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胃腸鏡檢查有何用處?醫生指出:這些病都能被“揪出”來

消化道腫瘤是非常常見的腫瘤,常見的有食管癌、胃癌、大腸癌、直腸癌等等。消化道腫瘤有一些共同的臨床表現,可以表現為腹痛、腹脹、黑便、便血、貧血、反酸、燒心、腹瀉、便秘等。當人體出現這些不適症狀時,就想要去醫院看病,醫生有可能會建議做胃腸鏡的檢查。

做胃腸鏡檢查有何用處?醫生指出:這些病都能被“揪出”來

很多人會問,如果發生了消化道腫瘤,胃鏡和結腸鏡檢查是否一定能夠確診?

在臨床上,對於消化道腫瘤患者來說,消化內鏡,包括胃鏡、結腸鏡、小腸鏡等是很重要的輔助檢查。因為在消化道腫瘤出現的症狀很可能就是跟普通炎症(胃炎、腸炎)很相似的,更輕微的是便秘,而且只是針對這樣普通的症狀來治療也是有效的,很快緩解。如此一來,就會忽視了早期的消化道腫瘤。不只是如此,很多患者在消化道腫瘤早期並沒有發現有任何相關的不適。

做胃腸鏡檢查有何用處?醫生指出:這些病都能被“揪出”來

所以,消化道腫瘤早期症狀並不典型甚至於無,到了患者感知到嚴重不適前往就診時,往往已經是晚期,已經失去根治手術機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因此,對於患有消化道腫瘤患者來說,能夠通過做消化內鏡檢查發現早期的消化道癌變,在腫瘤早期診斷治療方面優勢明顯,可以對手術提供重要依據。

做消化內鏡檢查,除了發現癌變組織,還能通過夾取疑似癌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這樣就可以確診是不是患有腫瘤。只不過對於一些特殊類型的腫瘤,早期的腫塊小容易在做消化內鏡的時候忽略過去,甚至是完全沒有觀察到。比如之前服用過質子泵抑制劑之類的藥物也會對消化內鏡檢查造成影響,因為微小胃癌病灶粘膜會出現假癒合。如果是出現這樣的情況,通過消化內鏡並不能直接確定是否患有腫瘤。

做胃腸鏡檢查有何用處?醫生指出:這些病都能被“揪出”來

但是,胃腸鏡檢查對於消化道腫瘤的診斷來說具有決定性意義,是診斷腫瘤的金標準。如果還沒肯定,還可以做病理檢查(腫瘤診斷的金標準)。消化道中,常見的腫瘤有胃癌和食管癌,這些用胃鏡檢查,均可以明確地觀察到消化道中有沒有出現病變的組織。如果發現了異常部位,還可以取活檢病理。

總而言之,大部分的消化道腫瘤,通過做胃腸鏡是基本就可以確診的。少部分情況不能診斷的,需要結合其他檢查,例如彩超、CT、核磁、PET/CT等多種檢查手段,才能夠確診。

本文指導專家:

從事內科的臨床教學科研工作20多年,擅長對胃炎,胃潰瘍,胃癌,乳腺癌,直腸腫瘤,泌尿生殖系統腫瘤,等實體腫瘤的內科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乳腺癌,肺癌的化療,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和細胞免疫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