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曾經研究過芯片,並且也發佈過產品,為什麼後來放棄了呢?

木元說


謝謝您的問題。中興一直有芯片,只是自己用不上,只好受制於人。

中興是有自己芯片的。華為和中興都有自己研發的芯片,後來華為繼續深入,中興顧及到成本,轉而購買芯片。中興曾經有“迅龍芯片”,但是由於中興手機銷量不大,不為人所知。華為持續在芯片上發力,提升了手機的銷量。當年中興在芯片上的晚一步,導致了後面的境遇大不同。


中興的芯片曾經受制於人。簡單一點說吧,中興自己研發的芯片用不到手機上。迅龍芯是CPU,可以用於網絡設備,但不適用於通信設備。基站建設有三個重要部分,分別是基帶處理、射頻拉遠和天線,美國和日本企業在前兩塊佔據了技術頂端,國內通信企能在6.0GHZ以下的中低頻佔據一定優勢,但是高頻部分核心器件上,與國外同行相差是比較大的。所以中興事件就是個縮影,反映的是共性問題。

中興在不斷追趕。目前中興通信核心專用芯片已經全部實現自主研發,並且能夠提供涵蓋無線、核心網到終端的5G解決方案。在2019年集成電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大會上,中興的100G網絡處理器芯片被評為技術創新獎。中興雖然成功研發芯片,但是高通依然是中興長久的芯片供應商。中興還是需要學習華為,進一步努力。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簡單點說就是中興沒有那麼多的現金流來支持其自己研究和開發芯片。

首先芯片這種東西看起來高大上,實際上就是一個資金密集型行業而已,你肯投入錢,人家可以給你提供現成的方案,出產品也是沒有問題的,不信你問問小米的澎湃處理器是怎麼做出來的。

其次前面的話不是否認人才和技術的重要性,而是說芯片這個是資金密集型就需要長期的資金投入,那麼必然對你的企業現金流有很大的壓力。

中興是一家上市公司,是需要顧及股東利益的,或者說其集中精力辦大事的能力不如華為,而且其本身的盈利能力也比不上華為,燒不起,乾脆買人家的算了,反正手機市場也沒有做起來。

中興沒有像華為一樣建立其相關的循環鏈條,最終只能是放棄了,華為當年也是靠運營商部門及其他力量才把海思做起來,而且後來手機也做的很好,已經可以實現整體盈利了。



大哥大雜談


中興正因為放棄了芯片研發,所以賠了美國30萬兩黃金!換成白銀快趕上清政府了!現在搞出來的芯片水平可想而知了。


回首見抬頭


芯片是個長期大強度投資的高投入高產出產品,一次產品落後本領域同類產品就可能賠光老本。所以有持續不斷的現金流和頂尖人才是關鍵。


義龍320


國字頭,哪肯吃那苦,眼前利好漂亮,才不為下屆披掛呢。


1丁點兒


內部管理混亂,扛不起來。


第三眼觀世界


利潤太低,進度太慢,華為也是熬了好久才熬出來,中興沒有等到研發成本產生價值的時候。


榻榻米的榻榻


你先定義清楚你自己說的芯片是什麼, cpu?soc?adc?還是74LS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