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遇見什麼,你只需保持平靜


南懷瑾 | 無論遇見什麼,你只需保持平靜


南懷瑾 | 無論遇見什麼,你只需保持平靜

脾氣倔強、越硬的人,記住命一定很悲慘,越是較勁的人命越不好

所以聖人都講,要學水,上善若水,最上等的善人像水一樣的柔軟,它能利萬物而不染,而不辭。什麼叫不辭?我利用萬物,但是我跟誰都不推辭,跟誰都讓,但是刀劈不壞,火燒不壞,它永遠是水。火要燒它能讓其上天,變成水蒸氣了,它就更厲害了,因為水火是不容的,但是火能將水度上天空。

原來火燒了水,水才能變成蒸氣,升上天空;水度不了水,用火才能將水給度化成蒸氣。忍之難忍,方知得之難得,最大的災難能改變你的命運。人們並不知道挫折能度化人,而且度化的程度和挫折一樣大

真正磨你的一定是度你的。如果小的時候讓你經歷了很多磨難,大了可能特別的順;有的人小的時候太順了,結果磨難大了也多。就那麼多,所以聖人都主動迎接著磨難,歡迎著磨難的到來,

面對磨難能擁抱它,

像水那樣利萬物,

也要利磨難、利一切善巧、利一切機緣來度化自己,

而不是躲躲藏藏。


磨難真正來的時候還是難受的,怎麼辦?安於平靜。沒事就議論,沒事就想什麼事情,這樣的話就會帶來不平靜的心情。動心情就得病,得病就招災

過去講的命運主要是身體,因為身體是命運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所以人到老了才知道,有啥不如有個好身體,身體是至高無上的,人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健康。但是,健康又沒有極限,你不要以為你到醫院檢查不出來病,就說明你沒病,只不過你屬於正常人,健康無極限。

每個人都要按講課的所有疾病的規律去反參自己,因為疾病是一個相對的過程,不是你感覺出來才叫有病,疾病有潛伏期,有亞健康,有潛伏的狀態,咱們必須把潛伏狀態的病都要給它消除乾淨。因為我說的這個心情你有過,就說明你有病,你沒有過才能證明你沒病,你哪能沒有這類心情呢?

所以,有心情的一定要反參。反參以後,可以讓你的身體達到超健康的程度,健康無極限啊!

什麼時候人會心動過速?一定是著急加害怕就是心動過速。我不應該著急,我不應該害怕。那麼人害怕的時候,心動就過速;人著急的時候,心動就過速。為什麼運動員的心臟到了中老年幾乎沒有一個好的?是因為運動員煉的是著急,而且怕人家追上,又怕輸,所以運動員的身體年輕的時候都特別好,老的時候僵硬的多,因為運動的時候不平靜。

所以運動員當然沒有一個趕得上打太極的人,打太極的人都不如心情平靜的人,因為你練的這一時刻不如我這一生的平靜,你靜半小時打坐,只能代表你半小時的平靜,如果你每天、每時、每刻都平靜,才代表你是一個清靜的人。

所以參這二項:我不應該著急,我不應該害怕心動過速

南懷瑾 | 無論遇見什麼,你只需保持平靜


靜首先是不要去爭,是沒有任何爭的心,是沒有任何慾望心

靜有幾個層次,靜有幾個階段:

第一、自己的心情相對於自己平靜,是平靜的第一個階段。

第二、平靜的階段是別人覺得你很靜,自己也很靜,這個相對比較真實了。

有的人一點都不靜,跟我說“老師我挺靜的呀,”我說:“別人看著你都不靜,你自己覺得靜你叫假靜。”真正靜的人就像孔子見到老子一樣——老子呆若木雞,猶如蛟龍也。他看到老子像雕塑一樣站立在那裡,紋絲不動,說話也紋絲不動。真正的靜是心止如水,一點波瀾都沒有。

第三、這個階段是消滅抉識的階段,是消滅抉識的條件反射的階段。有的人罵他一句,他立刻就生氣,這時他沒有思考時間,說明你骨子裡還不靜。只有經過大量的參悟才能達到清靜。很多人為什麼靜不下來?是因為你的垃圾太多了,你就靜不下來。

因為你生的氣太多了,你想不生氣都不行。只有把對應的心情給消了,清除了,才能平靜。所以古人造了兩個字叫“清淨”,不清除心靈垃圾不能靜,所以叫清淨。不清除心靈垃圾,人是不能達到平靜的。

第四、第四個階段也是最高階段,是沒有分別心的靜,連抉識、連世界觀、連很多觀點都沒有了,消滅了分別心,觀點上都平靜了。咱們不平靜是觀點上還有分別:好呀壞呀、對呀錯呀、美呀醜呀等,而真正消除了觀點、消除了分別心,那個平靜才達到上善的靜,至上的靜

什麼叫靜觀其變?當你的家裡人罵你的時候,你一定要平靜,你可以對自己念平靜、平靜。當你的孩子得病的時候,你千萬不要心疼,因為你越心疼牽掛,他病的越嚴重,這時候你只需要平靜。當你現在事業不得意的時候,你只需要靜下來,平靜的去努力,就有機會出現在眼前。你越急越不來,越求越不得,你只要靜的去做了,那就是無為而為的狀態,就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就能達到目的。當你股票賠錢的時候,你一樣需要做的就是要靜,你越不靜賠的就越多。

無論你遇到什麼樣的災難,你只需要平靜。靜觀其則變,靜觀其定變,越觀越變,這就是觀世音的“觀”

。能把一切災難給它觀化了,能把你的疾病觀下去。無論你有多難的事,事情可以觀,病可以觀,人可以觀;可以觀自己,可以觀家人,可以觀災難,可以觀挫折。

“觀”這個字很有意思,沒有“目”字邊也沒有“心”字邊,不能用心,也不能用眼睛,就是想象中的觀,不能執著、不能著相的觀。家裡孩子要是得病了,你只需要靜靜的觀著他相對應的部位,它一會就下去,它就緩解了。有的人腰難受,大夥一起靜靜觀這個人的腰,想象他的病往下走,一分鐘,一會他就不難受了。

為什麼沒有“心”呢?你不能動心情,為什麼不能用眼睛呢?眼睛直接看不行,是內心裡觀。但是又不能動心情,這樣的話病就好了,這樣的話有一時的功效。但這樣觀的功夫沒有你自己參的功夫大,參是最重要的,只有參才能通天叫“參天”

記住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靜觀其變。今後你工作單位不順,你可以把各種單位放在眼前觀;如果你單位領導對你不好,你可以把領導放在眼前觀;如果你的孩子身體不好,你可以把孩子放在眼前觀:如果你的腰不好,把腰放在眼前觀;給它觀下去。靜觀其則變,靜觀其一定是會變的。但是不如參,

原來因果是心生的,你得參,要先參後觀

事情越忙、越亂更要靜,在動中煉靜才是真的靜。有的人在墳地裡打坐;在那種慌亂的戰火紛飛的年代,在那裡煉靜;有的人在百貨裡煉靜,在動中煉靜才是真功夫。但是常人都想在靜中求靜,在沒人打擾的地方一打坐,這個清淨,但這個清淨並不值錢。人家要是罵你、打你,這邊放錄音機,那邊放著電視,你能靜的像水一樣,你這個靜才是真靜。

人們不僅喜歡急,而且還喜歡追求。佛教八苦就有一個求不得啊!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苦、五陰熾盛。什麼叫五陰熾盛呢?是各種心得的疾病,由火來的疾病,過去五陰熾盛講的都太盛了就得病了。但是講的是急則不得,越求越得不到。

如果你要越追求孩子聽話,孩子就越不聽話。越追求事業順利,事業越不順利。越追求愛情順利,愛情越不順利。往往你越想指望這個人,就想指望這個人幫你忙,這人保證指望不上。父母都想指望的孩子指望不上,能指望上的是那些沒想指望的孩子。人們往往都得貴於沒想求的這些朋友,想求的朋友是求不到的,想求的事一生是得不到的呀。

所以為什麼要有無慾之心?無慾為什麼則大呢?因為求而不得,不求才得。求等於不得,不求為得。原來越求越得不到的,它是反的,只有變的平靜,一切才歸於自然。

所以,老子講:“道法自然,自然之道在於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