍烈士1226名,有名烈士1644名、無名烈士618名。埋葬的烈士涉及山西、河北、河南、四川、湖北、山東、陝西、安徽、甘肅、江西、湖南、浙江、北京等13個省市。

武鄉縣人武部全體人員,縣委各部委、縣政府組成部門主要負責人,各鄉鎮分管副職、民兵代表、公安幹警、少先隊員以及老八路支前代表、安葬烈士家屬共計700餘人參加。(史 悅 姜曉剛)


武鄉縣舉行清明祭英烈暨烈士遺骨安葬儀式


武鄉縣舉行清明祭英烈暨烈士遺骨安葬儀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