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就像發生海難的生還者” —— 一位臺灣糖友的控糖經驗

“糖尿病人就像發生海難的生還者” —— 一位臺灣糖友的控糖經驗

一、潮起

1996年10 月,我被外派到馬來西亞,在離吉隆坡約90公里的鋼鐵廠進行建廠試車工作。有一天,一位工程師告訴我,在工地貨櫃屋邊有一灘尿漬上爬滿了螞蟻,是不是有人得了糖尿病。這個貨櫃屋只有我和另外一位同事在用,我聽了沒有在意。

過了半個月,我不慎從高處摔落受傷,回到公司診療所檢查,我主要的症狀是:容易口渴,尿頻,尿液有泡沫,體重下降,醫生告訴我:這是糖尿病的症狀,從此開始了我的血糖治療與控制生涯。


“糖尿病人就像發生海難的生還者” —— 一位臺灣糖友的控糖經驗


二、無知的浪花

因為沒有任何身體上的異狀,也沒有想要了解糖尿病的嚴重性,醫生給我的飲食控制資料,我隨手塞在辦公桌的文件堆裡。降糖藥想起來就吃一點,飲食控制只是在複診的前一晚會象徵性地少吃一點。

就這樣日復一日,我的年度體檢報告中,檢查出異常的項目越來越多:血脂肪、三酸甘油酯、蛋白尿都超出了標準。更糟糕的是,我在走路時會覺得頭暈,從此我的病歷又多了一項:心房纖維顫動。也多了一個外號:“雨傘怪客”,因為我出門不論晴雨,都會拿著一把雨傘,防止暈眩時跌倒。

“糖尿病人就像發生海難的生還者” —— 一位臺灣糖友的控糖經驗

09年12月,我在飛往法蘭克福的荷航班機上,空姐遞給我晚餐菜單,我發現菜單上文字都變得模糊無比,我想:怎麼老花眼會越來越重?回到臺灣,進醫院檢查,雙眼視力下降到了0.2、0.8。

因為白內障已經遮蔽了我的右眼,必須開刀,就在手術後一個月,複診的眼科醫生告訴我:如果再不好好控制血糖,會有更多可怕的併發症隨之而來。

三、潮落

我開始主動尋找糖尿病方面的資料,後來在報紙上看到屏東有一傢俬人診所不錯,於是就去了求醫。

接待我的李醫生很果斷告訴我:藥物控制已經無法將我的血糖控制在標準範圍,必須要注射胰島素。但是我擔心低血糖,所以沒有接受。

過了一個月,我去複診,這次換了林醫生,他說:你這幾個月的糖化血紅蛋白,超過正常值太多,打胰島素是目前唯一能改善血糖的控制的辦法。經過衛教師的耐心輔導和勸解,我終於同意了接受胰島素治療。

“糖尿病人就像發生海難的生還者” —— 一位臺灣糖友的控糖經驗


四、風平浪靜

經過三個月的胰島素治療、降糖藥和飲食控制,再加上每天至少六次的血糖監測,我的餐前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大有起色,雖然不是很滿意,但是如果繼續努力,我希望能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

經歷了這一切,我要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醫生、衛教師和營養師。他們傳遞了一個觀念給我:坦然接受自己是糖尿病人的事實,逃避不能解決問題,而直面挑戰往往是解決人生困境的最好選擇。

“糖尿病人就像發生海難的生還者” —— 一位臺灣糖友的控糖經驗

我覺得糖尿病人就像發生海難的生還者,為了活下去,一定要努力游回陸地。雖然眼看著已經快到岸邊了,但一個懶惰又會被浪花推回海上,所以要完成血糖良好的管理,就只能努力且不懈怠的往岸邊正確地方向遊。


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回到岸上,再過美好人生!

附:分享在臺灣的“共同照護”過程中我的觀點和做法

1、不要過度嚴格控制主食分量來控制血糖。

以前我會採用儘量減少主食攝取的方法來控制血糖,每天把主食量減到極少,而多進食一些肉類及其他食物,血糖倒是真降下來了,但是卻出現了低血糖,反而讓血糖有不穩定的現象。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內主要的能量來源之一,是人體每天的生活必須,如果少吃則不能提供人體正常的代謝,將會導致體內碳水化合物的不足。這個時候,人體只有脂肪和蛋白質來提供熱量。長期下來體重會下降,血糖波動較大,人體抵抗力會變差,甚至體內將產生酮體、尿素氮和肌酐,並加重腎臟的損害。


“糖尿病人就像發生海難的生還者” —— 一位臺灣糖友的控糖經驗


營養師從我的飲食紀錄推斷,由於我誤認為控制主食量即可對油脂、零食、肉蛋類食物不加註意,使每天的總熱量超過建議範圍,脂肪攝取量過多,到只有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所以修正後的飲食方式需要再進一步與營養師討論。

2、肉類食物對血糖影響不大,但需適量選擇

因為個人工作忙碌,經常在外面吃飯,所以吃了較多的肉類,但是並沒有較高的血糖反應,所以我產生錯誤的認知,導致脂肪和蛋白質攝取量過多。通過衛教師的指導,在糖尿病飲食建議中,對於脂肪的選擇,要減少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的攝取量。所以現在我就儘量減少烹調用油並少吃油炸、油煎、油酥食物和內臟、蟹黃、魚蝦卵,每週不超過3個蛋。當油脂控制下來後發現也有助於提高理想體重。

3、水果含糖高,升糖指數高者要謹慎

我的同事經常善意提醒我,要少吃水果。經過營養師的衛教和觀念修正:我認識到水果中所含的營養成分除了糖,還有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等。水果種類很多,按含糖量多少,可以分為中、高升糖指數(如鳳梨、西瓜、龍眼、荔枝、芒果、成熟的香蕉、榴蓮)和低升糖指數(如橘子、蘋果、番石榴、小番茄、奇異果)


“糖尿病人就像發生海難的生還者” —— 一位臺灣糖友的控糖經驗

高升糖指數食物對於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上影響很大,糖尿病患者慎選。除了種類的控制,分量一天一般不超過兩份(兩個小拳頭或兩個小平碗),吃的時間也有講究,最好在兩餐之間。如果水果吃的超過了建議量,可以利用食品交換份的計算來平衡,讓一天攝取的糖類總量在計劃範圍。

4、總量和稱重管理

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的第一要務,它的重要性遠遠高於服降糖藥和打胰島素。我的衛教師一再叮囑,不要吃太多糖類的食物,因為糖類對血糖影響最立即而且最顯著。因此控制糖類食物是血糖管理的重要方法。

所以我早餐時,改吃一個水果蔬菜三明治(有時候換蔬菜蒸蛋三明治或蔬菜燒肉三明治),無糖咖啡或無糖奶茶,有時候改為半罐桂格營養素。


“糖尿病人就像發生海難的生還者” —— 一位臺灣糖友的控糖經驗

中餐吃半碗米飯,並多吃蔬菜。油炸、肉類則少吃。晚餐吃四分之一碗米飯,但吃足夠的蔬菜和肉類。同時也按照營養師建議,吃適量的水果。

雖然美食當前,很難不受誘惑,我會用量來控制,淺嘗則止。為了瞭解血糖的變化,我買了三臺血糖儀(公司、宿舍、家裡),每天用餐前後監測血糖變化,每次吃過什麼食物,馬上記錄。

大概經過六個月,我漸漸找出適合自己的飲食模式,吃什麼食物?吃多少量會影響多少血糖,都有了正確概念,而且養成了一定的飲食習慣。當然偶爾也會偷吃。

飲食量減少會容易餓,為了克服這種困擾,我按照衛教師的建議,準備無熱量的果凍和牛番茄(臺灣水果)充飢,現在已經慢慢習慣,少吃點心充飢。

總之,只要將每天吃的糖類、蛋白質、油脂的總量控制好,血糖值就不會出現異常的變化,當然還是要按照營養師和衛教師的建議來選擇食物種類和分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