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區黨工委黨群工作部:規範婚喪喜慶事務 推進移風易俗行動

全區廣大黨員幹部:

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喜事隆重盛辦、喪事大操大辦的不良風氣日漸盛行,這極大敗壞了社會風氣,影響了社會文明的進程。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抵制腐朽落後文化侵蝕”。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實驗區《關於進一步規範婚嫁喜慶事務推進移風易俗的實施意見》要求,深入推進移風易俗行動,破除陳規陋習,樹立喜事新辦、喪事簡辦、餘事不辦的文明新風尚,特向全區廣大黨員幹部發出倡議:

堅持喜事新辦,崇尚勤儉節約。

自覺摒棄陳規陋習,積極培育婚育新觀念,帶頭抵制天價彩禮,不盲目攀比,不大操大辦,不鋪張浪費,不借機斂財,不舉辦違反規定和超出能力範圍的婚禮。反對低俗庸俗媚俗行為,提倡“頒證式婚禮”、集體婚禮、旅行結婚等新型婚禮,做到賀喜慶祝有分寸,禮尚往來有尺度,人情世故講法紀。

鼓勵喪事簡辦,倡導厚養薄葬。

傳承孝老敬老、厚養薄葬好風尚,在老人生前多一些關心關愛,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治辦喪事時要從簡從素,大力支持殯葬改革,不亂搭靈堂,不亂燒紙錢,不亂燃鞭炮,不搞封建迷信,不修建豪華大墓。清明祭祖時,不在公共場所焚燒紙幣、冥幣或燃放煙花爆竹、紙禮炮,不在山頭、林地、公墓內違規用火。提倡家庭祭奠、網上祭奠、祭酒祭奠或植樹祭奠等文明活動,用生態環保、文明節儉的方式表達哀思。

推行餘事不辦,杜絕不良風氣。

弘揚勤儉節約優良傳統,提倡生日、升學、入伍、開業、升職、喬遷等喜慶事宜不辦或簡辦宴席,鼓勵通過一束鮮花、一條短信、一句問候等方式表達賀意或通過公益捐贈、志願服務等活動紀念喜慶事宜。杜絕濫發請帖、收受賀禮、大擺筵席、鋪張浪費,堅決抵制相互攀比的不良風氣,提倡崇德尚禮、健康節儉、文明和諧的社會新風尚。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風俗導向,關乎盛衰,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行動,抵制庸俗落後的陳規陋習,利國利民,刻不容緩。全區廣大黨員幹部要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做社會新風的推動者、引路人和監督員,為加快推進平潭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建設綠色、健康、節儉、文明、和諧的新平潭貢獻力量。

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黨群工作部

2019年4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