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首战告捷!每个人弱点在哪里,唱的太细腻会被淘汰?

《歌手》首战告捷!每个人弱点在哪里,唱的太细腻会被淘汰?

歌手中有卖属性的,和买技术的。后者就是我们常说的“唱功”里面包含着技术,声压,共鸣,力量,音域等。这些东西是可以靠后期训练而成的。而买属性就相对抽象,它指的是音色,声音性格,乐感和语感,全靠老天爷赏饭吃,后期训练改变不了太多。属性歌手并非技术一无是处,而是她在歌唱的权衡利弊上选择了属性。那有没有都很强大的?有!比如张惠妹,林忆莲,陈奕迅,周华健等,所以这些人也成为了天王天后。而接下来这些人,就是属性远大于技术的。

《歌手》首战告捷!每个人弱点在哪里,唱的太细腻会被淘汰?

杨坤

录音室的极致音色,极具唱片价值。实际上他唱起来也不差,他在个人风格和演唱技术上很好的做了平衡。在他的可用音域里(大概换声点A4以下),没有出现任何失控,扯嗓子的现象。当时后台乐评人说了一句;“那些模仿杨坤还自以为很像的,真应该来听听,太多细节了”!这是他们说的最真切的一句话。很多人对于这些歌手有偏见,好比娘化的费玉清,点头颤音的张宇,哭腔的周华健,“啦尔浪”的王菲。这些都只是表象,内在的东西就是属性,他们是学不来的。就好比林忆莲唱歌连呼吸都是美的,杨坤带着情绪的沙哑。这些感性化的细节,使他录出来的唱片极具魅力和感觉。但同时他的弱点也就因此而暴露了。

杨坤的绝对音域不具备攻击性,他也不会让自己去飙高音,所以靠让观众震撼而得票是很难的。他用及其录音室的唱法唱现场,但现场的功放,收音条件再好也比不上录音室那么细致。这首歌在唱片里的细致表达,放到现场则有种细节太杂碎,表达过度的感觉。但以上都是小问题,昨天我发了第一篇文章,有朋友留言说杨坤应该是代表了主流音乐价值观。其实杨坤代表的是旧时代主流音乐价值观,他让我想起了第二季的张宇。芭乐情歌唱太多,就好比你朋友向你倾诉悲催感情史,一两次还行,天天聊就不愿意听了。其实他在布鲁斯,舞曲方面都有过很好的尝试。帅酷的大叔,留着小胡子,操着沙哑的嗓音,迈着律动的步伐,想想都迷人。

《歌手》首战告捷!每个人弱点在哪里,唱的太细腻会被淘汰?

图片来自中国雅虎

逃跑计划

音色真温暖,唱的吧。。。。周围这些玩儿乐队的老哥唱的都挺一般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人多力量大吧!他们的编曲真的很符合当下这些小众音乐人的风格。很与时俱进,很符合时下潮流。毛川的音色也极具唱片价值,温暖治愈。《夜空中最亮的星》大火绝非偶然。但弱点就很明显了。

弱点就是唱,也不用具体指出哪不好了。其实我是还能理解一个独立乐队在给文青们演唱时,确实不适合学院派的发声。他们的唱,放到录音室里恰到好处。但他们可能没想到有朝一日会来参加比赛。经过电视修音后的效果确实还不错,属于细品的选手。但唱现场时应该会出现声音突然变小,变虚等问题。所以名词也就猜到了,但实话说,修完音当个CD听真挺好的。

《歌手》首战告捷!每个人弱点在哪里,唱的太细腻会被淘汰?

齐豫

音色实在是仙!我也没想到她到了这个年纪音色还可以那么仙!齐豫的声音里有着大时代的沉寂感。拥有这种感觉的歌手,华语乐坛也就能数出五个左右。她的音色与作品在华语流行乐史上,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这一点甚至超过刘欢。在这个舞台上,即便把七季所以的女歌手加起来,唱民谣经典和New Age都不是她的对手。齐豫不是技术流的歌手,但她的技术不弱。那首《最爱》好几个音跨过了女声换声点。而且时刻保持着情绪大于技术的状态。很多乐评人认为她走不了多远,但我看来恰恰相反。

她的弱点不在于她不飙高音,不与时俱进。倘若有一天齐豫开始歇斯底里的唱歌了,我也就真的疯了。她这样的音色流极致,绝对不要因为名次而强行做出改变。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第二季的周笔畅为了大众眼光飙高音,出来的结果也就如此了。但齐豫有句话我听了深有感触:“个性就是你的风格,你对于歌曲的选择,你对于艺术形态的坚持,那样子就会长久”。

在那样的大时代里,无数歌手处于对过气的恐惧,名气的渴望。往往会不经思索的去紧追当下时髦,但事实告诉我们,深陷泥潭,越失去理智的挣扎,下陷的越快。那个老板娘说的很有道理:“姜还是老的辣,那个年代的歌手都不简单,没有速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