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湖北西部铁路!

原来我和几个朋友说过,待湖北中西部铁路真正尘埃落定之时,我会写一篇湖北中西部铁路风云录,真正的抖一抖内幕。谈一谈这二十多年来湖北铁路的来龙去脉。

谈谈湖北西部铁路!

一切表象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汉宜铁路,长荆铁路,郑万铁路,呼南铁路,荆荆铁路,沿江铁路看似毫不相干,其实环环相扣。

这20多年来,围绕这些铁路的博弈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层级之高,人物之众,情节之精彩反复远超大家的想象。这不是新闻里面的一些八股所能窥视。(如湖北有些铁路是正国级最后定案在千钧一发时逆转的,等等等等)

但今天,看了个别荆门网友对宜昌的攻击和误解,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看来有些事情做了还是需要说出来了。

谈谈湖北西部铁路!

这个帖子,只是截取一段,前面的都不谈,只谈一下郑万铁路后的一些铁路脉络:

要把事情说清楚,时间最少得退到2013年 :郑渝铁路争取的下半场

众所周知,郑渝铁路的上半场是十堰的主场,十堰占尽地理优势(走十堰更顺直)而且有国家和某国级帮忙背书。但到了中场,襄阳(那是还叫襄樊)凭借自己一个全国唯一的不可说的地理优势,运筹帷幄苦心经营,硬是让板上钉钉走十堰的国家定位逆转为走襄阳(襄阳三十年来唯一成功改名,还有两副高配固定,都与此事直接相关。具体内部这帖子就不说了,层级太高今后再谈。这里面不得不说,T是一切的操盘者,此人的能力和魄力,20年湖北官场唯一一人。他也因为这个机遇获得顶级青睐,高升重用了。)

也就是说,到了下半场,十堰已经出局。这时候襄阳稳操胜券,就想着扩大果实,想把原来规划在西边的高铁站东移到东津。这样为襄阳今后城市体量打下基础。由于襄阳当时的特殊能量,东津方案很快得到国家认可。

以上就是背景

好了,对于宜昌来说,原来襄阳和十堰争郑渝的时候,宜昌抱着高高挂起的态度,但宜昌政府是倾向于襄阳的,因为如果过襄阳,可能会在兴山差一个边,聊胜于无。

但当确认襄阳胜利,而且火车站东移到东津之后,宜昌突然发现,机会来了------摊开地图,既然已经到东津了,过兴山是必须的,如果再望南边湾一下,就可能过远安甚至夷陵区。这样,就直接过宜昌城区了。。。。国家大动脉过城区。。。这对一直是铁路孱弱的宜昌来说,无疑天降大机遇。

谈谈湖北西部铁路!

宜昌市内马上形成共识,说干就干:

1:去省委争取支持,这个方案更深入湖北腹地,而且两副直连符合湖北利益,省委非常快就同意了而且改了规划。一起向北京争取

2:去襄阳争取支持,襄阳和宜昌虽然在网上争得面红耳赤,但官方关系一直很好。大家都尝到了良性竞争一起超越别人的甜头。而且襄阳也倾向凭借这个机会直连宜昌增加经济交流,且增长的里程对整体线路影响不大。襄阳也很快同意了。

3:宜昌拜访了武汉铁路局。对武局来说,过宜昌城区意味着辐射人口更多,同意了

4:宜昌远安作为军事重镇和湖北唯一的不开放县,打着军事安全的旗号找到了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工委也同意支持宜昌。而且书面发函给发改委。

5:宜昌还是三峡工程所在地也是库区移民的输出地和承接地,找到了三峡建委(副国级单位),三峡建委也发函支持宜昌

6:宜昌还是民族聚集地,武陵山区国家重点扶贫区域等等等等,国家民委,国家扶贫办等等 都达成了共识

不得不说,宜昌可打的牌很多

在短时间内,宜昌凭借自己的运作能力,硬是改变了当初蒸鱼的走向。所以2014年10月31日国家铁总组织的预可研会议,明确提出蒸鱼的推荐路线“建议郑万铁路湖北段线路走向由河南南阳引入襄阳东津,经宜昌远安,兴山、恩施巴东,至重庆境内,并同步建设汉宜铁路和郑万铁路的连接线,使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形成快速铁路通道”短时间内宜昌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胜利在望

这时候,重庆出来了,因为这条干线主要是链接郑州和重庆,连接郑州和重庆,最直的就是过十堰。这次襄阳把线路拉弯,重庆也就忍了,宜昌要继续拉弯,这样对重庆来说,将直接导致这个线路效率的降低。

重庆没法忍了,非常强硬的向北京反应了不满和反对。

谈谈湖北西部铁路!

这时候,最难受的是发改委和铁总,首先,重庆的意见大家不能不重视,重庆的话语权大家都懂。

其次,宜昌这边,湖北省,国防科工委 ,铁路局,国家民委,三峡建委,扶贫办等等都支持过宜昌,几个部位甚至发函要求过宜昌(拉着军事安全,扶贫,民族团结,三峡工程,移民等等旗号),也得罪不起。

没办法,这时候铁总就牵头找双方商量办法,找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1:为了国家动脉的顺直,郑万铁路不过宜昌城区,只过兴山。兴山建站

2:作为补偿,铁总马上启动宜昌至郑万铁路的联络线,东西一条(宜昌至巴东或兴山,首选巴东),南北一条(宜昌至襄阳东津,直连),这样,也初步解决了宜昌连入郑万铁路融入国家高铁网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