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之名 第四代勝達直指品牌關


GBN特寫 | 以智能之名 第四代勝達直指品牌關

作者 | 姜 鵬

來自幫寧工作室(gbngzs)的報道

如果不去仔細翻閱,也許很難發現在中國蟄伏太久的現代勝達入圍了2019年世界年度車(WCA);倘若不是真實數據呈現在眼前,或許很難相信它全球銷量已累計達到450萬輛——這個高度在大型SUV中並不常見,而時間刻度也僅僅是18年。

更清晰的歷史是,從一出生,自命不凡的勝達就悍然殺入競爭最為激烈的美國市場,並憑藉對市場消費的精準判斷與產品實力一炮而紅。後來,它強勢入侵歐洲市場,依然保持旺盛戰鬥力,再到韓國本土市場崛起……不知不覺中,它已經成長為強者模樣。

重要的是,對於嚴重依賴技術驅動的汽車行業而言,不斷進化是每一款產品通往強者的必經之路。而且你必須相信,只有產品的不斷進化,才會在悠長曆史裡變得強大。

這是強者的信念,是必經之路,是勝達縱橫全球多個市場的底氣。帶著這樣的信念,第四代勝達想要改變在中國這個白熱化市場籍籍無名的宿命。

它在外觀上有了顛覆性改變,變得更大更長,主動靠近本土市場辣媽潮爸的用車需求;它首次搭載8AT變速箱,與2.0T發動機搭配兼顧平順與動力……最終,它才能以智能為翼,以搭載多項先進智能配置為核,打出“智能”點殺牌,搶跑在其他合資品牌之前。

GBN特寫 | 以智能之名 第四代勝達直指品牌關

​它相信,只有進化才能走入消費者的內心深處。

這或許也是北京現代格外期待的一幕。

2018年,一場寒冬讓市場褪去增長,但也消減浮躁。經歷起伏的大環境與逐漸成熟的消費者清晰明瞭地看到,市場已經進入到品牌競爭時代,產品為王。

對汽車工業而言,更清晰的道理是,所謂產品為王就是技術驅動,即技術託舉產品,而產品銳化品牌。

這就是北京現代想要講述的新品牌故事。2018年,經過近3年調整期後,北京現代以一場敬畏之戰一舉掃除頹勢,恢復士氣的同時為2019年蓄勢。

作為承前啟後的2019年,北京現代需要以更有力量的方式為2020年重回百萬輛規模奠定基礎,讓市場真實感受到北京現代的價值。這注定是北京現代完成品牌突圍,刷新形象的關鍵一年。

GBN特寫 | 以智能之名 第四代勝達直指品牌關

​落地的棋子裡,除了菲斯塔的“性能”牌,以及涵蓋EV、HEV、PHEV產品的“新能源”牌,現在以智能為名,第四代勝達以技術直指品牌關。

01.

進化,從未止步

競爭新常態下,靠的是硬實力比拼,是綿綿不絕的先進技術輸送。因此,是否需要再次提醒你:要對現代汽車始終存在敬意?

1967年才成立的現代汽車歷史並不長,但它卻跑得很快。2018年,哪怕經歷調整,現代起亞汽車集團依然穩居全球第五,力壓本田汽車、福特汽車等一眾對手,這一切都以習以為常。

它如何實現這一切?

最淺顯的道理是,對於一個以技術進化為原始驅動力的工業,沒有不斷的技術創新與迭代如何實現超越?

GBN特寫 | 以智能之名 第四代勝達直指品牌關

​接下來就聚焦現代汽車的技術底蘊。

比如新能源上的成就。2018年,在英國權威汽車媒體《What Car》新能源車裡程測試中,現代汽車旗下KONA 電動長續航版力壓大眾汽車、特斯拉、日產汽車等眾多競爭對手,拔得頭籌。

比如在FCV路線上,作為最早推出FCV車型的現代汽車,它旗下的Nexo剛成為唯一一款以FCV車型獲得2019年世界年度環保車三強。

比如發動機上的完整譜系。它不僅有1.4L/1.5L/2.0 L自然吸氣發動機,同時也擁有1.4T/1.6T/2.0TGDi三款缸內直噴發動機,以及搭載在捷恩斯車型上的3.3T V6大排量發動機。2017年,現代汽車的1.4 Turbo GDi更是登上“沃德十佳”之列。

保持飢渴,始終技術迭代與創新,這塑造了現代汽車,也如正在變化中的北京現代。

GBN特寫 | 以智能之名 第四代勝達直指品牌關

​儘管一開始它被嘲弄是“弱弱聯合”,儘管總有聲音對北京現代“性價比”的打法嗤之以鼻,但它卻堅持以自己的方式完成自我蛻變。

一面,實現從零到千萬輛的跨越,它僅僅用了16年時間,成為最快達成該紀錄的百萬級車企之一。

另一面,它推出新伊蘭特EV、全新索納塔PHEV以及索納塔混動等車型,實現在EV、HEV、PHEV三大新能源系列全面量產,是率先達成這一成績的合資品牌。

此外,它創造了一項又一項“現代品質”奇蹟,從第一次獲得J.D.Power IQS評價No.1,到連續多年位列J.D.Power SSI/CSI/IQS三甲……

更近距離一點,還能看到要說的主角勝達。

2001年,洞察到SUV熱潮在美國市場的興起,現代汽車積極備戰。但所有人都明白,強敵環伺下,美國市場的突圍難度有多高。

GBN特寫 | 以智能之名 第四代勝達直指品牌關

​圍繞美國市場消費需求,以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州府來命名的勝達一開始就展現出天然的親近。它外形不落窠臼,動力切入主流,並在隨後的2003年新增3.5L V6發動機的車款,將最大輸出功率提升至200馬力、最大扭矩提升至297N·m,更強大的它在美國市場紮下了根。

2006年,面對美國市場升級,越級進化的第二代勝達在外形設計上進行大幅改變,採用更圓潤線條和流暢元素,提升現代感和時尚感,讓當時的市場“眼前一亮”。

重要的是,新車強化了整體尺寸,更大的它讓空間更大、更寬裕,迎合了市場對實用性的追求。

第三代勝達採用了市場熟悉的“流體雕塑”設計語言,更加靈動時尚,同時最大扭矩350N·m的2.0T發動機進一步強化了產品性能。

……

這十幾年來,它始終能清晰捕捉消費變化,實現亦步亦趨的進化。在這個過程中,它不僅完成對美國市場的收割,更是指染到封閉而強大的歐洲市場,完成對這片土地的戰略進攻,並同時在韓國本土市場崛起,成為一款全球車型。

GBN特寫 | 以智能之名 第四代勝達直指品牌關

​如你所見,450萬輛的高度達成水到渠成。

但它卻未能撬動中國市場。無論是最初進口方式引入,還是第三代勝達通過強大的北京現代推銷,勝達始終沒在中國取得像全球一樣的成績與地位。

而挫折永遠是通往強者的磨腳石。現在,就像曾經一樣,帶著進化信念,第四代勝達重新殺到。而它要改變的不僅是勝達的宿命,更是一個品牌的宿命。

02.

不止是智能

2019年對北京現代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一面,在2018年恢復元氣的它需要乘勢而上,為2020年重回百萬有力鋪成,更是為下一個8年達到1000萬輛做準備。它需要抹除身上的一些固有痕跡。

另一面,形勢也更逼人。春寒陡峭,意料之中的負增長讓市場空間更小,下攻的強勢合資品牌與上頂的自主品牌之間,北京現代需要經歷一場慘烈的洗牌期。

時間在催促,窗口在變窄,北京現代要做的就是在現代速度和現代品質外,增添現代價值——即做品牌。

其種緣由,局中者自知,關鍵是如何做。

“這是一個製造型工業,靠的是技術與產品。”2018年3月,在第四代勝達試駕會上,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劉宇表示,“改變品牌靠技術。所以我覺得與其去樹立品牌形象,不如樹立一個很好的技術方向。”

GBN特寫 | 以智能之名 第四代勝達直指品牌關

​事實上,當市場褪去浮躁,競爭還原本質時,北京現代篤信產品創新與技術進步來重塑品牌新形象。這是汽車工業130多年從未偏離正確軌跡,是北京現代對技術創新、產品驅動的規律尊敬,也是以更紮實的步伐在2020年重回百萬規模的必經之路。

一場有方向的技術進化提升品牌戰役已經打響。

2019年,北京現代將繼續推進“三縱三橫”產品戰略,三箭齊發,包括以昂希諾、菲斯塔為代表的“性能”線、以第四代勝達為核心的“智能”線和即將到來菲斯塔新能源車、昂希諾新能源車組成的“新能源”線,一場有序而凌厲的產品與技術攻勢蓄勢待發。

作為中間層,第四代勝達的重要性值得一提。

它不僅是北京現代的智能化路線核心,更是從“性能”線到“新能源”線佈局的關鍵產品,而且被期待站穩20萬元的它,更是被寄予將品牌帶上新高度的重任。

“贏得市場,得有好產品。而好產品的背後,是技術的支撐。”劉宇則對第四代勝達充滿自信。

GBN特寫 | 以智能之名 第四代勝達直指品牌關

​落在第四代勝達身上的,就是不斷進化。

不是第四代勝達搭載曾在捷恩斯等豪華車型上使用的HTRAC 智能四驅控制系統、首次搭載8AT激起更多澎湃動力、平順操控遐想,也不是市場宣傳的智能高度,首先吸引幫寧工作室的是最直接、最徹底的本土化戰略執行——外觀。

整體長度變為4930mm,更大的它主推並不多見6座版本車型,更多照顧第三排乘客的舒適性,增強了頭部和腿部的空間。

這種做法顯然不是一種大而無當——不僅是考慮到與途勝、ix35形成更清晰的產品譜系,更是考慮到滿足中國消費群體對“大”的需求。它並沒有輕易照搬漢蘭達的既定動作,也未跟隨冠道、UR-V另類的五座風潮,而是帶著一絲忐忑、一絲自信中以極具誠意的方式討好全家出行的風潮。

GBN特寫 | 以智能之名 第四代勝達直指品牌關

​這才讓智能這張牌更顯光芒。

最顯眼的就是第四代勝達是全球首次採用指紋識別技術的量產車型。據悉,其搭載的指紋識別擁有使用便捷,能夠一鍵開啟,並能在系統識別車主身份後,將自動調整座椅、後視鏡、導航系統、手機互聯等設備至用戶預設狀態。

與此同時,第四代勝達集成多達12項ADAS的“智心合一”安全系統,包括ROA後排乘客提醒、SEW安全下車警示、RCCA後方交叉碰撞預警制動系統等;DRM行車後方影像顯示、BVM盲區影像顯示、DAW駕駛員疲勞提醒的三大同級獨有配置同樣具備。

FCA前碰撞預警制動系統(可識別行人)、ASCC智能自適應巡航、LKA/LDW車道保持輔助系統等五大行業領先配置以及能實現場景化語音交互系統、智能家居互聯的百度智能網聯2.0系統一應俱全。

從語音控制到安全保障、再到使用方便性,這一整套智能配置的搭配不是簡單堆砌,更大程度上是在嘗試構建更便捷的智行出行生態圈。這讓它的預售價格21.28萬元~28.88萬元頗具誠意。

GBN特寫 | 以智能之名 第四代勝達直指品牌關

​“近些年,北京現代市場有所起伏,但我們正在高速轉型中。”對於嚴峻的現狀,劉宇並不否認,他表示正在積極備戰,“漢蘭達是要學習的對象,第四代勝達更希望盯上同級別競爭對手,我們認為它在產品、性能、技術上有較強大的優勢,有討好消費者的機會。”

學會對市場敬畏的他們很清晰想要什麼,接下來,則要看他們的實際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