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豫南大別山上竹筍、蘭草,比比皆是,高山茶園,物超所值


對於豫北的我來說,豫南的一切都是新奇的,清明來臨之際,我隨朋友來到了豫南,當豫北的大山一片灰樸樸的,豫南的大別山已經枝繁葉茂,一片綠色了。

穿過一片森林,來到了一片竹林,這片竹林可能經歷過一場風災,瞧,當時的風災把這片竹林摧殘到如圖所示。

對於來自豫北的我們,竹筍不常見,而這片大別山上,竹筍隨處可見。

看著肥大的春筍,作為吃貨的同行朋友,徒手挖出了一個,剝了剝皮,就生吃起來了。

走在這片原始森林裡,地面上覆蓋了一層厚厚的枯葉,本沒有路,我們硬生生時趟出了一條路。

徒步行走在這片原始森林裡,樹下的蘭草比比皆是。

樹下開滿了各種不知名的野花。

這叢小黃花,真的很好看,親,有誰知道它是啥植物?

第一次見這植物,當地人郭哥說這是田七。

盜採者盜伐的大松樹,我數了數留下的樹樁上的年輪,70多圈,深山裡的大松樹就這樣盜伐了,看著留下現場的松樹皮,確實讓人心疼。

厥類植物,印象中《舌尖上的中國》這東東還是吃貨們稀罕的寶貝,而在豫南的大別山上,觸目皆是。

蘭草更不用說,每走幾步,就見一叢,看來,豫南的大別山上寶貝真多啊。

行走在寂靜的大山裡,除了鳥鳴、蟬鳴和水流聲外,大山是寂靜的,我扯著嗓子狂吼,大山的回應一陣陣。

原始森林的對面,就是藍天的高山茶園了,聽同學老祝說, 這裡採摘的信陽毛尖,一斤都在千元以上,我爬山涉水,汗流浹背,費了半天才來到茶園對面,只能遠觀了一下高山茶園,這僅僅是行走了,更別說採摘了,想必如此原生態的,物超所值了。

下山返回途中,望見山溝裡有一塊招牌,如此人跡罕至的高山茶園,讓我見證了信陽毛尖生長的原始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