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兵變為什麼沒有救駕軍隊來保護太子李建成?

耐斯俠


軍隊是用來打仗的,不是維持治安的不良人或者巡街武侯。在沒有大唐最高領袖李淵命令之前,李建成哥兒三個的鬥毆只是家庭糾紛,算是社會治安問題。因此,不是沒有救駕軍隊,而是這些軍隊都在做自己的本職工作,他們沒有保護太子的權力和資格。

長安城的主要軍隊及勢力

(1)勢力最大的當然是屬於李淵的大唐十六衛野戰軍,當時中原無戰事,至少十萬以上的大軍駐紮在長安附近。李淵的勢力還包括禁軍,負責長安皇城守衛,算是李淵的貼身衛隊,數量應該也有幾萬人。這些部隊只服從李淵的命令,其他無論是太子李建成還是天策上將李世民都無權調動一兵一卒。同樣,沒有李淵的命令,無論是李建成還是李世民死在他們面前,他們也不敢動一動;

(2)李建成、李元吉手下除了按太子和親王的標準配備的儀仗隊之外,還私下組織了一支二千人的長林軍;

(3)李世民除了按天策上將標配的儀仗隊之外,也私藏了八百人左右的騎兵。

這些是當時長安城內外的主要軍隊及勢力。

(這圖右上角是大明宮,當時還沒修建,玄武門是宮城正上方那個)

當時各路軍隊都在按命令行事,或者在做自己的本職工作

李世民早有準備,除了隨李世民入皇宮準備埋伏的長孫無忌等10個人之外,還有一隻七十人的騎兵小部隊也進了皇宮。在殺掉李建成、李元吉後,尉遲敬德帶隊在皇宮中找到了李淵,批甲持長矛的尉遲敬德告訴李淵二人已死,並把李淵“保護”了起來,李淵隨後把長安城兵權交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的八百私兵應該一部分負責守衛天策上將府,一部分隨同秦瓊、程咬金等人負責退路,或者截殺信使;另外,李世民長孫皇后的舅舅高士廉從監獄中放出了幾百囚犯,給他們武器盔甲,在離玄武門不遠的芳林門待命;

李建成沒什麼準備,和李元吉毫無提防的經玄武門進了皇宮。之後,等他們的護衛隊伍在玄武門外發現情況不妙的時候,李世民已經在皇宮內發動了埋伏。李建成手下的薛萬徹、謝叔方、馮立等將領無法通過禁軍把守的玄武門,只得回去把二千人的大部隊帶過來,並試圖武力攻打玄武門。當時戰鬥很激烈,禁軍玄武門守將數名戰死,流矢射到了內宮當中。當薛萬徹等人發現玄武門無法攻破,準備掉頭去攻打天策上將府時,尉遲敬德出現,拿出了建成和元吉的人頭示眾,建成一系人馬立刻士氣低落,部隊潰散;

李淵在城內的十六衛軍隊沒有得到李淵的軍令,即使聽到皇宮有喊殺聲也不能妄動,否則就是殺頭的大罪。李世民當時佔上風,雖然拿到了兵權,但沒有必要增加變數,因此也沒有調動各路軍隊;

皇城禁軍同樣受李淵軍令控制,在沒有明確命令之前,他們既不能幫李世民殺建成、元吉,也不能去保護建成和元吉。理論上講李世民之前的埋伏人員和七十騎兵是不允許進入的,但玄武門守將常何是李世民的內應,私下放他們進入了皇宮,在一切都沒開始之前,這只是玄武門守軍一個不大不小的失職。

玄武門守將能夠放李世民等人進入皇宮就很不容易了,他們不可能按李世民要求直接動手殺掉建成、元吉。但如果有軍隊攻打玄武門,職責讓他們必須戰鬥保衛玄武門。於是,李建成的護衛隊和兩千人長林軍就被這些忠於職守的玄武門禁軍擋在了皇城之外。

李世民出乎李淵、李建成意料之外突然下殺手,拿出了所有的底牌才佈下了這個殺局,並且取得了完全的成功。玄武門之變看似簡單,但應該是李世民軍事天才的一次體現,完成了在總體實力不如的情況下局部佔優並實現戰略目標。


總之,當時長安城內的各路兵馬都在恪盡職守,都在做他們該做的事情。能救李建成的勢力很多,但在李世民的佈局下,沒有人能夠接到李淵的命令,只能看著李建成去死。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理工男讀歷史


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的部隊自然來救,只是事發突然,部將士兵準備不及而已。等來到玄武門,慘禍已經發生。


李建成的部下——馮立帶著部下一起衝到玄武門,麾下2000士兵。但是到了玄武門,城門已經被張公瑾關閉了,李建成的部下無法進入。

玄武門禁軍將領敬君弘、呂世衡領軍出戰,寡不敵眾,都在城門前戰死。

眾人一看玄武門久攻不下,就打算直接攻打秦王府,千鈞一髮之際,尉遲敬德火速丟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級,宮府兵才潰散奔逃,生怕時候牽連。

宮府兵眼見一時難以攻入,便鼓譟要攻打秦王府,尉遲敬德向宮府兵展示建成、元吉二人的首級,宮府兵於是潰散。隨後世民派尉遲敬德入宮,逼迫李淵交出政權。至此,玄武門之變以李世民的勝利而告終。

然後發生的就是——尉遲敬德血染戰袍又去太極殿逼宮,老李被限制人身自由。 縱觀尉遲敬德這場個人秀,真是為李世民立下不世之功。殺建成和元吉的時候,世民差點被弓弦勒死,敬德救他一命。然後又是敬德拋出人頭,宮府兵私下奔逃,最後逼宮的還是他,真正佩服。起義、救主、退敵、秦王府免去殺戮、逼宮、獲取軍權,政權,行雲流水一般。


古今通史


誰說沒有救駕的軍隊來保護李建成?按照當時唐朝的規矩來說,太子李建成是有軍隊的,而且保護他的軍隊在打鬥開始後第一時間就來到了玄武門外邊,除此之外還有勤王部隊也到達了玄武門外邊,勤王指的是當皇帝有難的時候,前來救援的軍隊。中國歷史上每個皇帝都會設置專門的勤王部隊,以便應對突發情況。

玄武門之變的時候,太子軍隊來了,勤王部隊也來了,並且他們已經做好了攻城的準備,就在即將進攻的時候,他們被李世民的人勸了下來,李世民的人說辭非常的簡單,他告訴外面趕到的士兵,玄武門內兩兄弟鬧了矛盾,一般來說帝王家事,外人是不能摻和的,皇帝是非常重視這件事的,尤其是牽扯到他的兒子。

於是乎玄武門外的部隊全都按兵不動,那麼他們就想不到裡面在政變嗎?他們或許能夠想到這種可能,但是沒人敢冒險。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玄武門事變本來就是個突發事件,在此之前,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並沒有那麼明顯,而且玄武門內並沒有很多人。

李建成不是大家所認為的那樣廢物,在真正的歷史中,李建成是非常優秀的,按理來說皇位本該就是他的,所有人都支持他,反觀李世民,沒什麼人支持,李淵也從起事開始就告訴過眾人,自己以後的東西都要傳給李建成。

李淵晚年的時候,打算收回李世民的所有權利,以免未來兩個兒子相鬥,誰也沒看出來李世民有這麼大的野心,他在第一時間政變,這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值得一提的是,玄武門之變是一場豪賭,因為他和太子的人馬是相同的,李世民突然發難,雙方打在一起,如果李建成打贏了,那就沒李世民什麼事了。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我們先來看下玄武門之變前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勢力對比:

唐朝建國前期李建成率兵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關,攻克長安,多次率軍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斬與突厥勾結的劉黑闥,平定山東。中後期李建成調度各方面資源支援前線戰爭。在朝廷中素有威望。建國後李建成太子名位已定,外有李元吉和大部分文臣的支持,後有李淵撐腰,李建成居於優勢。

(李世民)
李世民先是被封為尚書令,擁有相當於宰相職權,統管六部尚書,掌管國家的行政大權,天下所有的事,事無鉅細,一清二楚。但李淵認為李世民功高已有的官職無法彰顯其榮耀,,而特設天策上將職位,擁有天下兵權,可以隨意調動軍隊。而天策府,可自行設置官職,其官職權力大於各王府。 621年被授予了三個“鑄錢爐”。,即天策府有發行貨幣的權利。當時的東宮還要依靠國家撥款度日。當時李世民的天策府是一個小朝廷。


一山難容二虎,玄武門事變並非一日之功所釀造,是兄弟倆為首的兩個集團明爭暗鬥的結果。


武德九年六月初一,突厥南下侵犯大唐,李建成等為誅殺李世民,李建成趁機舉薦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統帥各路軍馬出征,並調撥秦王帳下的尉遲恭,程知節,秦瓊,段志玄及秦王帳下的精銳士兵以此來增強軍隊實力,使李世民成為“光桿司令” 。


秦王府的幕僚屬官聽到消息,人人憂慮,個個恐懼,本己兄弟不和,現在是仇怨加劇,更何況關係到個人的切身利益,以及決定社稷安危。都勸李世民先發制人。


六月初三,李世民秘密上奏李淵,告發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亂後宮,並聲稱二人要謀害他。李淵決定第二天便召兄弟三人入宮審問此事。

(玄武門之變)

六月初四,李世民提前收買了李建成的手下、把守玄武門的將領常何,順利率領部下入宮並埋伏在玄武門,李建成,李元吉二人隨後趕到,最後被殺死。


李建成的部下馮立,薛萬徹,謝叔方得知太子被殺後,率領東宮和齊王府精銳兵馬兩千人趕到玄武門,準備為太子和齊王報仇,等到時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經被殺,尉遲敬德出示李淵的諭旨,士卒們一鬨而散。薛萬徹感到大勢已去,不得已逃走。

最後以李世民大獲全勝而結束。


美麗青春您真痘


玄武門事變發生時,太子李建成有多少軍隊?

李建成是儲君,可以合法的直轄部分軍隊。據《大唐六典》記載:東宮領有親、勳、翊三府及廣濟等五府府兵,初步估算,常駐在東宮內的衛士多達千餘人,如果算上駐紮在城內各處的府兵和齊王府衛隊,李建成在事變當天可以直接調動的軍隊有數千人,事後也證實,當日攻打玄武門的太子軍隊在2000人左右。

那麼李世民有多少軍隊呢?

李世民手下精兵猛將如雲,但遺憾的是這些人都歸屬國家,並不能由秦王府直接調動。所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前,秘密調動了800死士,由長孫無忌、侯君集等人統率。因兵力相差懸殊,李世民又調動秦王府僅有的70餘騎兵,由尉遲敬德統率,作為後援。

為什麼李建成的軍隊沒有救援?

因為來不及。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精心策劃的,在其秘調800勇士的消息洩漏後,李建成向李淵告狀,但李世民卻反告李建成、李元吉淫亂後宮。所以,玄武門事變前夕,李淵詔三兄弟入宮對質。入宮前,齊王李元吉預感不對,建議召集東宮和齊府衛隊,稱病不去,靜觀其變。

李建成卻認為玄武門為自己所掌控,無需多慮,認為入宮自見分曉,到時李淵自會處置誣告的李世民。但讓李建成出乎意料的是,他與李元吉剛進入玄武門,城門隨即關閉,李世民帶伏兵從旁殺出,李元吉拉弓射李世民,因太過驚慌沒能成功,而李世民卻一箭射中太子李建成,對方當場死亡。

聽到消息的東宮車騎將軍馮立、副護軍薛萬徹急忙帶2000精兵趕來護衛,但不料被玄武門所阻,猛攻無果後,又採取“圍魏救趙”辦法,轉而去攻打秦王府,但為時已晚。尉遲敬德拿著太子和齊王的首級趕回齊王府,東宮府兵潰散。

整件事情的關鍵就在玄武門。

玄武門作為皇宮北大門,負責宮廷禁衛,但卻在事變當日莫名其妙放李世民的800死士進入埋伏,又在太子和齊王進入後突然關閉城門,選擇站位李世民。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當日玄武門守將為常何,此人是李建成黨羽,但卻秘密被李世民收買,此外,玄武門左右屯營敬君弘、呂世恆本屬宮中衛隊,但也被李世民收買。顯然,自信玄武門有自己人守衛的李建成,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親弟弟早已謀劃好了一切,還收買了自己的黨羽。


秦皇漢武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程咬金等親信將領,於早朝途中擊殺太子李建成於玄武門,李世民親手以弓箭將親哥哥太子李建成射死,同行的齊王李元吉則被尉遲敬德殺死,通過這次玄武門政變,李世民完全把控住唐帝國政權。

李建成是嫡長子,名正言順的東宮太子,在首都長安的勢力強大。要是李建成想殺李世民,簡直易如反掌。但恰恰是因為李建成太佔優勢,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才得以順利實施。

武德九年六月初一也就是玄武門之變前三天,傳言說突厥南下進犯,李建成向李淵舉薦李元吉統帥各路軍馬出征。李淵同意了李建成的建議,但李元吉要求調撥秦王李世民帳下的尉遲恭,程知節,秦瓊,段志玄等李世民親信名將,以及帳下精兵來增強軍隊實力,還要求出徵那天太子和秦王來校閱大軍,準備殺掉李世民,逼迫李淵交權。但計劃洩密,李世民決定先發制人殺掉二人。

六月初三李世民秘奏李淵,說太子齊王二人淫亂後宮,還說二人要謀害他。李淵驚訝之餘回覆李世民第二天一早召兄弟三人入宮審問此事。而太子齊王認為宮中軍隊防備嚴密,玄武門守將常何是太子親信(早被李世民收買),於是決定入朝向李淵澄清清白。最後終於爆發震驚朝野的玄武門之變。(以上是唐史所說,但這是李世民及其後代所寫必然對李世民有所曲意迴護)

正如題主所說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肯定有自己的軍隊,只不過李建成和李元吉既然已經被殺,太子的軍隊趕到為時已晚。當時李建成的部下馮立,薛萬徹,謝叔方得知太子被殺,立馬率領東宮和齊王府精銳兵馬兩千人趕到玄武門,準備為太子和齊王報仇,在李建成帶著李元吉進入玄武門後,常何就把宮門給關了,“東宮、齊府精兵二千不得入”,而李世民手下張公謹(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膂力過人,將馮立等人擋在門外,而敬君弘和呂世衡則率秦王帳下兵士與馮立的部隊展開交戰,最後二人戰死,直到尉遲恭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級傳給所有人看,馮立,薛萬徹等人萬念俱灰,頓失戰心,最後潰散而逃,交戰才結束,至此玄武門之變以秦王黨大獲全勝而結束。


佈雷桑秀策醬


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手刃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這種事情在常人看來是有悖倫理的大逆不道。但後來的諸多史學家非但沒有責怪李世民,反而對玄武門之變持同情、理解甚至讚揚的觀點。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高祖李淵坐上皇位後,十分偏袒自己的長子李建成,將其立為太子並讓他掌管著當時的文官集團;而另一邊的李世民則繼續著率軍南征北戰的日子。

這在李世民看來是很不公平的:為什麼我戰功赫赫,卻要立功勞比自己小的李建成為太子?僅僅就因為他是長子?當然,被立為太子的大哥李建成也並非高枕無憂,他很清楚弟弟李世民比自己功勞大。所以兩人就在“不服氣”和“忌憚”中展開了明爭暗鬥。

最後,眼看李建成逐漸控制住了局面,不可再等的李世民決定背水一戰,他要挑戰當時封建制度下的嫡長子繼承製。於是,在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親手射殺了時年只有三十五歲的哥哥李建成,並一塊殺死了李建成的幫手李元吉,隨後逼迫李淵立自己為太子並繼承了皇位。

在玄武門之變發生前,李建成在長安的勢力要遠遠大於李世民,正是因為這樣,李建成有點“有持無恐”,而李世民意圖發動政變也並非臨時起意,長期的準備和策劃,讓李世民策反了許多太子李建成身邊的親信,比如宣武門守將何常:表面是李建成的人,暗中卻早已投靠了李世民。而何常的被策反也是玄武門之變能順利實施的重要環節,當年李建成和李元吉進入玄武門之後,何常下令關閉宮門:“東宮(指太子)、齊府(指李元吉)精兵兩千不得入!”

其實,以李建成當時在長安的勢力不可能沒有援兵,只是在諸多因素下沒有援救成功罷了:1.自己掉以輕心!2.通信不暢(援兵知道後再趕到估計政變已經結束);3.李世民蓄謀已久(在房玄齡等人的幫助策劃下,政變計劃周密)。

如今,很多史學家認為,李建成無論是在功績上還是在智謀上都並不遜於李世民,只是萬萬沒想到弟弟會親手殺了自己。至於唐史中許多關於李建成的描寫,畢竟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

我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這個問題就好比下象棋,李建成和李元吉只顧著往死將李世民,沒想到被李世民將死了。

其實李建成和李元吉是有一次機會殺死李世民的,那就是李世民和李淵去齊王府李元吉家,那時候可能兄弟感情還在,李建成沒下得了手並制止了李元吉。後來李建成兄弟弄的越來越僵,李世民又功高震父。李建成、李元吉就建議李淵殺了李世民,可李世民畢竟是李淵的兒子,就沒有同意,到了李建成、李世民弄的水火不容時,因手心手背都是肉,李淵就想讓李世民離開長安,同意李世民在洛陽稱帝,陝州以東都歸李世民,李建成將來接他的位,想讓弟兄二人掌管天下,李世民不願意。

這樣李建成、李元吉就想方設法的要除掉李世民,開始是收買李世民的部下,削其左膀右臂,結果不成。機會還是來了,因突厥犯境,李建成推舉了李元吉帶兵出征,高祖李淵就答應了,這裡的原因大家也不難猜,然後點名要了李世民的部下隨軍出征。李建成、李元吉的計劃是等第二天出征前,由李建成和李世民給李元吉踐行,踐行的時候在軍帳內把李世民殺死,宣稱暴病而亡,其部下在行軍途中以觸犯軍法名義活埋。李建成、李元吉弟兄的計劃固然好,但他們的計劃在當天就被人告知了李世民,李世民迫不得已提前一步做好了計劃反殺,他以李建成、李元吉廝混後宮為由去李淵那裡告狀,李淵也知道他們弟兄不和到了矛盾相當大的地步,就想給兄弟三人化解,於是讓兄弟三人第二天一同上朝,結果到了第二天李建成、李元吉在上朝途中,路徑玄武門,就發生了李世民的伏兵半路截殺。那李建成、李元吉被關在玄武門,為何沒有軍隊來保護太子李建成了,這裡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不管皇子也好,將軍也好上朝是不能帶軍隊的,不然會以謀反論處,二一個李建成、李元吉進入玄武門根本就來不及傳達軍令,加上玄武門城門被關閉,太子府雖有倆千多兵其實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的。


夏有涼風61


因為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與其幕僚精心策劃並突然發動的襲擊,具有高度突發性。

正因為玄武門之變的突然,才達到了李世民所要的效果。

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是奉當時的皇帝李淵的命令進宮的,同時玄武門的守將常何是李建成部下,因此,李建成認為進宮應該無危險,放心入宮。

但這一切都已在李世民的策劃裡,召李建成與李元吉入宮只是誘餌,收買了玄武門守將常何才是關鍵,玄武門一關閉,李建成與李元吉就成為甕中之鱉,任人宰割,被精心準備,埋伏宮內的李世民、尉遲敬德等人射殺。

而太子與齊王所帶的軍隊被玄武門所阻隔,無法施救。李世民迅速解決完李建成和李元吉後,讓尉遲敬德面見李淵,說太子、齊王謀反,被秦王消滅,控制了李淵。

太子作為儲君本來是有軍隊護衛的,然而在玄武門之內,解不了燃眉之急,等李建成、李元吉被殺後,群龍無首,大勢已去,東宮與齊王府也迅速被清洗。


生說


藝嶼EYESVOT |玄武門

關於玄武門之變,後世討論甚熱,也是唐史研究的重中之重。

關於其中李建成的死因也討論較多。



一,李世民在發動政變之時,他與李建成的矛盾實則已經眾所周知。

因此,一次準備精良人數眾多的叛變在宮內成功的難度是極大的。

因此在刺殺是,僅李世民和幾個人在場,瞬間將李建成殺死。

導致宮內即使有救駕軍隊,也難以在瞬間內做出反應。

而在玄武門之處,李建成以為玄武門的守將常何是己方的,沒曾想常何已投靠李世民,

在李建成帶著李元吉進入玄武門後,常何就把宮門關上導致東宮精兵均不能入內,使得李世民順利的殺死李建成。

二,兩人在當時政治環境中的地位輕重值得商討。

李淵當時將長子李建成立為太子,在立場上李淵是偏向李建成的。

但他對於李世民的預估出現了錯誤,秦王李世民在當時亦有朝廷重臣為其出謀劃策。

不管是李淵還是李建成都不能想到,李世民會選擇玄武門作為刺殺場所。

而事變發生後,太子的軍隊到達也已經失去了優勢,李世民將李建成和李元吉殺死後就迅速組織軍隊控制住了宮內局勢。

同時由於事變發生場地被有限封鎖,消息的傳遞速度也成為了一大障礙,當消息傳出後,近身的李世民也早已完成了刺殺李建成的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