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主動與明朝和談,條件非常合適,為何崇禎卻不同意呢?

嵇志浩


為什麼不同意?政治正確害的唄!

明粉口中的“大明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聽起來很硬氣,但是這一套政策下來,生生把明朝給拖死了。

1642年(明朝滅亡的前兩年),皇太極在數次嚮明朝表達和談意圖之後,明朝難得回應了一下,1642年,崇禎帝委託兵部尚書陳新甲,派了一個叫做馬紹愉的人去與清朝和談。

和談的細節我們後面講,先講講背景。

清朝方面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在1642年的時候,清朝有滅亡明朝,入主中原的想法嗎?

答案很明確:完全沒有。

在清朝以前,一個個先輩用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告訴皇太極——漢人所說的“胡無百年運”,絕對是真的。

在清朝之前,“胡無百年運”這句話被一次次的證實,所有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等待他們的結果無非兩個——留下,被同化,不同化,被打跑。

從西晉時期的五胡亂華——匈奴、鮮卑、羯族都曾經建立統一中原的政權(哪怕時間很短暫)。結果就是匈奴被同化,鮮卑被徹底漢化,羯族在民族革命中被冉魏和東晉聯手滅族。

之後的契丹,只是佔領了中原北部的幽雲十六州,就把漢人的毛病學了一身,民族特性磨的差不多了,契丹族消失在歷史長河裡。滿清的老祖宗金國呢?十二年滅掉遼國和北宋,入主中原何等豪邁?結果入主中原以後,老家被人蒙古佔了,被蒙古和南宋聯手滅掉,堵在中原回家都回不去,亡國的時候那叫一個慘烈。女真族百年的努力,全因為入主中原毀於一旦,重新變回了原始部落。

強大如蒙古,倒是兵強馬壯,也拒絕漢化。結果不到一百年就被朱元璋打了回來,而且被打的屁滾尿流。之後就是明朝長達百年的經濟封鎖,生生讓成吉思汗的子孫們退化到成吉思汗統一之前的狀態,堂堂蒙古後裔,居然向滿清稱臣。


所以,這麼多前車之鑑的面前,皇太極要是還想入主中原,那才是腦子有病。事實上,別說他,就是兩年之後的多爾袞,在吳三桂打開山海關之後也完全是懵逼的,不知道自己要幹啥,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當時的滿洲貴族裡,主張在進關之後大搶一筆回老家的不在少數。

所以,1642年雖然清朝贏得了松錦之戰,但當時的清朝和明朝講和,是真心的。清朝滿足於自己在關外的地位,同時清朝上下也根本不認為一百萬人的滿族人能夠統治一億人的明朝,所以他們不過是想讓明朝承認他們的地位和既得利益,順便撈點好處。

明朝方面


明朝方面的背景是什麼呢?

從太祖朱元璋時期就立下了規矩,對於那些關外的少數民族,只能打不能談,除非他們投降。

之所以明朝如此強硬,因為歷史包袱很沉重。明朝是消滅了蒙元建國的。蒙元之前的南宋,是中國歷史上最軟弱的王朝,稱臣納貢割地賠款一樣不差。所以朱元璋教導子孫,一定不能走趙宋的老路。

事實證明,歷代的明朝皇帝忠實的遵守了老祖宗的教誨,十幾代明朝皇帝中,從來沒有任何一個跟少數民族講和的,哪怕土木堡之變後,也先押著明英宗來講和,明朝都是隻打不談。

所以,崇禎要與滿清講和,心理壓力和輿論壓力是很大的。崇禎這個人好面子,對於想做“聖君”的他,這個名聲傳下去,他是很沒面子的。

至於朝臣,可以說除了兵部尚書陳新甲出於現實考慮支持和談之外,大臣們都是一邊倒的反對。

說起來,這也怪崇禎。因為這個皇帝是出了名的反覆無常愛甩鍋,一旦發現自己辦了錯事就推給大臣,之前被他殺掉的大臣很多都是無辜背鍋的。和談這麼大的事,可以判定未來崇禎100%會後悔,而他後悔之後就要找人發洩——“誰當初支持我和談了?”,到時候清查下來,弄個滿門抄斬都不意外。

所以,對於明朝大臣來說,反對和談是政治正確,皇帝就算不高興,也不可能因為這個事兒處罰你。相反,如果支持和談,那就等於把自己往鬼門關裡送了,就算皇帝不殺你,滿朝文武的口水也能淹死你。

這是明朝的背景。

談判過程



其實明清並不是首次議和,四年前(公元1638年),內閣大學士楊嗣昌就曾經派人與清朝接觸過。只不過那一次的行動更為隱秘——實在是不敢派朝廷大臣,楊嗣昌居然找了一個叫周元忠的算命先生去跟皇太極談,結果自然無果而終。

這一次談判也是一樣,陳新甲因為怕被朝廷裡的言官們噴死,實在是不敢派高級官員(高官失蹤的話說不清)。只能這個叫馬紹愉的人。這個馬紹愉,只不過是洪承疇的隨員,兵部的一個七品主事。陳新甲不敢讓他以真實身份去(太侮辱人了,相當於派一個處級幹部當大使)於是臨時給了一個兵部郎中的名分(五品,相當於正廳級),讓他穿著二品朝服去談。

就這麼個草臺班子,連張正式的國書都沒有。他拿去的聖旨並不是崇禎寫給皇太極的,而是類似於“皇帝命令兵部尚書陳新甲,你找個人去跟關外的人談判……”等等。

雖然從各種意義上講,明朝使團都顯得很無禮,但是清朝也不在乎這個,還是熱情接待了明朝使團,並給出了自己的條件:

1:明朝每年送給清朝黃金萬兩、白銀百萬兩。

2:清朝送給明朝貂皮千張、人參千斤

3:兩國以寧遠與塔山之間劃定國界;在連山開闢互市。

為了表達誠意,皇太極在給崇禎的信中還表示,如議和成功,他可以不計尊卑,言外之意,清朝可向明朝稱臣。

這個條件對於明朝來說,不能說是優厚,簡直是搶到了寶貝!

一百萬兩銀子對於明朝來說什麼概念呢?

明朝正賦五百萬兩,但是崇禎朝由於戰火連綿,屢次加稅,也就是所謂的“三餉”,其中僅僅為了應對遼東戰事的“遼餉”就超過了八百萬兩。三餉加徵共兩千餘萬兩,如果遼東停戰,至少可以省下一半的軍費,只用花十分之一的遼東軍費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而且滿清並不是完全的要錢,雙方還要開通貿易。對於明朝的生產力來說,一旦開通貿易,就是妥妥的貿易順差,明朝給滿清的銀子,還會被賺回來。

至於關外的土地,松錦之戰之後,明朝已經組織不出任何像樣的軍隊了,本來就收不回來,割給清朝又如何?

這就是明朝版的澶淵之盟,當年宋朝靠澶淵之盟獲得了百年和平,如果明朝談成,也可以獲得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和平。

那麼這個和談為什麼沒談成呢?

在遼東的明朝使團,以密信的形式將和談報告送給了兵部尚書陳新甲,陳新甲看完之後,居然順手放在了辦公桌上。結果陳新甲的文書,居然把這封密信當成一般的奏章抄在了塘報(朝廷的公開文書)中,直接公開給了朝廷大臣。


消息一出,滿朝震撼!輿論大譁,你陳新甲一個兵部尚書,居然敢私自跟賊虜議和?雖然滿朝文武都知道這肯定是崇禎皇上的授意,可是沒人敢罵皇帝,大家把矛頭都指向了陳新甲,一時間“人人皆謂新甲可殺”。

崇禎帝一看這種形勢,立刻故技重施,發揮看家本領——甩鍋,稱自己完全不知情,陳新甲罪大惡極,把他斬首了事。

至於和談,當然就此結束,遼東的使團沒有等到結果,灰溜溜的回來了。

明朝最後一次緩解兩線作戰的機會,就此失去。兩年之後,當李自成的大軍進逼北京時,明朝最後的精銳關寧軍還在山海關前線,而山海關的部隊已經因為欠餉十四個月而沒有了機動力,不知道崇禎在自殺之前回望一生,會不會想到自己的這個錯誤?


小約翰


一說到明朝,都會用“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以及“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來形同其錚錚傲骨。崇禎末年,大明的江山已經是千瘡百孔,內部是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起義軍風起雲湧,不斷動搖著大明王朝的根基,而外部怎麼滿清政權虎視眈眈,已經將明朝在東北的勢力壓縮到了山海關一線。

而就在此時,皇太極主動向崇禎表達了求和之意,但就是這樣一份雪中送炭的提議,卻被崇禎斷然拒絕。而崇禎也失去了最後的喘息機會,最終城破自縊,明朝滅亡。


議和,是皇太極主動尋求的。

1642年,皇太極主動向崇禎拋出了橄欖枝,尋求議和。此時的明朝上至崇禎,下至文武百官都不敢相信滿清求和的誠意,畢竟,剛剛經歷了松錦大戰的明朝,損兵折將,精心傾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銳損失殆盡,洪承疇、祖大壽等一眾將領投降,使得明朝徹底失去了反擊的能力,僅能困守山海關和寧遠等幾座孤城。

但是事實上,皇太極的這次求和,不僅是真的,而且態度上也是非常的真誠。

其一,包括皇太極在內的滿洲貴族們,都是主張與明朝議和的,他們對明朝的土地不感興趣,對目前的狀態已經非常滿足。而真正主張繼續南下的官員,反而都是祖大壽、范文程、孔有德等,這些投降清朝的明朝將領們。

其二,皇太極非常清楚的看到滿洲人口相較於漢族人口少只又少,貿然佔領漢族地界對於滿洲部族發展是非常不利的,並且也沒有做好佔領漢族地界的準備,容易被淹沒在漢族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其三,剛剛結束的松錦大戰,滿清這面也付出了非常巨大的損失,也需要時間來休養生息,恢復國力。

就這樣,在1642年,明朝派出了一支中高規格的代表團訪問清朝。作為清朝的皇帝,皇太極的熱情表現讓明朝使臣受寵若驚,明朝使臣即將抵達瀋陽的時候,皇太極特意率領文武官員出城20裡迎接,而且對明朝使臣的態度非常熱情。


皇太極開出的條件,不僅是非常的合適,對於當時的明朝,可以說是非常優厚,無法拒絕。

在與明朝使臣的會面中,皇太極開出了自己的條件:

第一,明朝和清朝以寧遠、塔山一線為邊境,保證互不相侵。

第二,明朝人口逃進清朝境內,清朝會遣返回明朝。

第三,明朝每年向清朝提供100萬兩白銀和1萬兩黃金,換取清朝的1000斤人參、1000張貂皮。

第四,明朝崇禎皇帝本人或者明朝內閣高官,前來遼東與皇太極會盟,雙方宣誓為兄弟之國。

熟悉中國歷史的朋友們都看到這個條件都會覺得似曾相識,沒錯,這就是明清版本的“澶淵之盟”,同樣是和平共處,同樣是互通互市,同樣是交付歲幣,也同樣是兄弟相稱。

這個議和條件,對於當時的明朝,真的是太合適。

一方面,明清停止了東北地區的戰事,也是對於明朝京畿重地軍事威脅的解除,明朝可以放心的把東北地區和京畿地區的兵力投入到剿滅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上,孰勝孰負尚未可知。

另一方面,明朝每年最大的財政支出就是東北的軍費支出,為了同滿清作戰,明朝五次加收“遼餉”,而與滿清的議和將會讓明朝卸下沉重的財政包袱,緩解內部矛盾。而明朝每年為此支出的100萬兩白銀以及1萬兩黃金,在龐大的軍費開支面前,完全可以不值一提,畢竟在1620年,軍費已經漲到了2300萬兩,崇禎年間數額更為巨大,其中絕大部分都用在遼東與滿清的戰場上。

一個小小的細節失誤,最終讓崇禎拒絕了皇太極開出的條件。

至於前三條內容,只要是個明白人,都會選擇答應,只是最後一條,兩國以兄弟相稱,平起平坐,因為事關國體,使臣必須要爭得崇禎的同意。明朝代表團回到北京後,隨即把皇太極的意見寫成了書面材料,彙報給了兵部尚書陳新甲。而陳新甲也非常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整理好了文書,準備第二天秘密上報給崇禎皇帝。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由於陳新甲的僕人不瞭解情況,把原本要密奏崇禎的文書當成了公開的奏摺提交了上去,結果第二天,滿朝大臣都知道了這件事。此時,崇禎的朝堂是盡是“文人誤國”的東林黨人,在“義憤填膺”之餘,依舊擺出了天朝上國的架子,不僅紛紛要求彈劾陳新甲,同時也要崇禎斷然拒絕皇太極的這份“喪權辱國”的和談條件。

這個時候,崇禎皇帝在性格上的多疑、好面子、愛推卸責任的弱點暴露無疑,不僅殺掉了陳新甲,同時也拒絕掉了皇太極議和條件,把整個國家推向了兩面受敵的深淵,也最終導致了明朝的覆亡。而在此之前,在遷都和放太子去南京兩件事情上,崇禎也是因為自己性格上的弱點,喪失了最好的機會,也讓大明朝最終失去了最後的機會。

皇太極駕崩,順治登基,最終滿清入關,江山易主。

皇太極駕崩後,順治皇帝繼位,多爾袞為攝政王。不同於皇太極的議和政策,在降清的明朝就臣的影響下,多爾袞等滿清高層對於入主中原達成了一致意見。1644年,李自成攻進北京,崇禎自縊,明朝滅亡。之後吳三桂在山海關前降清,滿清鐵騎隨即殺出山海關,拉開了滿清入關,江山易主的序幕。


雍親王府


崇禎末年,大明的江山已千瘡百孔,內有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起義,他們勢力一天天壯大。

外有滿清政府步步緊逼,清朝軍隊幾次擊敗明朝,丟了大片土地。明朝已然內憂外患,處於風雨飄搖的局面。

在這種情況下,皇太極主動向崇禎表達了求和之意,而且他開出的條件,對於當時的明朝,可以說是非常的優厚了。按常理來說,崇禎應該迫不及待地答應才對,可是他卻斷然拒絕了,這是為什麼呢?有書君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其實當時崇禎也派人進行了議和,雙方即將達成協議之時,崇禎卻突然翻臉不認賬了,直接導致了和談的失敗,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有書君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崇禎優柔寡斷、好面子的性格不足以讓他公開承認自己想要和談。

這次談判崇禎害怕言官反對,秘密授權兵部尚書陳新甲進行的。陳新甲又悄悄派遣了馬紹愉等人前往皇太極處進行談判。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涉,馬紹愉以密信的形式將和談報告發給了陳新甲。這位尚書大人準備把材料整理成公文,第二天秘密上報給崇禎皇帝,他看完順手就放在了辦公桌上。

陳新甲的僕人不瞭解情況,把這封密信當成一般的奏章塞在了塘報裡,直接公開給了朝廷大臣。結果滿朝震撼,輿論譁然。一心想做“聖君”的崇禎皇帝一看這形勢,怕給後世留下罵名,他便採用一貫愛推卸責任的伎倆,稱自己不知情,把所有問題推給了這個“罪大惡極”的陳新甲,並把他斬首,陳新甲一死,和談道路也被堵死了。

二,最根本的原因是明朝長久以來對於少數民族不納貢不和親的主流價值觀根深蒂固不支持崇禎皇帝去和談。

明朝是消滅了蒙元建國的,從太祖朱元璋時期就立下了規矩,對於關外的少數民族,只能打不能和談,除非他們投降。

歷代明朝皇帝忠實的遵守著這一教誨,十幾代的明朝皇帝中,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少數民族講和的。明英宗被俘虜了都沒有同意他們和談。

當時的主流價值觀是不允許和談的,所以崇禎要與滿清講和,心理壓力和輿論壓力是很大的。面對群臣的一片反對聲,崇禎也只能隨波逐流。

和談最後失敗了,北京城破了,崇禎皇帝選擇自縊。誰都無法保證簽了這份合約歷史就會被改寫,我們也只能唏噓一番。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崇禎是想和皇太極議和的,但面子掛不住。

為崇禎與皇太極牽線搭橋議和的人便是兵部尚書陳新甲。

面對李自成和皇太極南北兩面的攻勢,陳新甲建議議和。大學士謝升知曉此事後,告訴崇禎。崇禎召陳新甲來問話,沒想到謝升在一旁說,“如果清兵願意議和,也是可以談的”,崇禎聽聞不答,表示默許,但令陳新甲要秘密行事,不能讓別人知道。

沒想到謝升將崇禎議和的事情告訴言官,言官聽聞大驚,上書彈劾謝升,謝升辭官謝罪,由此可見崇禎的性格。

崇禎將議和的事情交給陳新甲,崇禎和皇太極來往書信數十份,雖然言官略有耳聞,但苦於沒有證據,因此陳新甲在議和事情上還算順利。

沒想到,一日陳新甲將議和置於案上,其家童誤以為是塘報,交給各省駐京辦事處傳抄,議和事情洩露,群臣譁然。為此崇禎大怒,將陳新甲斬首,由此大明朝失去最後的議和機會。

從兩次群臣彈劾可以看出崇禎性格的軟弱,面對群臣的壓力,他變得毫無主見,反而是隨波逐大流。同時,明朝末年,黨爭嚴重,他們不以國家大局出發,反而是從黨爭考慮。可悲可嘆。


五味社


皇太極主動與明朝和談這件事大概是明朝滅亡前兩年,“松錦戰役”之後的事情。當時皇太極企圖和明朝和談停止戰亂,而且皇太極的提議也得到了崇禎皇帝的認可。但是正當和談順利進行達成和談協議的時候,崇禎皇帝卻翻臉不認人了,從而導致了和談的失敗。

那麼崇禎皇帝的出爾反爾,不同意皇太極的和談原因到底是為什麼呢?個人認為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一:明朝是那種死要面子,放不下天朝上國的架子,有著不和親、不割地、不議和的豪言壯語。崇禎皇帝和朝廷百官都是自我感覺良好,所謂的“明朝泱泱大國豈能向建奴”談議和。

二:當時明朝內部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李自成以及張獻忠等人的勢力一直不斷地壯大,當時明朝很多軍事重鎮都被農民起義軍給攻破了,那時候北京也受到了一定的威脅,再加上,明朝和清朝的“松錦戰役”剛剛以大敗而告終,這個時候皇太極趁機主動求約和談,崇禎皇帝聽從了手下大臣的建議,“攘外必先安內內”,是想通過和談穩住皇太極的勢力,然後集中兵力來對付農民起義軍,再收拾皇太極。

但不湊巧的是,明朝代表團代表-陳新甲把皇太極的相關提議這種極度機密的文件當成公開文件上報給崇禎皇帝的,這也導致明朝內大多數官員都知道了這件事,真個事情被明朝百官道德輿論綁架,崇禎皇帝把責任都推到了陳新甲的身上,導致談判道路斷絕。崇禎皇帝不得不放棄和談。

總的來說,皇太極和明朝的和談,並不是崇禎皇帝堅決不同意,最大的原因是因為皇太極的和談提議消息洩露,廣為人知後,整個明朝輿論紛紛,“明朝泱泱大國豈能和建奴議和”。致使崇禎皇帝不得不放棄和談。


清風自若


從當時的歷史大背景來看,皇太極一夥人更像是武裝叛亂分裂分子,做為中央代表的崇禎帝要是答應了,那是什麼?那是賣國求榮,既然題幹說到了皇太極與明朝和談的條件,那就從條件說起。(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四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滿洲一族與中原的明王朝以寧遠、塔山畫地為楚河漢界;第二條是有關司法的,明朝的人犯了罪,跑到皇太極的地界上,皇太極會把人送回去;第三天則是皇太極佔據關外,每年給明朝一萬兩黃金、一百萬兩白銀,但明朝必須用一千張貂皮、一千張人參交換;第四條明朝皇帝與皇太極拜把子。

這四個條件分開說還看不出威力,但四個合在一起看,就想起來一句話――共治天下或者說共分天下,縱觀整個歷史,沒見過這樣的條件還稱得上哪門子的合適,崇禎皇帝但凡腦子,都不能答應這樣喪權辱國的“合適條件”。


說到合適,也許是基於皇太極提出這些條件後的兩年,也就是1644年清軍入關,崇禎皇帝落得個上吊的下場,但這是兩年後的結果,雖然古代的皇帝都迷信一點,但真要讓他們算計到兩年後的事情,那不是難為他們嘛!

因此,題乾的說法看著智慧異常,其實不過是以後來的結果推演前面事情發展應有的走向,這不是神叨嘛,崇禎皇帝的做法其實並沒有什麼大的問題,而且是一個帝王應有的風範,人要都知道自己是個什麼下場肯定會患得患失。

但又有誰真的知道呢,而且皇太極所在的滿族一族就要割地自立為王,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一旦開了口子,邊疆將成為最慘烈的戰場,再一個說明朝才多少土地,被蒙古壓迫到了長城沿線,與後來的清王朝相比,它更禁不起折騰,王朝更替,歷史規律,哪來那麼多患得患失呢?


歷史三日談


正所謂“天一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相對於中國歷史上其他的漢族政權來說,是最有骨氣的一個朝代。

漢初,與匈奴和親,委曲求全,單單公主就有好幾位送到了北方大漠,再加上大批的財寶,最著名的就數“昭君出塞”了。所以那個時候與匈奴和親就是一種政治手段,還不能當場與匈奴人撕破臉,只好用這種手段了。



宋朝,與遼、金、西夏、蒙古之間皆是割地、賠款,甚至兩位帝王做了階下囚客死異鄉。

所以從這方面來看,這邊是明朝統治者的骨氣所在,你滿清政權幾百年前的祖先就曾垂涎中原已久,現如今捲土重來,不可能在重蹈覆轍。

而且崇禎皇帝的祖上朱元璋滅掉的就是少數民族政權,那個時候漢人處於社會最底層,倍受壓榨。現如今你皇太極提出的條件是挺優厚,但誰能保證你入關了不翻臉?有了這個前車之鑑,就算說出花來也是不可能答應的。



事實證明的確如此,曾為滿清入關立下汗馬功勞的兩個漢人吳三桂、洪成疇不就成了刀下之鬼嗎?

考慮到這一點,應該也是崇禎拒絕的原因

另外,北方長城延綿萬里,大明隨國力衰敗,但對付一個蠻夷,應該綽綽有餘了吧。

所以崇禎的自大僥倖心理也說服自己不必投降

幾十萬的精銳之師足夠保衛國家,所以崇禎咬緊牙關,打算打腿這幫蠻夷。



可惜的是他賭輸了,吳三桂竟打開了城門將清軍放了進來,丟失國土的一代帝王自覺無臉見百姓父老,於煤山自縊。


老衲法號是道濟


崇禎好面兒唄~

大臣好面兒唄~

大家都好面兒唄~

可是不知道崇禎吊死在煤山後是否還有臉去見列祖列宗,大臣開門投降後,跪在道旁時面子哪去了。

這件事兒崇禎開始是同意的,所以他密使陳新甲與清軍議和,後來這個陳新甲工作太馬虎,辦工桌太亂,密函亂放,被服務員不小心把密函當做公文,給發了出去。結果輿論大譁。後來崇禎死不認賬,說這事兒都是陳新甲自作主張,我是主戰的,結果明朝錯過了一次翻盤的機會。

筆者高中之前,一向認為只要開戰,言和者一定就是漢奸賣做賊,言戰者一定都是大英雄。可是後來才發現,言和也是需要勇氣的,言戰者可能自己並不需要上前線。當然這裡決不是給秦檜之流翻案,讀者應注意區分什麼叫真投降,什麼叫韜光養晦。


歷史裡的大象


這是一個綜合性的難題,錯不在崇禎,也不再王宮貴胄,更不在滿朝文武將士,因為他們任何一部分人犯錯都不會把明朝推向死衚衕。

簡而言之,他們都錯了,而且錯的離譜。

我們從四點來分析,為了減少大家的閱讀時間,我儘量縮短閱讀字數;為了讓大家更有興趣的來讀,我會用一些詼諧的句子,儘管這段歷史很不詼諧。(每當寫到這,我總會情不自禁的自我表揚一番,我實在是太愛粉絲們了,哈哈!)

其一:崇禎皇帝。

他老人家非常想何談,非常非常想。原因很簡單,打不動了。原因更簡單,孫承宗死了。(至於孫承宗老師,我會在後天專門開一個講座,介紹他的一生。只需要記住,他很厲害,非常厲害。)

我可以相當負責人的說,只要有一個文臣,一個武將提出和談,他馬上就會順坡下驢,高興的不要不要的。

此時的明朝,早已不是拆了西牆補東牆這麼簡單的勞工合同了,而是東西牆都垮了。農民軍(簡稱流民)摧毀了除南方沿海城市和京城以外的所有地方。更過分的是,他們在安徽鳳陽掘了個墳(如果沒記錯的話,那是朱重八的墳。)至於外患,最致命的一點倒不是皇太極建國,而是他們有了自己的大炮(下下週的頭條號會進行介紹)。

其二:文臣。

那問題來了,為什麼文臣不想著就坡下驢呢?

原因更簡單,他們在忙著鬥爭。和誰鬥爭呢?和同級的官員。這年頭,誰還不想著個人進步呢?

於是一時間,滿朝文臣的奏摺連續不絕。可人家一不提流民整治二不提北抗滿清,一心一意的把槍火對準自己人。(偉大的孫承宗就是被這群文臣給罵跑的)

其實不是所有的文臣都是如此不要臉,最起碼是有幾個人想著議和的。不過袁崇煥的前車之鑑,眾人也不敢言語。(有關袁崇煥的講座會安排在下週,這周議題滿了,抱歉。)

其三:武將。

不好意思,已經沒有像樣的武將了。

明朝末年的絕大部分武將(真正能打的就五個人),每天都在東奔西走,四處勞累。不是哪哪鬧流民了,就是皇太極去哪哪搶東西了,實屬無奈。

其四:王宮貴胄

整個明朝末年,最不要臉的就屬這一部分群體了。他們不顧當前形式,不肯南遷,不肯和談,不肯幫助朝廷。

他們基本上阻斷了崇禎皇帝的每一條生路。

列如:朝廷出兵剿匪,沒錢。崇禎帶頭捐了十萬兩白銀。

崇禎的舅舅死活不捐,只拿出五百兩當門面。明朝滅亡後,在他的府邸僅白銀就搜出四十萬兩。

這種事情數不勝數,平時什麼事都不幹,關鍵時刻還毀你一下。

我們再說一下最有趣的,皇太極為什麼求和?

因為他也不願打了。

這裡還要提到一個人,他仍然是孫承宗,一位偉大的除了詩人之外的所有家。

關寧防線,寧錦防線後面還有很多,這些防線的建立讓皇太極吃了大苦頭。

恰逢此時皇太極建國,也需要明朝的支持。

只要大明帝國同意開放市口,進行公平的貿易交易,就可以和談。

但很抱歉,諸多原因的最終後果便是------大明亡了。


蝦仁兒談娛樂


"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固然是有氣節,但氣節不能當飯吃,救國並非一種路徑,有時候天子守國門的效果,往往不如到大後方打持久戰,難道這些道理崇禎帝不明白?

不,他當然明白。

他手下的大臣們也很明白,但這不妨礙他們阻撓這件事,考慮到崇禎性格善變,他們必須保持政治正確,愛國的表白一直是無比正確。

北方的強敵,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其實心裡也明白,所以他們在籌備和談時也貼心的給崇禎留出了善意的餘地。

不和親就不和親,我們和蒙古的親。

不割地就不割地,但我們辛苦搶到的地面可不是從你身上割的。你們總要認可現狀。

不賠款倒是不賠款,但你大明朝總是要意思意思,咱們籤個協議,以年度團購的名義,每年我們給你們提供一千斤野山參、一千張上好貂皮,你們只需要象徵性的花費一百萬兩白銀、一萬兩黃金就可以。

從此後,你們兩國以兄弟相稱,開放互市,互惠互利,共同發展,永保和平,如何?

這份合約的精神跟北宋時期的“澶淵之盟”非常接近,當年的“澶淵之盟”帶給了宋遼之間百年和平,皇太極大概也很滿足於這種形式。

大明王朝年財政收入在崇禎時期下滑嚴重,只有四五百萬兩,清朝的竹槓相當於其四分之一,但假如崇禎把握住和平窗口,恢復到明朝比較好的財政時期,有個兩三千萬兩年收入,那麼這點交易,實在無損於大明財政健康,更不用說,每年花費在北方的國防事業上的費用比這些要多得多。

從後金到清朝,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為什麼這樣沒有進取心?

實在是前面有很多不好的先例,蒙古人入主中原,不過百年,倉皇北竄,國運再也不振;幾百年前的大金算是親戚,下場更是悲慼,被堵在中原聯手做掉。

“胡無百年運”是他們心中的一個魔咒,別看“七大恨”喊得山響,其實並沒有實質政治訴求,利用明朝衰微,多佔點便宜才是主要目的,皇太極自己也說:“皇考(努爾哈赤)本無必成帝業之心”,打到哪兒算哪兒,本來我們就是光腳的,穿上布鞋還是草鞋、進展到什麼程度都不吃虧。

後金(清)主動求和這事兒可不止一回,無論是在遼東還是宣大,後金(清)都跟地方官員合議過,一直到崇禎十五年(1642年)的松錦大會戰勝利結束,明軍慘敗,主帥洪承疇被俘,皇太極仍然不屈不撓的傳來了談判意圖。

我們以戰促和,就此打住吧,說實話我們也打夠了,殺敵五萬自損一萬,關鍵是我們人少啊,這樣耗下去我們也受不了。

明朝接到了這個友好訊號,崇禎秘密授權兵部尚書陳新甲與清朝和談,陳新甲派出了馬紹愉前去談判,這個規格並不太高的代表團卻獲得了皇太極的熱烈歡迎,談判過程也比較順利,曙光馬上重現,歷史即將改寫。

關鍵時刻,馬紹愉從邊關發回來的一件密函被陳新甲不小心放在了案桌上,他家的書童錯看成了《塘報》,按照慣例轉給了各省駐京辦傳抄,談判條款因此洩密,愛國大臣們義憤填膺,把陳新甲當成了秦檜一樣的賣國賊,紛紛上書彈劾。

崇禎騎虎難下,絕不肯把自己的幕後主使身份暴露,將錯就錯,斬殺了陳新甲。群臣一見除掉了首惡,無不拍手稱快,北方的馬紹愉再也沒有等來授權簽約的通知。

假如真的簽訂這份合約,解決掉後顧之憂,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早日回防京師,京師命運未必可知。

一年半後,北京城破,崇禎自縊,愛國者們先是掏錢,後又倒戈,大順軍退出後,清軍進入,繼續倒戈,從容地愛著新成立的國家。

景山上的怨魂仍在不停地發佈著罪己詔,但它也知道,世間從無後悔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