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的寶寶不好好吃飯,該怎麼解決?

大寶寶149


孩子一歲多的時候,每次給她餵飯我都有種要跟熊孩子大戰三百回合的感覺,她還特別調皮,喜歡東奔西跑,只能飯桌上喂幾勺,沙發喂幾勺,走廊又喂幾勺,總之啊,吃頓飯,整個家都要跑一遍。


有段時間怎麼喂都不吃,孩子也消瘦了,我和孩子他爸都特別鬧心,後來還專門問了兒科專家,逐個逐個問題排除,結果發現孩子缺鋅,而且還喜歡跟哥哥姐姐去小賣鋪買亂七八糟的糖果,所以才茶不思飯不想的。

最後花了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才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現在基本都不用操心了。一起和寶媽分享一下我的育兒經驗,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們的看法哦~


孩子不愛吃飯的幾個原因和建議:


雜亂的飲食

孩子對叔叔阿姨給的糖果、餅乾、蛋糕等甜食或者油炸的東西真是來者不拒,特別是在飯前就吃這些沒營養的食物,到點吃飯肯定也吃不下飯菜了。最重要的是,在寶寶心裡,小零食比媽媽做的飯菜更好吃,所以就拒食了。


建議:

①建立獎勵機制:跟孩子溝通吃飽飯後才能吃一點零食;

②飯菜可以多樣化或者五顏六色,甚至可以把輔食擺盤成小動物的模樣,激起孩子的好奇心,讓他愛上吃飯;

③邀請鄰居小朋友跟他一起吃,在這種氛圍下,孩子會吃得相對快些。

另外,一歲多的孩子很可能還在喝母乳或者奶粉,可是孩子的胃容量就這麼多,所以當輔食量增加時,得要適當減少孩子喝奶量。喝奶時間可以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睡覺前。

心理因素

有時候,看到一些爸爸媽媽在給孩子餵飯時,總是對孩子呼來喝去,把孩子都嚇哭了,或者直接硬塞到孩子嘴裡。這樣會嚇怕孩子,甚至會讓孩子慢慢對吃飯產生恐懼情緒,從而抵制飯菜,並且孩子在這種精神高度緊張的情況下吃飯,也是沒法消化吸收的。


建議:

儘量讓孩子在一個放鬆的環境下吃飯,慢慢引導孩子。不要命令孩子吃;孩子實在不想吃就不要逼他了,但是切記零食也不要給他吃,餓一餓也沒什麼,餓了自然知道要吃飯。

缺少運動

現在孩子都是住在高樓裡,很少出去玩。電視、手機、電腦到處都是,甚至一些家長帶頭宅在家裡玩這些電子產品。很少運動,不運動孩子自然消耗少,腸胃蠕動也沒這麼好,沒有飢餓感就不想吃飯了。


建議:

平時要帶孩子多出去走走,去公園逛逛,玩玩遊戲,曬曬太陽還能促進鈣吸收,寶寶愛吃飯了,也能健康長身高了。

寶寶患病

孩子厭食也可能是因為缺鋅、鐵、鈣、消化不良等疾病而影響了食慾;那些患有消化系統疾病或其他慢性病的兒童,因為身體原因或者吃藥原因導致胃口不佳。


建議:

①發現孩子患病時,要及時看醫生,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②平日裡,寶寶要膳食均衡,缺鋅時也可以多吃以下食物補鋅:蝦、雞肉、動物內臟、雞蛋、小米、燕麥、茄子、山藥、玉米等。或者給寶寶喝一些酸奶、益生菌,有利腸胃,助吸收~


寶爸和寶媽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確實需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耐心來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這對孩子一生的健康都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哦~


彆著急,慢慢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歡迎和豆芽媽交流育兒問題哦


俏嬰童BabyCute


一歲半的寶寶不好好吃飯,該怎麼解決?

從您的描述中,其實有兩個問題:

一個問題是沒斷奶的孩子,整天都惦記著奶,對飯總是沒興趣怎麼辦?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寶寶不好好吃飯怎麼解決?

首先我們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很多媽媽們都會發現,孩子都一歲多了,但是每天就惦記著自己那點不多的奶,喂他輔食說什麼都不好好的吃。於是身邊就有很多人說了,孩子都一歲多了,母乳吃的也差不多了,該給他們斷奶,讓他們好好的吃飯了,畢竟母乳已經沒什麼營養了,更多的營養需要從飲食中獲取了。是這樣的嗎?

實際上對於1歲多的孩子來說,日常飲食已經慢慢過渡到主要營養來源,母乳逐漸轉變成輔助營養來源了。也就是說,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是需要一天三頓主食,母乳變成加餐了。雖然如此,母乳的重要性還是無可替代的,如果媽媽們不是萬不得已,還是建議繼續給孩子餵養。

至於吃飯的問題,可以讓孩子多運動運動,促進體內營養的代謝;給孩子適當的補充一些鋅,這個是導致絕大多數孩子厭食的主要原因;給孩子固定的餐椅,固定的餐具,養成一個吃飯的儀式感;不要給孩子吃任何的零食等幾個方面試試。

再來說說第二個問題

寶寶不好好吃飯怎麼辦“”其實這個問題,絕大多數的爸爸媽媽都會遇上,而且都會頭疼。所以才會出現各種“邊看電視邊餵飯”“利誘餵飯”“追著餵飯”的方式,至於怎麼來解決,開心爸爸的建議和上面一樣。

主要是讓孩子多運動,杜絕零食,養成良好的吃飯儀式感,爸爸媽媽做好榜樣,適當的變化一下飲食的結構,給孩子補充適當的鋅元素,適當的進行一些按摩等幾種方式。

另外,如果孩子試過了很多方式還是不好好吃飯的話,爸爸媽媽不妨先和孩子說好不吃飯的後果,然後狠下心來餓他們幾頓。只要中間沒有水果和零食,下一頓孩子一般都是會好好吃的。

希望開心爸爸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開心爸爸的日記


我家兒子現在就是一歲半左右,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吃飯確實是不太認真,最近餵養孩子,我是深有體會,但這些都是正常的。因為此時孩子的大腦處於發育階段,他對新事物是很好奇的,稍微有點動靜就能把他吸引開,而且孩子現在有了自己的主見,對於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他也是拒絕的。

那麼,一歲半的寶寶不好好吃飯,該怎麼解決呢?

1、培養好的飲食習慣

一個好的吃飯環境對寶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固定的餐桌、餐椅、餐具能夠有效的暗示寶寶現在是吃飯時間。最主要是吃飯前一定不要給寶寶吃零食和喝奶,否則肚子吃飽了,誰還樂意吃飯呀。

2、培養寶寶獨立就餐的習慣

一歲半孩子的動手能力是比較強的,但是控制能力不夠好,家長們不要覺得孩子吃不好飯或者看到滿桌弄的到處是飯菜就限制了寶寶動手的能力,而親自餵食。其實這麼做孩子是吃到飯了,但他有了多餘的時間去折騰其他事情,時間久了,他就沒有吃飯的概念,能好好吃飯嗎?


3、重中食品多樣化

寶寶是聰明的,如果家長總是用單一口味的飯菜給寶寶吃,他是拒絕的。一歲半的孩子可以吃的食物已經非常多了,只要烹飪的時候做的清淡些、軟爛些就可以了。飯菜的花樣要經常更換,色彩鮮豔的食材更能引起寶寶的食慾,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吃自己不喜歡的食物,也不要大聲呵斥寶寶,這樣只會讓寶寶越加的拒絕進食。

當然,每個寶寶都是個體的,寶寶的食量也是因人而異,每頓飯吃多少父母要有正確的估計,寶寶吃飽自然就不肯繼續吃了。

初出茅廬的國家高級育嬰師,多平臺原創作者。一個集逗比與專業一身的媽媽,帶你瞭解更多孕期、育兒、產後護理知識。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藍精靈育兒園


最近常常有人私信我“寶寶挑食,老是不愛吃飯,是不是缺鋅呢?”

排除其他疾病因素“缺鋅”就是引起寶寶挑食的直接原因,因為鋅元素只能通過食物獲取,而寶寶挑食的話就會造成缺鋅,缺鋅也會導致寶寶挑食,因果關係,惡性循環,長期下去自然就會缺鋅引起挑食。

那為什麼缺鋅會導致寶寶食慾不振呢?

在我國將近有6成的寶寶存在缺鋅情況,鋅位於舌乳頭表皮,充裕的鋅元素可以促進味蕾細胞的再生,恢復味覺的敏感度,解除味蕾障礙,恢復食慾。

如何給寶寶補鋅恢復食慾呢?

優先選擇當然是食補了,貝殼類、紅肉類、動物內臟類都是食補的最佳選擇,寶媽可以按照寶寶的喜好挑一些食材做給寶寶吃,再不濟的話可以給寶寶服用新希寶片,見效快,寶寶食慾好。


用戶96094190701


《金匱要略》裡面有段話

問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願問其說”?
師曰:“鼻頭色青 , 腹中痛 , 苦冷者死 ; 鼻頭色微黑者 , 有水氣 ; 色黃者 , 胸上有寒 ; 色白者 。。。。。。。”

仲師說,印堂這邊是青色的,代表的是,腹中疼痛。

現在很多小孩子,印堂處,青青的一塊。代表的意思就是,小孩子腸胃寒。

很多家長是端著碗,拿著勺子追著小孩子吃飯,餵了老半天,就吃了兩三口就不吃了。然後感慨小孩難養。孩子還是太小,很多言語難於和家長溝通。家長認為孩子就是挑食想去玩。

小孩的印堂是青色的,他沒有胃口,當然不想吃飯了。

中醫說的腸胃寒。就是腸胃蠕動太慢了。腸胃裡面的靜脈血液,迴流到心臟,力量太弱導致迴流不動。造成腸道蠕動不動。

這時候,比較好的方法就是用小建中湯,驅走孩子的腸寒。

小孩子消化好了,胃口打開了。不用你追著餵飯,自己都扒著鍋吃飯了。

平時呢,更要控制好孩子的零食,七歲以前,不讓孩子吃膨化食品,可形成終身記憶。能讓孩子未來受益無窮。


王老師健康講堂


對於孩子不好好吃飯,我也曾經特別頭痛,天天換著花樣做飯,各種好吃的好玩的引誘著,深知開著電視電腦手機吃飯,但是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



不過,現在叮叮吃飯改變了很多,非常積極,這裡有幾個辦法。大家可以參考試試。

1.不吃飯不強制,餓著他

不想吃飯,就不吃了,什麼也不給。千萬別給零食飲料奶類水果。。。什麼也別給,也別在家躺著,就領著他玩耍,累了消耗體能了,自然會餓,餓了什麼都能吃了。

我有個朋友,孩子剛走路順溜穩當了就知道自己爬椅子上站著吃飯喝水,就是給餓的。不是什麼虐帶媽媽太懶,是小女孩特別挑食一吃飯就唧唧不吃,她媽媽上火了,就餓了她兩天,除了吃奶啥都不喂,結果不到兩天就吃飯特別積極。



2.大家一起吃

其實不管大人還是孩子,大家一起吃才會香。千萬不要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吃飯,最好一家子一起,熱熱鬧鬧的。叮叮14個月以前吃飯都是我喂完他再吃,叮叮爸爸自己吃,一家三口分三個地方時間吃飯,叮叮吃的特別少,還整的到處都是。後來發現,每次去叮叮奶奶家,一大家子一起吃飯,叮叮吃的特別香,我們後來一直都是一起吃飯的。雖然還是會把飯弄的到處都是,但是叮叮肚子都會吃的飽飽的。



3.語言表情引誘

我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會說,“(⊙o⊙)哇,這個菜太好吃了,這個肉肉好香啊,米米也軟軟的,你要不要吃呀”“吃這個,吃了這個會長的比妹妹還高的。。。”每次沒等我吃完,叮叮已經過來霸佔我的飯碗了😂😂😂



4.跟小朋友一起吃

叮叮是個饞寶寶,去姥姥家,看到哥哥吃麵也要吃麵,看到妹妹吃雞蛋也要吃雞蛋,叮叮在家從來不吃雞蛋的😂😂去姥姥家,只要有哥哥妹妹在,他啥都吃。。。去幼兒園,到了飯點就去小小班找個小椅子做好,等著跟小朋友一起吃午餐,小朋友吃啥他吃啥。。。



注意,一定不要追著孩子餵飯,更不要邊玩邊吃。。。一旦慣出這些不好的習慣,想改的話太困難了。。。不吃就的著急給,彆強迫,以免導致孩子對吃飯的反感,吃飯的時候固定在餐桌旁,習慣了自然會知道吃飯去餐桌那邊吃。。。

對於孩子不吃飯的方法暫時想到這個,大家還有更多辦法的話歡迎下面留言,大家一起探討哦💝💝


叮麻育兒


這個問題那我自己的經驗來告訴你一個解決的辦法,你也許會說不行。

我兒子小時候特別鬧人,就是喝奶,見到飯就把嘴閉上,人送外號:見飯愁。記得有一次,我把瘦肉燉的很爛,餵了一塊,兒子大約嚼了一個小時也不嚥下去,我實在沒辦法,打了孩子屁股。

後來我發現,孩子的小嘴根本一天不閒著,到了飯頓根本就沒有食慾了。我就把零食斷了,慢慢的孩子就吃飯了,而且還吃的挺多。

家長現在都在意孩子的衣食,非常的溺愛,每天的水果,零食,吃的,喝的,比比皆是,孩子又小,平時就把肚子填滿了,還哪有吃飯的空間。

我覺得不要太在意孩子吃飯多少,孩子都會有一段時間不愛吃飯,只要平時少給輔食,孩子自然就會有規律的吃飯了。


只為那夕陽餘暉


一歲半寶寶輔食應該吃的不少了,我家寶寶一歲半一天三頓奶粉三頓飯都是自己吃了,吃了還挺多特別省心。我建議你斷奶立馬斷奶,孩子不吃飯就像你說的可能是對母乳依賴太大。一歲半了母乳營養已經不夠寶寶吸收的了,再不狠心斷就是害了孩子,這樣孩子只靠母乳不吃飯營養肯定跟不上短時間內沒什麼事,時間長了就出現問題了。當媽的都捨不得給孩子斷奶一是覺得孩子受罪第二是自己捨不得,當媽的都喜歡這種被孩子特別依賴的感覺。斷吧,孩子很聰明的餓了肯定會吃飯的。不能為了夜裡大人省心就捨不得斷完全是害了他,我家一歲斷的沒斷前夜裡吃五六次煩死了,斷完一夜到天亮。

我建議你斷奶立馬斷奶,沒那麼恐怖的。


憂憂若水—鄧


隨著氣溫升高、天氣逐漸炎熱,很多家長可能都有“夏天太熱吃不下飯”的感受。但寶寶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可不能“吃不下”啊。

正確的飲食護理才能讓寶寶安然度過一個快樂夏天哦~

so~今天棉小花除了向大家推薦幾款適合初夏天氣的輔食食譜外,還想提醒各位家長:

1.觀察寶寶尿色及時補水。

夏天天氣炎熱,寶寶出汗多,有可能會出現缺水的情況。小寶寶自己本身也不太會表達“渴”這個需求,這時,我們家長就需要通過觀察尿色來判斷。<strong>

如果寶寶的尿色是無色或極淡的黃色,說明寶寶體內不缺水;如果寶寶尿色呈現黃色,則需要給寶寶喂水。

2.輔食最好能做到現吃現做。

在給寶寶準備輔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食材的新鮮程度,有任何變質懷疑的食物都應該及時丟棄,千萬不要抱著“吃不了多少,不會出事”的僥倖心理。<strong>

另外,輔食一次也不要做得太多,如果做多了,一定要將當天吃的和以後吃的提前分開,最好不要留已經沾了唾液的“剩飯”。

多餘的輔食密封好放冰箱冷藏儲存,再次加熱時一定要充分熱透哦。

另外,夏季瓜果種類較多,家長再給寶寶添加的時候,千萬要注意觀察有無過敏現象。

囉嗦了這麼多,那麼現在,棉小花就要正式介紹今天的輔食啦!

Ps:對食材過敏的寶寶慎選~注意控制每次的量哦~

<strong>

01

豌豆泥

適合月齡:6個月以上~

古有立夏吃“五色飯”(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的傳統,豆子寶寶不能吃,但寶寶可以吃豆泥啊!

這是一碗脫離了低級趣味、有文化內涵和審美高度的豌豆泥,請寶寶查收~

食材準備

豌豆

50g

做法

1.準備豌豆,用清水清洗乾淨。

2.冷過開煮,一定要煮熟哦,可以儘量多煮一會。

3.煮好後,清水過濾,取出豆皮。

4.放入輔食機打泥。

5.完成!

食譜來源微博@小毓大寶

棉小花の小建議

煮豌豆的具體時間視豌豆多少和火力大小而定,家長隨時可以嘗一顆,一定要確保煮熟。

02

五彩薯泥球

適用月齡:6個月以上~

用各種天然的食材來給薯泥著色,馬克龍色的薯泥球,初夏的清新氣息鋪面而來!

食材準備

胡蘿蔔菠菜土豆山藥地瓜

做法

1.將所有食材洗淨、去皮、切塊(菠菜除外),然後蒸熟。

2.菠菜洗淨,過水焯熟。

3.將蒸熟的土豆、地瓜分別打成泥(注意,每打一種薯類,都要清洗一下輔食機,以免混色。)。山藥最後打,打完後,取出1/2,留一半的山藥在輔食機中,加入胡蘿蔔,打成泥。將取出的1/2山藥泥和切碎的菠菜混合。

4.將各種薯泥搓成一個個小圓球,完成啦!不管是早餐還是點心,都很不錯哦~

食譜來源微博@Liz李大人


崔玉濤育學園


感受到您對孩子目前吃飯狀態的不滿、對孩子飯量小的擔心、和對孩子能好好吃飯的期望。而且看到,您已經做了一些分析,也做了很多嘗試,但效果還沒有達到讓您滿意的程度。

孩子吃飯好,家長省心。但您瞭解到的其他孩子吃多少,也未必是真實情況。也可能是孩子某一次吃的多,家長印象很深刻,所以告訴您吃7、8個餃子。所以這個還是建議不要和別人比較。

您提到的一些表現,比如坐餐桌椅不老實,表明孩子對食物的興趣不足。先說說如何提高孩子對食物的興趣。

1歲半的孩子,可以給他們準備一些手指食物,能用手抓起來吃,既能讓孩子享受自己吃東西的樂趣,又能鍛鍊手眼協調能力,同時還有助於養成飯前洗手的好習慣。1歲半的孩子有一定的咀嚼能力,注意給孩子的食物不要太軟,和大人吃的硬度一樣,或稍軟一點即可。能吃的手指食物很多,製作也比較省時省力,可以查查相關的食譜。

1歲半的孩子可以學著用勺子吃飯了,不要注意食物的形狀,要容易舀得起來。也可以用上

叉子,麵條、餃子都更適合用叉子。

餐桌椅要充分利用。有的餐桌椅是有安全帶的,這個安全帶要繫上,一方面防止孩子跌落,另一方面能保障孩子不亂跑。和孩子說好,吃飯時間要好好做在餐桌椅上,一旦離開,吃飯時間就結束了。孩子剛開始可能不太明白,但真的經歷幾次,很快就能理解。

給孩子足夠的飲水。吃奶的孩子一般不太愛喝水,渴了會找媽媽吃奶。這樣孩子對渴和餓的信號,會有點混淆,有時候不能攝入足夠的水。大人口乾舌燥的時候也吃不下飯的,所以還要注意平時孩子的飲水量。正餐也可以給孩子一杯水或準備一碗湯。

接下來要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了。安排好一天三餐兩點的時間,告訴孩子正餐前後不能吃奶,每天除三餐兩點外,不提供任何零食。每天安排專門的運動時間,足夠的運動對吃飯睡覺都有好處。孩子的運動場所不需要多高大上,有時候一個小遊戲,就夠孩子跑一下午的。運動之後睡眠也會相對好一點。大人一定體驗過睡眠不好導致胃口不好的情況,孩子也是一樣的。

這些都安排好之後,要說一下要不要餵飯的事了。關於餵飯,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會自己吃,應該自己味。有的家長認為應該先讓孩子自己吃,孩子自己不想吃了,接著大人喂一點。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自己知道飢飽,大人不應該餵飯。我持第三種觀點,孩子一個個精明得很,絕不會真的餓到自己。但如果您不放心孩子自己吃,三餐兩點中,先從兩點做起,讓孩子自己吃。慢慢再一餐一餐加入。孩子早晚要自己吃飯,現在是孩子學吃飯的好時候,一定要抓住。

另外友情提醒一下,1歲半的孩子儘量不要奶睡。奶睡容易造成吃睡混淆,看起來哄睡容易,實際上在為將來製造麻煩。早晚有斷奶的一天,難道斷奶以後就不能睡覺了?另外奶睡容易傷害牙齒,很多孩子上門牙之間的奶瓶齲,就是奶睡造成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問題不是一天產生的,也不會一下子就消除,慢慢來

,給孩子一點時間,陪ta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