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喜歡看地圖?這是什麼心理?

donglei1097


看地圖是一場無聲無息的路程,實現我們環遊世界的快捷方式。

我上小學的時候,在1999年左右,我爸買了一張中國地圖和一張世界地圖,貼在我床頭的位置。第一次直觀的感受到中國之大,世界之大。剛開始我爸會給我說我們家在什麼地方,哪裡是安徽省,哪裡是北京,哪裡是上海,哪裡是日本,哪裡是美國等。再加上當時課程有地理課,地理課上介紹我國的區域劃分,風俗人情,礦產資源等。逐漸對地理產生越來越深的興趣。




也會在放學後,回到家就跪在床上看地圖,看每個省,每個城市,每條大河,以及鐵路等。一看可以看幾個小時,其實也沒感覺時間這麼久。

幾乎把每個省都熟悉了,包括省會,其他城市,位置等。所以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會有人誤認為我去過那個省。


後面就是對著世界地圖了,世界地圖更精彩。往往會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比如從連雲港一路到歐洲,走鐵路怎麼走,幾種方式,要經過哪些國家等,以及各個國家的沿海港口比較等等。世界上有將近200個國家除了一些比較難記的,腦海中比較深刻的大概有160多個國家,上初中的時候還會和同學比賽看誰說的國家多呢。

地理知識會附帶其他的知識,比如美食飲食,經濟,經濟中心城市,礦產資源,氣候,地形地貌,人口人種等甚至歷史知識等。豐富多彩。

大多數的人都會說自己喜歡旅遊,其實旅遊就是一場說走就走的地理知識之旅。

依靠地理的擴散知識,也算是增加了很多接觸不到的見聞。會很喜歡參加知識競賽。在大學的時候還幫助團隊那個全校的知識競賽第一名。

喜歡地理,喜歡看地圖是一種愛好,就像有些人喜歡軍事,有些人喜歡時尚服飾等。

沉浸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是一種享受。


環球博覽匯


呵呵😄,不請自來!本人就是屬於這種人,家裡有一張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掛在牆上,回家時不時就會看上幾分鐘,其實也不是什麼心裡,我就是因為喜歡旅遊,喜歡一些未知的世界,總是對沒去過的地方充滿了新鮮感和嚮往,所以對國內一些城市(可以詳細到小縣城)我都記得很多,故和人聊天時人家總會問我,你去過我們那裡嗎?其實沒去過,只是地圖看多了知道在哪裡了,初中地理是要納入中考總分的,100分滿分我考了96分!源於我對它的喜歡!就這麼簡單!所以形成了在後續的生活中喜歡看地圖的愛好!



兵者王道


不請自來,我個人是個資深的地圖迷,對地圖可以說到達了痴迷的態度,痴迷到什麼程度呢?初中的時候一個人可以對著地理課本看一天,初中高中,基本上地理成績從來沒下來過。



小學時我爸就給我買了三張地圖,世界地圖、中國地圖、山東地圖,全貼在我臥室裡的牆上,從此,我就在臥室開始漫無天日的“閉關”。每天醒過來,就對著地圖看,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看到世界的樣子,中國的樣子,我激動的在地圖上找我知道的地理名字,比如我的家鄉啊、內蒙啊(小時候看過狼圖騰)、日本啊,美國以及四大洋七大洲什麼的。初一的一節地理課,我的地理知識,對世界的認知,也是驚訝了一眾聽課的老師,也算是本人迄今為止,不多的輝煌。可惜後來就劍走偏鋒了。

我感覺我是個天生的歷史迷,軍事迷,因為我已經記不清我什麼時候開始喜歡歷史軍事的了,小學三年級就把初中歷史課本看了一遍。我看地圖,都是帶著強烈的“政治眼光”“軍事眼光”的,哈哈。初中學習歷史之後,對歷朝歷代疆域圖,可以說是百看不厭,一看就可以看一天的那種,同學、家人有時候感到疑惑,問我再看什麼,其實我表面是在看,心早就轉進歷史裡面去了。表面上平靜的對著地圖看,腦子裡早就打成了一鍋粥。我喜歡對著地圖,把自己置身於歷史當中,去阻止歷史上的那些遺憾。



印象最深,看的最多的當然是滿清的疆域圖,因為這在我心中幾乎是最完美的中國疆域圖。當年看電視劇《康熙王朝》康熙皇帝到草原看望周培公時,周培公送給他一份大禮,——“大清疆域圖”,配上《向天再借五百年》的音樂,和劇裡康熙一樣,感動的哭的稀里嘩啦。



最心痛的就是近代中國,由於積貧積弱,丟失了大量領土。總幻想著有一天,我要收復這裡,佔領這裡。以至於後來我看中國地圖的時候,都是想當然的把外東北、外蒙、以及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一部分、印度東北六個邦、緬甸北部、越南北部,甚至新加坡、菲律賓群島等地自覺歸入我大天朝的。



我整個童年以及青春期,最大的樂趣就是對著地圖,開疆拓土。我看春秋戰國地圖的時候,總是幻想自己也是諸侯之一,割據一方,然後一統天下,腦子裡形成一部征戰天下的歷史,從弱到強,步步為營。而且不是一天走完,得好長時間,中了毒一樣,反正我初中課堂上都是這樣過來的,很多時候上著其他課,看的是歷史書裡的地圖。完全是走火入魔。

當別人情竇初開,忙著談戀愛的時候,而我在地圖開疆……

一直到今天,這個愛好依然沒有變,一有時間,就對著地圖研究。我本人對中國的山川地形,可以說了如指掌。



本人當年割據的位置,在燕國北面👆。



最近最喜歡的地圖是這幾張3d地形圖。



從這張地圖來看,華夏文明傳承數千年不絕,確實有一定地理原因,我們只要控制住西域,中原便無任何威脅。而在東亞諸多民族中,文化相比華夏太過落後,只有被影響被征服的命運。不過今天不一樣啦,文化入侵滲透,早就貼到臉上了。華夏文明面對世界兩大文明的夾擊,可以說形勢嚴峻。

印度東北各邦,最近一直對這個地方念念不忘👇



一直到今天大學畢業,我屋裡依然必須有的裝飾品,就是地圖。



文生雜談


這個真的是個人愛好了,我就是其中一個,記得沒上學的時候,就會拿著姐姐的地理書看,雖然看不懂,但就是覺得有意思。上學了,更是愛上了看地圖,買了幾十本地圖冊,包括現在依然喜歡紙質版的地圖,現在30年過去了,我沒每每去一個地方就回買一副當地的地圖,怎奈現在這種地圖買的都少了,現在轉向google earth了,非常痴迷。我去過的陌生地方,都會用軌跡記錄先來,導入到google earth,很有成就感,看看地圖上的變遷非常有意思。最驕傲的是,我在武漢,同事在伊犁,他發了一張窗外的圖片,我找出了他們家的那棟樓。另外非常喜歡看各種立交衛星圖,機場衛星圖,火車站衛星圖等等。出去旅遊不自覺的打開google earth,看看路線等。

有愛好相同的可以交流交流。

愛地圖,不需要理由,就是愛



用戶1851165528128


這個問題我一定要答。

對地圖,我不僅僅是喜歡的問題,而是痴迷!我尤其痴迷那種帶彎彎曲曲等高線的地形地圖——對我來說,地圖就是一幅藝術品。至於什麼心理,我覺得是個人興趣吧!

如果非要找點理由,我覺得有那麼幾點:

第一,我從小喜歡讀書,但在農村課外書很少很少。小學的時候,我偶然看見了我表姐初中配套地理課的世界地形地圖冊(彩色),我一下就被各種層次分明、色彩錯落有致的等高線迷住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第二,我喜歡繪畫,對色彩很敏感。我課餘時間經常把臨摹地圖等高線當繪畫練,我小時候經常畫一些島嶼地圖,甚至自己想象畫一些自己理想中的地形圖。

第三,我對地理學感興趣,小學時用那本世界地圖冊就能把各個國家的首都背個八九不離十,現在我都還能脫口布宜諾斯艾利斯、斯里巴加灣市、亞的斯亞貝巴……

最後,我喜歡在地圖上“暢遊”世界,特別現在配合衛星地圖,更是想“去”哪去哪。平時看影視、圖書只要涉及到具體地名我都要在地圖上查一查,特別看戰爭片、歷史片,我都習慣配合地圖看人家的“行軍路線”。平時出門遊,更是要在地圖上作足功課了!

現在,我電腦裡下載的各種地圖都有上百G,平時有空都會在PS製作一些地圖練手。

就說這麼多吧,不知道你們看得出我啥心理沒!🤑🤓😛🤗




老農34091324


我是45歲。從1980年起,三個哥哥一個姐姐,他們每年、每屆的地理教材和地圖冊,結合他們的歷史教材和圖冊,我都翻爛為止。等我上初中了,這兩門功課根本不用學,考試基本都是100分。參加工作了,身邊的人常出去旅行,我即使沒去過的地方,聊起來都比去過的人熟悉情況。有出國的同學朋友,聊起某個國家或城市,我依然可以和他們對話。我想聊資不是關鍵,我收穫最大的就是,我愛祖國大好河山,胸懷世界。看古人,思今生,很多事可以豁然開朗,很多迷思可以破解,很多彎路可以避免。


中華227821349


從上高中開始,我就開始喜歡上看地圖了!

剛開始呢也沒有那種大的地圖,好在上初中的時候,有一次我父親的單位在清理垃圾,我在垃圾堆裡找出來一個地球儀,仔細一看盡然是1975年出的,上面還是蘇聯,南斯拉夫等,咱們的香港後面一個(英佔),澳門後(葡佔),韓國🇰🇷的首都還是“漢城”。地圖其實是歷史的見證者。我時常拿出來看看,覺得挺有意思的。後來就知道了“谷歌地球”這個電子地圖,超喜歡看自己的老家。而且Google earth裡有個功能能看很多年前的衛星圖,可以看城市發展變遷,雖然以前的圖不是很清晰。近年穀歌地球又加了很多城市的3D模型,很逼真!但是我發現這個基本都在發達國家,或者是(資本主義國家)我仔細看了🇺🇸美國芝加哥的城市,哎呀,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美國的城市建設太牛逼,尤其是芝加哥國際機場,再看看咱們首都機場,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我不是崇洋媚外,事實如此)整個城市的交通,功能分區,非常有層次感,很厲害!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在電腦上下載下來看看美國的城市。全部是3D,當然紐約也牛逼,中央大公園很美。歐洲,日本韓國都是三維高清模型。

說了這麼多,總之,看地圖能滿足人的好奇心。人總是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又有幾個人能看遍世界的所以風景名勝?那麼電子地圖就會滿足你一個坐在家裡看世界的願望!可以看看祖國南海諸島,可以去南非好望角,去亞馬遜熱帶雨林,去南極看企鵝🐧…………更甚著,可以看宇宙星空,火星月球表面,很有意思!😁

說了一堆谷歌地球,可是,還有一種地圖比他更牛逼,那就是“百度實景地圖”,這簡直就是地圖的最高級形態了。直接是街景,實景。谷歌也有,但是它的街景屬於模擬,而百度是通過實地拍攝合成的,所以真實度百度要佔優很多。





墨韻通渭


我覺得我愛看地圖應該是天生的吧,記得還很小的時候在一個鄰居家第一次看到了一張中國地圖,當然感覺眼前一亮,渾身顫抖激動不已,趴在牆上看了好久雖然當時還看不懂什麼!上小學後學到了社會,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每天都沉侵其中,中學時代學地理成績自然名列前茅,那時候每天模仿畫世界各國的地圖,買了很多的地圖,世界的中國的我們吉林省的還有各種的地圖冊!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愛好真是人生一大幸事,現在出門在外看到哪裡掛著地圖也都會停下看上幾眼!


地圖迷窮遊中國


雖然現在網絡已經非常流行,各種電子地圖隨時都可以打開,而且現在可以說每一個開車的人都會用手機導航功能,所有人現在接觸和使用地圖的人越來越多。但作為一個旅遊愛好者,我還是比較喜歡看那種比較”原始”的地圖。

因為,那種可以掛起來的大大的地圖,查看起來非常醒目,想找哪裡一下就可以找到,不要像看電腦或手機屏幕那樣,翻來翻去的,放大看吧,得一點點的拖著看其他地方。縮小點吧,又字太小看不清楚,總是不如大圖看的舒服。而且地圖還有一個好處,你可以在上面標註很多你去過的,或者想去的地方。即使規劃旅遊行程,也會方便很多。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和我一樣的感覺哪?歡迎評論轉發,關注點贊!謝謝!



2019依然浪漫


小時候家裡窮,沒有錢買地圖,我家裡沒有掛地圖。但是我的地理學得特別好,契機是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發了地圖冊,我愛不釋手,經過幾天的研讀,已經基本能把中國地圖上的所有的名山大川,還有省份、省會的簡稱都已經不倒背如流了,因為地理好也導致歷史比較好,基本上很快朝代哥就會背了,而且基本在小學畢業前把表哥的初中的歷史課本都看完了。



都說地理是歷史的載體,確實是這樣的,我進入初中之後,每次考試,歷史基本都是九十幾分,有好幾次都考了99分,地理每次都是96 97左右,有好幾次還得了一百分。由於歷史地理這種學科有很多主觀性的一些答案,所以很難考100分。歷史老師說我以後一定會當一個歷史學家,地理老師說我以後一定會當一個地質學家,但是文科老師對我的誇獎一直持續到了高中。

高二要要選擇文理科。當時的情況下,我也是左右為難,因為我的物理化學也都不錯,還都拿了競賽獎,最終經過痛苦的抉擇,為了前途和家裡的生活,我選擇的是理工科。

再後來,我一路讀到了工科的研究生,並參加了工作。但是,地理的固有知識,已經像是烙鐵一樣烙在了我的腦海裡,我至今還記得北美五大湖,世界七大洲,100多個國家名稱、首都,緯度,經度、時區等等。

看地圖能讓我思緒飄渺飄到關山之外,千里之外萬里之遙。能夠聯想到很多很多的地勢民情。我常常在想,我什麼時候能走到地圖上的某個地方,去看一看,去過一過那裡的生活!

而有些時候,看地圖的時候,我又覺得,世界如此之大,我是如此的渺小,我為什麼會生下來?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將來會去哪裡?想著想著,思維就活躍起來,也就自然就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莫名其妙的歡喜起來!這也是我一直愛看地圖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