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第二大城市,炎帝故里,擁有全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院

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陝西第二大城市,炎帝故里,擁有全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院

姜水河畔中華始祖炎帝誕生,到逐漸強大,成為部落首領,建立“姜氏城”,開啟華夏文明。

磻溪河姜子牙隱居十年,等待“願者上鉤”,偶遇了一代明君周文王姬昌,君臣齊心,天下三分歸其二,建立了統治華夏八百年的周王朝。

秦穆公在雍城任用“五羥大夫”百里奚“重施於民”,內修國政,外圖霸業,開地千里,使秦國從一個西戎小幫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為大秦最終一統華夏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歷史上“兵家四聖”之一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最後助漢高祖劉邦建立了強大的大漢王朝。

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油枯燈滅,實現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生理想,魂歸五丈原。

陝西第二大城市,炎帝故里,擁有全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院

姜氏城、姜子牙釣魚臺、雍城、陳倉、五丈原。

這些在中國歷史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地方都屬於同一座城市,陝西寶雞,古稱陳倉、雍城,渭水之濱,秦嶺腳下的一座山城,位於關中平原,八百里秦川最西端,西接甘肅,南鄰四川,北至寧夏、內蒙古。寶雞擁有兩千七百年建城史,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

陝西第二大城市,炎帝故里,擁有全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院

炎帝建立的姜氏城遺址在今天寶雞的姜城堡,位於姜水岸邊。

姜子牙釣魚,周文王訪賢的釣魚臺在寶雞磻溪之濱,周朝最早的都城西岐即為寶雞岐山縣。

奠定秦國強大基礎的都城雍城就是今天的寶雞鳳翔縣,雍城也是秦國曆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長達三百二十七年,秦國國君始祖均歸葬於鳳翔,我國發掘出的第一座“黃腸題湊”王陵就是鳳翔的秦公一號大墓。

韓信“暗渡陳倉”的陳倉就是古寶雞,翻過秦嶺就是劉邦拜將、積蓄實力的歷史文化名城漢中,韓信由漢中通過陳倉古道翻越秦嶺,佔領關中,進而逐鹿中原,將項羽逼到了烏江邊。

同樣的古道,同樣的陳倉,諸葛亮卻未能在這裡凱旋,因為當時的蜀國已成強弩之末,沒有一位韓信式的將領能夠攻城拔寨,只能在五丈原“出身未捷身先死”,五丈原諸葛亮墓在今寶雞岐山縣。

陝西第二大城市,炎帝故里,擁有全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院

陝西第二大城市,炎帝故里,擁有全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院

中國考古發掘史上寶雞市出土最多青銅器的地方,著名的“晚清四大國寶”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盤、虢季子白盤,歷史上最早出現“中國”二字銘文的青銅器“何尊”等等國寶重器都出土於寶雞。國內收藏青銅器數量最多、級別最高的青銅器專屬博物館就是寶雞的“中國青銅器博物院”,博物館外形就是源於青銅器。

陝西第二大城市,炎帝故里,擁有全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院

陝西第二大城市,炎帝故里,擁有全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院

中國青銅器博物院位於茵香河畔,陳倉山下的中華石鼓園內,我國最著名的國寶十面石鼓就在這裡出土,石鼓的傳奇故事離奇曲折,石鼓上的文字被尊為中國書法鼻祖,先被歷代皇帝收藏,後又流落民間數年,最終又回到皇宮,直到現在珍藏於故宮博物院。

陝西第二大城市,炎帝故里,擁有全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院

陝西第二大城市,炎帝故里,擁有全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院

張三丰修道五十年的金臺觀,國內唯一珍藏佛指真身舍利的佛教聖地法門寺,來西府寶雞過年,體味厚重的華夏曆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地道的風味小吃,始於周文王的岐山臊子面,陝西著名美食肉夾饃、擀麵皮的正宗原產地。這樣的寶雞你有興趣麼?

陝西第二大城市,炎帝故里,擁有全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院

【作者簡介】:行者老張,摩旅愛好者,歷史文化研究者,用腳步丈量地球。隨時分享旅途見聞。歡迎關注,感謝點贊、評論,不吝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