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攝影器材3個不糾結


不糾結於單反還是無反


採用相同規格CMOS的單反、無反(微單),在畫質上並沒有顯著差別。按照DxOMark的測試,屬於無反(微單)相機的索尼A7RII以98分高居135相機畫質排行榜首。尼康D810、賓得K-1、佳能5D4……這些單反相機都排在它之後。如果你只是拍人、拍景、記錄生活美好,ET建議你在選擇相機時,拋開單反、無反的類型限制,選擇當下性能好、配置高、價格合適的產品。

不過,下列情況,ET還是建議優先選擇單反相機的:

①體育賽事或野生動物 ②活動、婚禮、舞臺拍攝 ③其他直接接觸客戶的商業性拍攝


不糾結於“可用感光度”


如果你還沒有購買相機,可以通過DxOMark(www.dxomark.com)等網站了解相機的高感畫質表現。進入網站後,點擊上方的“Camera”,然後在下面的列表中點擊“Sports”進行排序就可以。

需要說明的是:DxO默認顯示“Print”數據,即將所有相機拍攝照片統一縮圖至800萬像素(A3打印規格)進行比較,這樣就會出現D800E高於D4、5DS高於6D的情況。點擊任何一款相機,再點擊頁卡中的“Measurements”,選擇“SNR 18%”,將“Print”改為“Screen”即可看到未縮圖時的高感表現——這更符合大家在屏幕上100%看圖的習慣。


選擇攝影器材3個不糾結

▲默認數據,D800E小勝D4,這與常識不符


選擇攝影器材3個不糾結

▲切換到“Screen”數據,D4的高感控噪比D800E好至少1擋。

如果你已經購買了相機,那就不要在意什麼“可用感光度”。高感噪點並不是唯一影響畫面清晰度的因素。在弱光情況下使用較高感光度進行拍攝,雖然會增加高感噪點,但因為快門速度提升,因為拍攝者抖動或者被攝對象發生位移而造成模糊的概率大大降低。

很多相機都有感光度上限選項,ET通常在拿到相機後會把這個上限取消或者設置到最大值。回過頭來看自己拍過的照片,因為快門速度不夠虛掉的,肯定比因為噪點太高廢掉的多

同樣的道理,我們也不用糾結於鏡頭的“最佳光圈”。設定光圈首先要考慮景深和快門速度。大多數情況下,大光圈+低感光度往往比小光圈+高感光度的畫質要好。


不糾結於鏡頭能否餵飽相機


相機的有效像素不斷提升,與之伴隨的,鏡頭能否餵飽相機的話題也從未終止過。這裡ET要重申一下:我們不需要糾結鏡頭能否餵飽相機

選擇相機時,我們無需糾結高像素機身沒有鏡頭可以餵飽。同樣一隻鏡頭搭配不同機身,高像素機身肯定能夠提供更好的畫質——分辨率提升是沒有異議的;接受縮圖處理的話,高感和衍射問題其實也能基本忽略。如果你希望得到較好的綜合畫質,那麼一臺高像素機身恰恰可以幫助你節省鏡頭上的花費——這和選全幅還是選非全幅的情況有些類似。

所以,真正要在意的問題是:你是不是需要高速連拍(高像素相機大多會在連拍速度方面吃虧),以及你的電腦處理性能和存儲空間是否夠用。

選擇攝影器材3個不糾結

▲5DS R搭配35/2這樣的老鏡頭都能得到23P-Mpix的分辨率,這甚至高於6D、5D2、5D3的最高值。5D4搭配35/1.4L II這樣的牛頭時,也只有24P-MPIX的分辨率。(當然,牛頭的綜合畫質還是要更好的)


選擇鏡頭時,我們無需糾結這隻鏡頭能否餵飽機身。在拍攝一張照片時,焦距、光圈應該是為畫面服務的。比如拍攝建築、風光時,我們通常使用廣角、超廣角鏡頭;拍攝人像、靜物時,我們通常會使用大光圈。從測試結果看,通常只有85mm以上中長焦定焦鏡頭,在稍小光圈下可以達到相機的最大分辨率。但我們不能因為這個理由就用85mm F2.8、135mm F4這樣的參數去拍攝所有照片吧。

所以,選擇鏡頭時,先決定焦距和光圈,然後畫質好不好、虛化美不美就要看你的銀行卡額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