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下手持拍攝安全快門速度的錯誤觀點,不要誤導新手

關於手持相機拍攝的安全快門速度,常規的觀點是焦距的倒數。例如焦距是60mm,安全快門速度為1/60秒,焦距為600mm,安全快門速度為1/600秒。那麼是否真的這樣呢?

依此說來當焦距為18mm時,安全快門速度為1/18秒,焦距為900mm時,安全快門速度為1/900秒。

說一下手持拍攝安全快門速度的錯誤觀點,不要誤導新手

其實這個與拍攝者手持穩定度度有很大的關係,對大多數人來說,不管焦距多長,手持拍攝的快門速度低於1/60秒就很不安全了,對於少數手持穩定性很好的人或許1/8秒甚至更低也能拍出清晰的照片,但絕不可能每張清晰。對於200mm焦距以下的鏡頭,1/125秒就相對比較安全了。

小編用騰龍150-600mm鏡頭,首先600mm端手持測試,1/125秒以下的快門速度幾乎每張都模糊,1/125-1/500秒有的清晰,有的模糊,1/500秒以後幾乎張張清晰。

說一下手持拍攝安全快門速度的錯誤觀點,不要誤導新手

然後用150mm手持測試,結果與600mm端差不多,只是到1/400秒就張張清晰了。這是因為鏡頭太重,手持時明顯抖動,所以手持拍攝時必須用較高的快門速度。

總的來說,手持拍攝較高的快門速度相對較安全,但如果光線不好,高快門速度,即使用最大光圈也必須用較高的ISO,會降低畫質。現在的相機一般來說ISO800以下,對畫質影響不太,所以在ISO800以下,儘可以將快門速度提到安全快門以上,如需將ISO提到800以上才能滿足曝光值或許就要考慮冒點風險將快門速度降低。

說一下手持拍攝安全快門速度的錯誤觀點,不要誤導新手

總之,不要機械的以焦距的倒數設置所謂安全快門,根據自己手持穩定度、光線、被攝主體的動靜狀態來設置。一般來說,晴天即使用最低的ISO,快門速度也在安全快門之上,陰天可以適當提高ISO,大多數情況下拍攝快門速度等於大於1/125比較安全。

說一下手持拍攝安全快門速度的錯誤觀點,不要誤導新手

如果拍飛行中的鳥等高速運動的主體,快門速度甚至會用到1/2000秒,對設備的要求就很高了,鏡頭不但要焦距大,還要光圈大;相機ISO有較大的寬容度等。這是另一個話題。

如果有需要必須用到較低的快門速度,建議使用三腳架加快門線(或遙控器)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