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金豬」還是「土豬」,讓大家發財的就是好豬!

不管「金豬」還是「土豬」,讓大家發財的就是好豬!

小時候有部動畫片叫《十二生肖》,說的就是十二生肖的來歷。每一集裡,村子裡都會有一個邪惡的妖怪,每消滅一個妖怪,就有一個動物獻出生命。為了紀念這些死去的動物,人們就把動物作為這一年的生肖。

不管「金豬」還是「土豬」,讓大家發財的就是好豬!

村子裡的豬是大耳豬。這一年,冷血公主施展魔法,將世界變成了一片冰天雪地。勇士和大耳豬深入琵琶洞,用正義之火摧毀了冷血公主的魔法,消滅了妖魔。

為了拯救人類,大耳豬義無反顧地用身體堵住了琵琶洞,從而阻止了風雪的肆虐。付出的代價是,大耳豬也被凍僵了。人們把這一年定為豬年,從此,人類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不管「金豬」還是「土豬」,讓大家發財的就是好豬!

十二生肖的起源

十二生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以中國的十二生肖或十二地支為主要內容,或者以它們的字符、圖案為特徵標誌。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相對應,十二地支又配合十天干,組成了六十甲子。每一個生肖可以用來簡稱農曆的某年和表示華人的生肖或屬相,六十甲子可以用來紀年、月、日、時。

不管「金豬」還是「土豬」,讓大家發財的就是好豬!

十二生肖文化源遠流長,它起源於遠古時代的圖騰崇拜,在秦朝就已經有了基本 完整的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相對應的文字記載。

我們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屬相,人們的屬相取決於其出生年的屬相,是無法選擇的。 人們出生於某個屬相年,就終身與該屬相及其對應的動物為伍。

不管「金豬」還是「土豬」,讓大家發財的就是好豬!

作為生肖的豬

豬,古代稱為「彘」,《孟子·梁惠王上》:「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也稱為「豕」,形容人象野豬一樣奔跑亂竄,叫「豕突」。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豬的民族之一,在新石器時代,豬就成為人們最主要的家畜,是先民財富的象徵,並且常常用於祭祀。

不管「金豬」還是「土豬」,讓大家發財的就是好豬!

豬也是先民熟悉並喜愛的家畜之一。自古以來,豬在人們心中都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漢字中的「家」,就是在寶蓋頭下面加一個「豕」,代表的就是豬的形象。在古人的心目中,無豬不成家,就連古時候的婚嫁,豬都作為財富的象徵和愛情的砝碼。

豬在中國人心中常常有兩種意思。

不管「金豬」還是「土豬」,讓大家發財的就是好豬!

一是褒義的。比如「肥豬拱門」,這裡的肥豬作為一個傳送財富和福氣的使者,比喻利益或者好處自己送上門來。「吃齊心豬」,指大家團結一致,心往一處想。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豬長得圓圓乎乎,胖嘟嘟的憨厚老實相,吃了睡,睡了吃,不講衛生,安於現狀,給人以反感。如俗話「豬腦子」,比喻腦子反應遲鈍愚笨。

所以,豬包含了「愚蠢、懶惰、貪婪、醜陋、骯髒」等貶義。但是,豬在古人心中一直是憨厚老實的代名詞。

不管「金豬」還是「土豬」,讓大家發財的就是好豬!

豬年有哪些習俗?

豬由野豬慢慢被馴養,隨著人類活動的發展,成為最常見的家畜之一。過年前,人們會在臘月二十五日前殺豬,到了二十六日封刀,就不再動刀了。江浙一帶,殺豬的時候講究「一刀清」,即必須一刀殺死,否則不吉利。

天津、河北等地有「肥豬拱門」的節日窗花,用黑色蠟光紙剪成,豬背上馱一隻聚寶盆,張貼時,左右各貼一張,以示「招財進寶」之意。

不管「金豬」還是「土豬」,讓大家發財的就是好豬!

陝西一帶,結婚前一天,男方要送四斤豬肉、一對豬蹄,女方將禮留下之後,還要將豬前蹄退回。 婚後第二天,夫妻要帶雙份掛麵和豬後蹄回孃家,孃家留下掛麵,退回後蹄,俗稱「蹄蹄來,蹄蹄去」,表示今後往來密切,很有意思。

許多地方民間有「打母豬鬼」的民間驅邪活動。家裡遇到病災不幸,長者便設香案,以打母豬鬼來祭拜,以求驅邪。祭拜時,選黃道吉日,殺老母豬,將豬肘、豬蹄、豬肝、豬腸等放在一個筐裡,擺在堂屋中間,燃香祝拜。祭拜完後,大家要將內臟煮熟,分著吃掉。這就是民間常說的「殺死一母豬鬼,驅除一個邪」。

不管「金豬」還是「土豬」,讓大家發財的就是好豬!

在豬年,很多新婚夫婦都會想在當年生孩子,意為「豬寶寶」,去吉祥、福氣之意。每逢豬年,最常見的說法是「金豬鬧春」,儘管我們用五行和十二生肖搭配,一算便知,珍貴的「金豬」是六十年一遇,2019年應該是土豬年——但是,這並不妨礙人們討一個口彩,要一個新年的好兆頭。金豬鬧春,金豬賀歲,期盼憨厚的小豬讓大家財源廣進、大吉大利。

祝大家豬年吉祥、闔家歡樂!

不管「金豬」還是「土豬」,讓大家發財的就是好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