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江鎮卜村高洲節孝坊】遂川縣古牌坊記錄1


【泉江鎮卜村高洲節孝坊】遂川縣古牌坊記錄1


說起卜村古牌坊,可能大部分人都知道聳立於遂川江邊的這座金碧輝煌的新式牌樓,因為高大漂亮、威武霸氣,而且就位於105國道旁的卜村村口,所以很多人都知到。


【泉江鎮卜村高洲節孝坊】遂川縣古牌坊記錄1


但我今天與大家分享的卜村高洲節孝坊那是有幾百年歷史的老式牌坊。如您想了解,那麼請聽我娓娓道來您們所不知道的故事。首先與大家講講卜村村莊名字的來源,繼而再說高洲古節孝坊。

卜村村名的由來

【泉江鎮卜村高洲節孝坊】遂川縣古牌坊記錄1


卜村,位於遂川縣泉江鎮的東南面,村民絕大部分都姓謝,故此遂川縣城的人總喜歡用“謝屋”二字來表達此塊區域的人或事。記得小時候去我姑姑家就不會說去卜村,而是說去謝屋姑姑家。這習慣一久反而使得卜村這個地名讓人覺得生疏。

也不知道“卜村”這個地名是從何而來,有人說可能是卜村這地方的土質適合種植蘿蔔,因高產豐產而叫出來的意名?但我想這完全就是不懂說出來的笑話。


【泉江鎮卜村高洲節孝坊】遂川縣古牌坊記錄1


經過走訪得知,原來是卜村的村子南鄰遂川江,江水直線從村旁流過,因為一直以來這段河道地勢平緩寬闊,是遂川江水運航線中特別容易擱淺的灘塗之一,在水運航線中又名叫黃鰍灘。


【泉江鎮卜村高洲節孝坊】遂川縣古牌坊記錄1


千百年來黃鰍灘中一直有塊凸起一個小土墩,這塊凸起的小土墩雖然位於河道中,但歷經洪水沖刷不散也不長,就如順流直下的江中長出了一個點,在地理分佈學上來看恰好形成一個“卜”字形狀。謝屋村莊剛好在旁邊,故取名卜村,此後沿途經過的老表口口相傳,卜村的名字就這麼沿襲開來。

卜村高洲“節孝坊”


【泉江鎮卜村高洲節孝坊】遂川縣古牌坊記錄1


此牌坊座落在泉江鎮卜村的高洲路邊上,可能有人會問“高洲”這個地名又是如何得來的呢?

高洲是卜村村內的一個小地名,之前已經講了卜村位於遂川江邊,而高洲就是臨江旁的空曠地帶凸起了一整塊沙洲地,地勢高於周邊的沙洲地故名高洲。


【泉江鎮卜村高洲節孝坊】遂川縣古牌坊記錄1


高洲節孝坊建於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是為了紀念旌表侕童謝光祖之妻高氏的節孝德行而立的。牌坊製作全部使用紅米石材質建造。


【泉江鎮卜村高洲節孝坊】遂川縣古牌坊記錄1


屬於門樓式牌坊,隨著歲月的更替,環境的改變,牌樓兩邊的次樓不知何時被毀,現場也無人能夠說清。現只剩下牌坊正樓巍然聳立。


【泉江鎮卜村高洲節孝坊】遂川縣古牌坊記錄1


古牌坊正樓高約5.2米,現寬度不足三米(原有寬度按理應該是六米左右),從現在遺存的牌樓來看,它的設計、建造、結構、形態別具一格,非常有特點。


【泉江鎮卜村高洲節孝坊】遂川縣古牌坊記錄1


牌坊前後上額坊陰刻“旌表儒童謝光祖之妻高氏坊”小楷字。

旌表:是古代帝王表揚社會中遵守禮教德行的的意思。

儒童:明清科舉制度中凡是應秀才考試的士子皆稱為儒童或文童。


【泉江鎮卜村高洲節孝坊】遂川縣古牌坊記錄1


簷下石材構建搭建採用斗拱結構模式、樓牌中間上方原本鑲嵌有一塊浮雕雙龍寫有:“聖旨”二字的石碑,因年代久遠,據說不久前已經不堪雨水沖刷自然掉落摔得粉碎。


【泉江鎮卜村高洲節孝坊】遂川縣古牌坊記錄1


兩坊之間用一石樑隔開,樑上浮雕富有故事情節的人物圖案,神態逼真,牌坊整體雖然遭受破壞,但它的主體正樓和它的兩根枺角柱仍然被抱鼓石護著屹立在須彌座上,供南來北往的人們欣賞。


【泉江鎮卜村高洲節孝坊】遂川縣古牌坊記錄1


各式牌坊在古代是弘揚道德、表彰功勳是一種榮耀的象徵。


節孝坊在以前是旌表守節、孝順、德行品性俱佳的婦女楷模所立的牌坊,過去婦女能得此殊榮那是無上榮耀,在明清理學推崇下特別繁盛,是婦女的榮耀也是家族的榮耀。婦女在為人處世、道德品行方面特別嚴謹,以身示範、從嚴要求。也是引導社會風氣朝良性發展的一塊歷史豐碑。

【泉江鎮卜村高洲節孝坊】遂川縣古牌坊記錄1

關注微信“木子軼說”公眾號,可以讓您瞭解更多遂川歷史典故、地域文化、風土人情、特產特色、手工技藝……和個人的感悟真言,也歡迎關注公眾號後留言提供更多精彩信息,謝絕任何廣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