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素与简,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

更是一种人生哲学。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0.1

扎克伯格比李嘉诚还有钱,

但在个人生活上十分小气。

无论是发布会、外出活动,还是演讲,

他永远都穿着最普通的T恤和牛仔裤。

平时上班,开的是1.6万美元的本田。

出去旅行,最常去的就餐场所是麦当劳。

李嘉诚戴的表,是西铁城表。

市价1000港元,他已戴了十几年。

他戴的眼镜,也用了十几年了,

曾因度数增加换过镜片,但没换过镜框。

台塑集团王永庆一条毛巾用了27年,

娃哈哈宗庆后一年消费不超过5万元,

吉利李书福很少穿500元以上的衣服,

“世界船王”包玉刚一张白纸分五次用。

人活到极致,就是如此,一定是素与简。

一个人越是炫耀什么,内心就越缺少什么。

内心真正富足的人,从不炫耀拥有的一切,

他不告诉别人读过什么书,开过什么车,

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

买过什么珠宝,因为他没有自卑感。

内心越是丰盈,生活越是素简。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0.2

一千多年前,苏轼被贬黄州,

与泗州友人刘倩叔共游南山。

友以蓼菜、新笋等野菜相待,

苏轼品尝后,举箸慨叹:“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一生坎坷波折,

仕途几起几落,

在尝尽人生五味之后,

他终于悟得——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超逸,

不讲究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

人间最有味的,就是这清淡的欢愉。

生活简单就迷人,人心简单就幸福。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0.3

1845年,美国学者梭罗,

只带了一把斧头,

到瓦尔登湖边建了一间小木屋,

独居了2年零2个月,

以验证自己所悟出的人生真谛:

“一个人,只要满足了基本生活所需,

不再戚戚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

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体验结果,正如他所说:

一个人,放下得越多,越富有。

而后,他写出了著名《瓦尔登湖》:

“我们每一天努力忙碌、用力生活,

却总在不知不觉间遗失了什么。

面对不断膨胀的物欲,

我们需要的是一颗能静下来的心。

多余的财富只能够购买多余的东西,

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

是不需要花钱购买的。”

多,即是少。少,即是多。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0.4

1664年,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

在意大利展出后,震惊了整个欧洲。

大卫英姿飒爽地站立着,

双目炯炯有神凝视前方,

仿佛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大卫,被称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最牛雕塑。

记者问:“您是如何雕出大卫的?”

米开朗基罗答:“我去了趟采石场,

看到了一块巨大的大理石,

在它身上,我看到了大卫。

于是,我凿去多余的石头,

只留下有用的,《大卫》就诞生了。”

然后,米开朗基罗说了一句名言:

“美就是净化过剩的过程。”

人生就是如此,要想活得美,

就得删繁就简,去掉多余的东西。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0.5

乔布斯家里,

只有一张爱因斯坦照片,

一盏tiffany桌灯,

一把椅子和一张床。

他说:“我喜欢极简生活。”

他把这种极简,也带到了工作中。

1997年,他回到苹果公司。

一上任就迅速砍掉了70%的项目,

随即又砍掉了90%没有特色的产品,

只专注于iMac、iPod、iphone、ipad。

发明iphone4时,他只有一个要求:

“把最复杂最强大的功能最简单化。”

结果极简的iphone4,开创了全球智能手机时代。

这正应了道家名言——大道至简。

简单是高级形式的复杂,

越是高级的东西越是简单。

简到极致,便是大智。

简到极致,便是大美。

“外在形式越简单的东西,智慧含量越高,因为它已经不再依赖形式了,必须依靠智慧。”

0.6

朱元璋从登基到去世,

三十多年里,几乎没休息一天,

平均每天要批阅200多件奏折,

处理400多件国事。

我们只看到了朱元璋的权力,

却没有看到他被权力奴役的痛苦。

一个朋友说得好:一个人占有得越多,就被占有得越多。

你占有了好身材,但每天不敢多吃一点油腥。

你占有了好脸蛋,但护肤品和彩妆摆了半墙。

你占有了房子,但做了20年房奴。

你拥有了孩子,但从此成了旋转木马。

你拥有了手机,但从此变成了手机奴。

这个世界,没有无成本的占有,

你所占有的东西,同时也在占有你。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

一个人,放下得越多,越富有。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0.7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

物以极简为美,生活也是。

活得越素简,

越能听见内心的声音。

素造轻生活,悦雅在舌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