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坚守者——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除夕见闻

春节,是奔波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最期盼的节日,是亲人们团圆相聚最开心的节日。然而,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当家家户户桃符更新、亲人们举杯畅饮相互祝福的时候,却有一些人无法和家人同吃团年饭,不能与亲朋共享幸福时刻。他们能做的,就是在岗位上默默坚守,把最美好最诚挚的祝福传递给广大群众。为了把这些最美的劳动者们平凡而感人的故事讲述给广大读者,大年三十这天,记者专门来到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了坚守岗位的白衣天使们忙碌而紧张的点滴,感受他们无私奉献的真情大爱。

致敬!最美坚守者——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除夕见闻

把全部心思放在患者身上才是最重要的

7时20分,查运红和倪吉祥准时从家里出发,因为车辆稀少,道路格外畅通,开车不到10分钟,他们就到了医院。查运红,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助理、省管专家,也是神经内科的主任,今年大年三十,她要24小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她的爱人——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倪吉祥和她一样,也要在大年三十值班。

下车后,查运红嘱咐倪吉祥,中午的时候,记得跟儿子和父母打个电话。倪吉祥边走边回答,晓得。

大年三十,两个人都要值班,7岁的儿子没有人照顾,查运红只好让倪吉祥抽空把儿子送回监利父母家了。虽然已经习惯了春节值班,但心里还是挂念着儿子和年迈的父母。

唐娜是6时40分从家里出发的。她必须在7时30分上岗,和姐妹们赶在医生查房前,把病人的晨间护理全部做完。唐娜是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护士长,从2009年起,她的大年三十都是在医院陪着患者一起度过的。

查运红来到办公室后,认真查看着医生交接班日志,并不时做着记录。神经内科住院总、主治医师付楠良来到办公室告诉她,今年大年三十,3个病区还有56位病人住院。

查运红听后,说道:“虽然有些病人出院回家团年了,但留下来的都是病症较重的,我们马虎不得。”她又埋头看了几分钟的交接班日志,然后对付楠良说:“叫上李超,开始查房吧。”说完,便将听诊器挂在脖子上,走出了办公室。

致敬!最美坚守者——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除夕见闻

院长助理、省管专家、神经内科主任查运红博士(中)和值班医生在查房。(阮仲谋 摄)

66岁的易姓患者神志有些模糊,描述病情不准确。查运红来到她的床前仔细询问,老人开始说肩膀疼,后又说背部疼,具体哪里疼,无法说清楚。查运红便拉开老人的衣服,用手轻轻触摸老人的后背和肩部,耐心仔细地边摸边问,最后终于确定老人疼痛的位置。在触摸过程中,查运红感觉老人上呼吸道有些杂音,便取下听诊器认真听诊。之后,她对老人的儿子说,老人有轻微感染,建议做一个CT检查,以便进一步确认。她对李超和付楠良说,医生查房,一定要对患者作关联性检查和询问,以便及时发现患者有可能出现的其他病症。“阖家团圆的时刻,为每个住院患者保驾护航是我们的责任。”

9时25分,神经内科医生查房结束。回到办公室,来不及喝口水,查运红便打开电脑写医嘱。“平时病人比现在更多,一轮房查下来,两腿发软、口干舌燥。”查运红说。

正写着,手机响了。是神经内科一病区的护士打来的,说有位病人突然胸部不适,请她下去看看。查运红二话没说,离开电脑就往一病区去了。

记者发现,虽然是大年三十,但医生护士们却很少提到过年的话题。“我们已经习惯了。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把全部心思放在患者身上才是最重要的。”唐娜说。

致敬!最美坚守者——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除夕见闻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倪吉祥与医护人员坚守一线。

据了解,除夕当天,倪吉祥主任所在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的患者爆满。“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病人太多,我们忙得不可开交。”查房、开医嘱、跟家属谈话、办理入院出院手续等,除夕就在忙碌的医疗工作中过去了。此外,输液室也坐满了患者,护士们叫号、配药、打针,一切都井然有序。对于坚守岗位的每个医护人员来说,为了更多患者能早日康复、回家过年,再苦再累都值得。

为了他人的健康,任何时候都必须在岗

11时44分,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里,仍然围满了就诊的患者。哪怕是春节,这里的医生、护士依然步履匆忙。为了抢救患者的生命,他们必须争分夺秒,随时待命。

留观室里,一位72岁的患者接受抢救后正在观察;急诊重症监护室里,有8位重症病人,在接受治疗。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冬访介绍,上午就有2个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被送过来,一个是上消化道出血,一个是冠心病。“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我们是第一道‘生命防护线’!”每个医护人员丝毫不敢懈怠,通过紧急抢救,两位患者均脱离生命危险,分别送到消化内科和心血管内科进行进一步治疗。

“上午刚出了一例急诊。”张冬访说,10时50分,一位84岁的老人在城区沿江大道上摔倒。急诊科接到电话后,迅速派车出诊,将老人接到医院治疗,通过紧急处置,老人已经脱离危险了。

抢救完患者,张冬访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先查看了留观室里患者的情况,又来到急诊重症监护室。“早上查房时,有位患者的病情不是很稳定,我还想再看看。”站在病床前,他弯下腰,认真察看,通过数据对比后,他觉得病人比早上查房时要好了许多,便对护士说,虽然稳定些了,但还要注意观察,怕出现反复。

致敬!最美坚守者——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除夕见闻

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冬访(左)和值班医生护士在查看病人病情。(阮仲谋 摄)

“早上那一阵很忙,我们急诊科大年三十有6名医生、10名护士值班,虽然个个都是多面手、个个都能连轴转,但还是忙得不得了。”韩爽从早上8点到岗,坐到办公室后就一直没有动过身,连上厕所的机会都没有。

韩爽是辽宁铁岭人,参加工作6年,年年大年三十都参加值班。不能回辽宁过年,也不能回兴山过年,她爱人只好回兴山把父母接到宜昌来。“虽然我中午不能回家和他们吃团年饭,但总比把老人留在老家过年好多了。”韩爽笑着说。

张冬访说,医生这个职业就是这样,为了他人的健康,任何时候都必须在岗。

在医院一号楼的手术室里,值班护士罗洪在清理手术需要的一些器械,另一名护士余海和麻醉师向天一坐在工作台前,分享着他们参加手术的心得。“和其他科室相比,手术室里要清静多了。但不管有没有手术,我们都必须随时待命,做好上手术台的准备。”罗洪说:“手术室里的护士、麻醉师就是这样,别的医生护士是主动为病人服务,而我们需要的是等待,等手术电话、等手术通知。”

致敬!最美坚守者——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除夕见闻

致敬!最美坚守者——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除夕见闻

罗洪是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的一名护士,虽然才30岁,却已经有了10年手术室工作经历。

“我的宝宝1岁3个月了,早上出门的时候,她还在梦中呢。”说到大年三十不能陪小孩一起过年,罗洪并没有什么遗憾的情绪流露,她笑着说,选择这个职业,就应该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致敬!最美坚守者——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除夕见闻

手术室的医生在为病人做手术

罗洪家住城区,婆家在枝江,因为除夕这天值白班,初一还要值夜班,所以不能回枝江过年。为了能够陪伴到双方父母,罗洪和爱人商量,中午的团年饭让爱人和孩子先在她娘家吃,下午,父女俩再赶回枝江陪公婆一家人吃晚饭。

“今年的团年饭,由罗洪的老公给我们送来呢。”说到团年饭,余海在一边开心的说道。

27岁的余海家住城区,刚结婚不久的他,更有一种男子汉的担当和责任。参加工作6年,春节值班5年,今年大年三十,他主动要求值班,让家在外地的同事回家与亲人团聚。他说,医务工作者非常辛苦,许多家在外地的同事,一年到头很少回家看望父母,更别说与家人同吃团年饭了。家住城区,虽然不能陪家人吃团年饭,但至少可以天天见到家人,遇到这样的节日,他愿意多分担一些责任,把回家团圆的机会留给同事们。

致敬!最美坚守者——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除夕见闻

下午5时26分,余海在微信中告诉记者,从腊月廿九晚上10点开始,到腊月三十下午5时许,手术室共做了5台手术,两台清创缝合手术、两台剖宫产手术、一台腰椎手术,所有的手术都非常顺利。他在发来手术图片时,还发来了一个新年快乐的卡通图片。

“手术病人等不起,我们必须争分夺秒。虽然辛苦,但挽救一个生命,比吃团圆饭重要。”对于随时待命的医生护士来说,能够参与到手术中,能让病人安全健康走下手术台,是他们最大的成就和幸福。

我们守护的是无数个家庭的希望

和手术室一样比较安静的是新生儿科。不过,这里的安静,不是没有病人的安静,而是病房里的环境必须保持安静的状态。因为,这里的隔离病房里,都是刚出生到28天、且有不同状况新生婴儿。

早上7时50分,医生郑晓云就来到了病房,大年三十,交接班后,她便和5个护士一起,投入到紧张而细致的查房工作中。检查宝宝吃奶、大小便的情况,听宝宝的心肺是否有杂音,测量宝宝的血压、血糖、体温是否正常,观察宝宝的反应能力。当天,共有24个新生婴儿在隔离病房,郑晓云一个个检查完,用了近两个小时。

“必须非常仔细,非常小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看护这些小生命,比起看护成年人压力更大、责任更重。”郑晓云说。

致敬!最美坚守者——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除夕见闻

记者换下衣服、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后,走进隔离病房。宝宝们躺在育婴箱里,有的伸着小腿、有的握着拳头,样子十分可爱。郑晓云说,平时,隔离病房是不允许婴儿的父母进来探望的。上午的时候,有几位家长想来看望,考虑到安全因素,郑晓云没有破例。只是让他们通过视频看了看育婴箱中的宝宝。“不能因为是过年,就违反了规矩,我们要对每一个婴儿负责。”

聊到大年三十的团年饭,郑晓云说她老公会送来。“如果还有外卖,她和同事们肯定点外卖了。对于医生来说,没有过年过节的概念,能看到一个个小宝宝平安健康的回到父母的身边,再苦再累都值得。这比过年过节都开心,比吃山珍海味都幸福。”

大年三十值班,对于产科副主任陶静来说,已经成为常态,问她到底值了多少次班,她也记不清楚了。但说起经过她的手的孕产妇的情况,她却了然于心。

“陶主任,我的肚子开始疼了,请您帮忙看看。”上午10时12分,一位邹姓待产孕妇在爱人的陪同下来到医生办公室。

陶静站起身来,仔细问了问孕妇的情况,然后安慰她说,这很正常,不要担心,多活动,但不要剧烈运动。这位孕妇听了,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慢慢走出了办公室。

陶静对护士长王媛媛说,刚才来的那位孕妇第一个孩子12岁了,作为二胎妈妈,生产时应该很顺利的,但她预产期没到,却已经发作了,估计这两天就会生产,你们要多留心些。

致敬!最美坚守者——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除夕见闻

产科副主任陶静(中)向家属介绍婴儿护理知识。(阮仲谋 摄)

刚交待完,又来了一位孕妇家属。陶静没等他问话,就对他说,你老婆已经过了预产期,并且打了催生针,如果还是没有发作,建议做剖宫产手术。家属听了,笑了笑,什么都没有问,就离开了。

陶静对记者说,他已经来过两次了,我知道他老婆的情况,必须做剖宫产手术,否则,对胎儿不利。

陶静喝了一口水,对王媛媛说,陈云的宝宝已经有4天了,我们去教他一些护理知识。

来到病房,陶静抱起小宝宝,一边逗着,一边对陈云和他老婆说,新生儿抵抗力差,要随时注意观察宝宝的体温、皮肤等状况。陈云和他老婆听了,高兴的点着头。离开病房时,陈云对记者说:“陶医生对我们好亲切好关心,我们住的不是温馨病房,享受的却是温馨病房的待遇。”

陶静在产科已经工作25年了。她老家在钟祥,平时很少有时间回去看望父母,要想在大年三十和父母团聚,只能是一种奢望。

致敬!最美坚守者——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除夕见闻

“我结婚20多年,女儿已经上大学了,我几乎没有做过一次团年饭,都是我婆婆和我爱人做的。平时因为忙,他们都不指望我做饭的。”陶静快言快语,“作为女儿、作为儿媳妇、作为妻子、作为母亲,我确实不够称职,但作为一名医生,我必须称职啊。”让产妇平安诞下“猪宝宝”,是今年每个产科人最高兴的事。春节假期,他们不能陪伴自己的儿女,但为了给每个家庭带来新生命,一切都是值得的。“宝宝诞生时,听到他们啼哭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无比满足。刚出生的宝宝躺在妈妈的怀里,那个画面很美,不是吗?”陶静疲惫的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

春节期间,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所有值班医护人员,都在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守护着团圆夜的万家灯火,肩负着每个患者、每个家庭的生的希望。可亲可敬,他们是最美的坚守者。(《三峡日报》记者 阮仲谋 通讯员 向熙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