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從來不等於自私

知名親子關係專家

向日葵心理創始人

國家二級心心理諮詢師

《胡慎之:幸福家庭必修課》在喜馬拉雅熱銷中

愛自己,從來不等於自私

胡慎之


老胡說:

愛自己,就一定是自私嗎?

我只是想保護自己,順從自己的心意,怎麼就成了自私的人?

愛自己從來不等於自私。

自私,是傷害了別人;愛自己,只是讓自己放鬆。

現在,你還害怕愛自己,反而被人說是自私嗎?

(ID:hushenzhixl)


一位媽媽正在入迷地看一本她很喜歡的書,這時三歲的孩子跑到她面前說:“媽媽你能陪我玩一下嗎?”

媽媽回答道:“你自己玩一會兒,媽媽等一下再陪你。”

婆婆在旁邊看到,說了一句話:“你這個媽媽怎麼這麼自私呢?孩子需要你的時候都不顧一下。”

媽媽一下子產生了一個疑問:“我這樣做是不是很自私?

在生活中,當我們想滿足自己一些東西而需要拒絕別人的時候,好像內心都會覺得有點愧疚,似乎滿足自己,就等於傷害了他人

比如朋友問你借錢,說他這段時間很困難,需要你的幫助。但是你因為自己在經濟上有一個規劃,沒有多餘的錢可以給到別人,所以拒絕了。對方馬上就表達出一種責怪性的言辭,說你好自私啊,以前我都幫過你,你現在怎麼都不願意幫我……

你只是沒有做出一個付出的、取悅的行為,沒有犧牲自己的利益滿足對方,就被評價為自私了。

於是我們經常有這樣的困惑:

  • 如果我不犧牲自己,就是自私的嗎?
  • 難道我不服從他人的利益,就是自私嗎?
  • 一旦我沒有去做點什麼讓對方開心,我就是自私的人嗎?

那是不是愛自己,就等於自私呢?

愛自己,從來不等於自私


在中國文化裡,“自私”變成了一個道德詞彙

有一天,媽媽拿來了三個大小不同的蘋果,跟三個孩子說,誰先把門前的草坪修剪好就可以吃最紅最大的那個蘋果。

老大聽了馬上跑到草地裡,頂著太陽汗流浹背地幹活。過了一個上午,他終於修剪好草坪,來到媽媽面前選了最紅最大的蘋果,誰知媽媽卻說:“你身為老大,怎麼都不會把最大的蘋果讓給弟弟們呢?”

老大不服,說道:“不是說好了,誰幹活快,誰吃大蘋果嗎?”

媽媽怒斥道:“你這動機不對,幹活就只想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最後,老大隻能選最小的那個蘋果吃。

這個故事很好地反映了,在我們中國文化的中間,所有“愛自己”的行為都是自私的。

為什麼?

因為中國文化裡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個人要服從集體的利益。就像故事裡的老大,雖然他只是個孩子,但是他必須要被迫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

誰不喜歡大蘋果呢?可是如果選了大蘋果,你就是個自私的人。

第二,在中國的文化中間,我們很崇尚一種自我犧牲的精神。也就是說只要你關注自己,滿足自己,那麼你也是自私的。

所以老大滿身大汗地幹完活,還不能提出自己的訴求,不然就是動機不純。

愛自己,從來不等於自私

我想起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有一次開會,武志紅老師自己一個人呆在角落,做正念。因為在上臺之前,他需要給自己做一個內在的關照。

然後我聽到旁邊有兩個人說:“還明星專家呢,自私得不行,我想問他一個問題,他剛剛竟然拒絕了我。”

武老師就這樣被指責為自私了,好有趣。

我們會發現“自私”這個概念,它更多的不是一個心理範疇,而是道德範疇。而且很多時候,它是一個貶義的道德詞彙。

電影《芳華》裡邊的劉峰,一開始是一個典型的“活雷鋒”。他把自己的餃子分給別人吃,給結婚的朋友打沙發,何小萍因為汗味太重被大家排斥的時候,他挺著腰傷也要幫助她。在這個時候,他幾乎就是一個人人歌頌讚揚的聖人。

可是當他稍微有一點愛自己的表現,想成全自己的時候,他突然就變成一個“自私”的人了。因為擁抱了一下心儀已久的女生,他馬上被所有人遠離、唾棄、身敗名裂,被下放到伐木連。

在中國文化裡面,自私已經不單單是一個人性格的評價,還是一個道德的標籤。而且,自私和愛自己似乎永遠是同時出現的,當你愛自己的時候,你似乎很難不成為一個自私的人。

可是說你自私的人,往往才是自私的。

愛自己,從來不等於自私

自私的定義是什麼?

當一個人跟另一個人的關係沒有邊界的時候,你所有的拒絕都是自私的。因為對於一個依賴者來說:你拒絕我的要求,就等於你自私

有些父母責怪自己的孩子說,我養你那麼多年,結果你根本就不拿錢到家裡來,甚至你現在要搬出去住,你很自私。

而作為子女,她搬出去只是想有一個自己的邊界,能夠在自己的空間裡待著。因為在家裡邊,父母經常直接侵入她的房間,對她的工作和生活指手畫腳。

所以你說是孩子離開父母自私,還是父母入侵孩子的邊界自私呢?

當你辜負別人不合理的期待的時候,你只是在保護自己。

因此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自私。

所謂自私的定義,就是你為了滿足自己,而傷害了他人,依賴他人,或者辜負他人。

第一,當你違背了社會公德,或者犧牲、侵佔了他人的利益,來滿足自己,這是自私。

第二,如果你的關係中間不斷地推責,也是自私的行為。因為這個責任本來是你的,但是你不願意去承擔,而讓別人來替你承擔。就像很多的依賴者經常表現出一副無法自我負責的樣子,就是自私的一種表現。

第三,如果你的行為辜負了他人的信任或者期待,也是自私。但是這裡我們要分清,他人的期待到底是不是合理的。比如說父母希望你永遠留在他們身邊,那麼如果你不想辜負他們的話,你就要犧牲自己了。

我們經常提倡:要愛自己。

那麼,什麼是愛自己呢?

愛自己,從來不等於自私

一個人愛自己的三個表現

愛自己,其實就是關照自己,主要有五個方面。因為篇幅有限,今天先說三個。

第一,我們可以儘量地滿足自己的需求。

當然,這裡有一個前提,也是人本主義的一個原則:你做任何你喜歡的事情都可以,但是不要去傷害別人的利益,我們稱之為是一種自由的狀態。

第二方面是關注自己。

當我感覺到比較累的時候,我可能會拒絕掉一些工作,或者拒絕掉一些人家的邀約,我需要關照一下自己。如果我們否認了這種累的感覺,就不是在愛自己。

當他人有一些強行侵入我們邊界的行為,我們要保護自己,就像上面說到朋友借錢的例子,我們不借是因為想保護自己的利益,這也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

第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寬恕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你一直揪著自己不放,不斷地譴責埋怨自己,這也不是愛自己的行為。

我有一個個案,她的媽媽病得很重,然後所有的親人都要求她一直陪在媽媽身邊。可是看到媽媽奄奄一息的狀態時,她承受不了那種悲傷沉重的感覺,她又困又累,於是自己出去看了一場電影。

結果在看電影的時候,媽媽就到了臨終的狀態,她馬上趕回去,雖然見到了媽媽最後一面,但是她心裡面一直有愧疚,親人也指責她為什麼出去看電影不陪媽媽,她感覺很抑鬱,說:“難道我這樣走出去一下,好像犯了彌天大罪一樣?他們都說我太自私了,我只是無法承受那種壓力,想放鬆一下再回來陪媽媽而已……”

我告訴她:“你這是愛自己,如果你的媽媽真的愛你,希望你能夠過好一點的話,她也會理解你,支持你這樣的行為的。”

那一刻,她才真正的把悲傷釋放出來,也學會了寬恕自己。

愛自己,從來不等於自私

最後,做個“自私”的人

  • 如果有一個人希望你跟他的關係是融為一體的,那麼獨立就是自私;
  • 如果一個人一定要跟你爭對錯,你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就是自私;
  • 如果一個人一定要指責你是壞的,你不壞就是自私;

如果是這樣的話,你還是做一個愛自己,別人眼裡自私的人吧,這樣比較好一些。

——本篇文章來源於我的微課:“愛自己和自私的區別是什麼”

< The End >

作者介紹: 胡慎之,知名親子關係專家,向日葵心理創始人,向日葵爸爸。《胡慎之:幸福家庭必修課》在喜馬拉雅熱銷中。新書《陪孩子度過生命第一個三年》、《父母的教養,孩子的成長》京東噹噹熱銷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