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龍、適馬150-600mm之類的超長焦鏡頭真的是雞肋嗎?

真正的攝影愛好者,大多會想要嘗試去拍鳥類題材。因為鳥類題材如果拍得比較好的話,雖然不一定就是什麼大作,但畫面的美感真的讓人非常愉悅。各種大小、羽毛、體態差異很大的鳥,活動時的各種姿態配上樹枝、花草等就像一幅很美的畫作。但是拍鳥有一道坎是比較難以逾越的,那就是器材,包括相機和鏡頭。拍鳥對器材的要求相對於常規題材要高得多。

騰龍、適馬150-600mm之類的超長焦鏡頭真的是雞肋嗎?

對相機的要求主要是高感性能,因為拍鳥尤其是拍攝飛行中的鳥會用到很高的快門速度,即使光線條件不錯也得用用到較高的ISO,如果相機高感性能好相對就有優勢得多。當然較好的對焦性能和較快的連拍速度對拍鳥也是非常有利的。

騰龍、適馬150-600mm之類的超長焦鏡頭真的是雞肋嗎?

對鏡頭的要求首先是超長焦距。依作者的實拍體驗,野外拍鳥使用600mm焦距鏡頭,但大多數時候感覺不夠用,但是無奈更長焦距的鏡頭只是遙不可及的夢而已,因為更長焦距的鏡頭雖然有,但要光學性能勉強可以接受其價格完全無法接受,就是600mm f4定焦鏡頭的價格也是無法接受的,因為畢竟只是業餘愛好而已。

騰龍、適馬150-600mm之類的超長焦鏡頭真的是雞肋嗎?

那麼,對於超長焦距鏡頭的解決方案大致有這麼四種:一是600mm f4這樣的7、8萬的高價鏡頭;二是300mm f2.8這樣3萬多的次高價格鏡頭+增距鏡;三是150-600mm這樣價格相對低廉(5千左右到1萬多一點)、光學性能一般的鏡頭;四是長焦卡片機。

騰龍、適馬150-600mm之類的超長焦鏡頭真的是雞肋嗎?

方案一投入太大一般人根本無法接受;方案二雖然投入降低,但依然很高,而且加增距鏡後光圈變小、畫質下降。方案四是再也不想用了,因為作者曾經用過一臺長焦端達到1080mm的大變焦卡片機,那畫質真的難以讓人接受。儘管作者當時用的是一臺價格比較低廉的長焦卡片機,現在有價格比較高的長焦卡片機,各方面的性能肯定比作者用的要好,真實情況怎樣,作者沒有用過不好下結論。不過理論上來分析,卡片機的感光器尺寸小,大變焦鏡頭的光學性能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很好等,作者是不會再去用這種相機。

騰龍、適馬150-600mm之類的超長焦鏡頭真的是雞肋嗎?

所以剩下來就是方案三的150-600mm之類變焦鏡頭了,於是在二手市場入手一支這樣的鏡頭,價格僅3000多,經過近一年的實拍體驗,有不少體會。是不是像有的人說的這種鏡頭是雞肋呢?說這種鏡頭是雞肋的人的理由是,這種鏡頭除了拍鳥什麼都不能拍,二是其性能不上不下,等你真正愛上拍鳥之後就會嫌棄其性能。

騰龍、適馬150-600mm之類的超長焦鏡頭真的是雞肋嗎?

誠然,這支鏡頭拍鳥性能缺點是不少的,例如f5-6.3嫌小,光學性能也只一般。但是如果光線好的情況下拍片還是不錯的。其實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即使資金寬裕用600mm定焦鏡頭也不是沒有缺點的,例如超長焦定焦鏡頭有時很難找到目標和目標丟失,因為作者用150-600mm鏡頭的600mm端就經常遇到這個問題,但變焦的好處是可以將焦距變小就很容易找到目標,然後循目標變大焦距就是。

騰龍、適馬150-600mm之類的超長焦鏡頭真的是雞肋嗎?

作者想說的是300mm f2.8加增距鏡這樣的方案對於打鳥才真的尷尬,投入不低,光圈不太(加增距鏡後變小)、畫質不好(增距鏡降低畫質)。所以作者覺得使用150-600mm這樣的鏡頭拍鳥雖然在光圈和光學性能上有所退讓,但至少價格比較容易接受。而且畫質也還是不錯的,至少可以這樣說:這類鏡頭從性能、投入綜合考慮的話應該是最佳方案了。

騰龍、適馬150-600mm之類的超長焦鏡頭真的是雞肋嗎?

總之,作者覺得對於一般的攝影愛好者,如果想嘗試拍鳥,那麼,騰龍、適馬150-600mm之類的鏡頭雖然並不理想(適馬150-600mm S版鏡頭好評度較高),但並不能說是雞肋,就像喝不起茅臺就不喝酒、買不起勞斯萊斯就不開車一樣。愛好攝影最重要的享受過程,幾人能出大作、成為攝影大師?!如果要靠鳥圖賣錢才有必要大投入,當然經濟狀況寬裕也是應該一步到位購買好的器材。

(本文配圖均由騰龍150-600mm鏡頭拍攝,拍攝水平有限,並不代表這類鏡頭加高端相機能達到的最高品質,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