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觉得努力很丢人!


妈妈,我觉得努力很丢人!


妈妈,我觉得努力很丢人!

妈妈,我觉得努力很丢人!

✎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

上周末,一位妈妈跟我抱怨,为了让孩子认真写作业,按时上补习班,自己对孩子是连哄带骗,承诺这个答应那个。早上催着他出门上学,大包小包替他拎着,也捞不着他一句好话,要考试了,自己比孩子还着急,有时候真的搞不明白,

到底是谁要学习?谁害怕迟到?这到底是谁的人生?孩子对自己的事情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各种奔波操劳的都是家长,孩子作业写得马马虎虎,家长陪读倒是认认真真,孩子对自己的成绩不悲不喜,家长倒是起起伏伏。


妈妈,我觉得努力很丢人!

❶缺乏内驱力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需要家长监督都能自觉完成自己的事情,有的孩子却需要家长一直追在后面催促却还是“办事不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孩子缺乏内驱力。家长、老师的鞭策、激励都属于外部驱动力,一旦老师家长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教,孩子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拖延、懈怠、偷懒的问题很快就显现出来。而具备内驱力的孩子,即便没有外界的奖励或者诱惑,依然能够对投入的事情保有高度的热情,自己奋力奔跑的孩子一定比家长推着跑的孩子跑更快、跑更远。

妈妈,我觉得努力很丢人!

一旦习惯了被驱使,孩子就容易丧失自己的内驱力,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家长事事包办,时时操心,孩子的学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满足家长或者通过满足家长获取自己的物质奖励。

努力和惰性都是有惯性的,长期不努力很难突然转变,但是一旦习惯了努力,那这种努力的感觉就会形成一种惯性加速度,成为驱动孩子持续深入学习的最大动能。

❷觉得努力很丢人

《终生成长》这本书中就曾提到,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努力,很可能是患上了“不愿努力综合症”,这指的是一种为了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而只做显得自己聪明的事情的心理状态。

小时候做成一件小事,妈妈爸爸都会夸我很棒,但是长大后,面对越来越重的学习压力,越来越难的课文和考题,做不出来很丢人,干脆就不做了,以免显得自己很笨,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愿意挑战难度,其实本质只是太在乎外在的评价,希望用不努力的方式维护自己的自尊心。

妈妈,我觉得努力很丢人!

其实这种心态是很常见的,校园里,明明考前彻夜复习,但是对着同学却自称“不太用功,估计要考砸了”;明明为了面试查阅了超多资料,通过了之后也只是跟朋友说句“都没怎么准备,还好面试比较水”;明明艰苦地健身才有的好身材,谈起来也只是“随便练练的”......

无论是自卑、虚荣还是为了维护自尊心,我们和孩子一样真的不愿意承认自己努力了,我们都害怕拼了命努力却以失败告终,显得自己很笨很没有用,所以即便很努力也要故作轻松或者直接放弃努力以保护那个“如果我努力了一定会成功”的可能

有一期《奇葩说》的辩题是:“ta真的很努力”是一句好话吗?我们都能读出这句话只是肯定了态度,却否认了成绩,仿佛除了努力,ta一无所有。所以孩子也害怕这句话被安在ta们身上,越努力就越在意。


妈妈,我觉得努力很丢人!

❶努力超越智商

晚清名臣曾国藩是出了名的“少年愚钝”,并不是说他智力有什么问题,而是相比于他的同事左宗棠、梁启超确实在智力方面不突出。除了他考秀才前前后后考了7次才考上之外,背书遇贼的故事也可见其智力一般。

盛夏的晚上,曾国藩的书房来了小偷,赶巧曾国藩回来了,小偷就躲到了床底下,曾国潘开始背文章,虽然不长,但是他怎么也背不下来,但他一直执着地背到了后半夜也没有要休息的意思,床底下的小偷实在熬不住炎热,直接跳了出来,摔掉了曾国潘手里的书吼道“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在床地下听都听会了。”说完很流利地把曾国藩背了大半夜还没有背下来的文章,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然后扬长而去。

妈妈,我觉得努力很丢人!

不够聪明的曾国潘一生勤勉,终成大业。天赋、智商的差距是固然存在的,但依然比不上努力和不努力的人生差距。

❷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我们看到《最强大脑》里的天才,却不知道大多数天才的背后都付出了异于常人的努力。天赋没有努力的加持同样会被消磨殆尽。赌王之子何猷君曾在最强大脑的舞台上以惊人的表现拿下百人大赛第一,直通三十强,智力毋庸置疑,身家更是直接出生在人生终点。但是优秀没有终点,优秀的人比普通人更加努力。

2016年3月,何猷君考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金融硕士,是史上最年轻的学生,那年他才21岁,为了在三年读完四年的课程,大二那年,他自称每天没能吃没能睡,功课多到经常忘了哪一份是哪一课的,就是因为每学期读了8门,而一个普通的MIT学生每个学期平均读4门课。在人人都狂欢的圣诞夜,他在熬夜做习题,在考试前几周,凌晨五点的图书馆都仍然有他的身影,在麻省理工读硕士的那几年,他几乎拒绝了所有的社交...

妈妈,我觉得努力很丢人!

何猷君的赌王父亲何鸿燊说过,“我时常教小朋友要用功,财富未必跟你一生,但读书永远受惠。


妈妈,我觉得努力很丢人!

❶父母要努力

孩子不会听我们的话,但是他们会模仿我们的行为。如果我们逼着孩子努力学习,而自己却安于现状,整日瘫坐在沙发刷剧,孩子会怎么想?更好的方式是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需要终身努力。比如孩子在写作业,我们如果没有工作就可以在一边看书学习,或者培养一个爱好,努力在上面做出一点成绩,又或者跟孩子探讨自己的职业规划,对家庭未来的设想以及自己准备为之付出的努力。打造一个全家共同努力的环境,绝对要优于全家人一起逼着孩子努力。

❷助力孩子的努力

我舅舅是我小时候最崇拜的家人,他是我们小镇上的一个初中体育老师,高大健硕帅气。后来,住在小镇上的我妈和阿姨们都搬到了县城,大都是为了我们这一辈的教育。而我舅舅,一个大学生,却一直待在了小镇上,即便他的女儿多次表示希望到县城里读书。舅舅有足够的条件调到县城,但是他觉得小镇的生活比较安逸,也嫌调动工作太麻烦,他觉得孩子的童年,快乐没压力最好,他对自己也是这个态度,现在的他已经是带着啤酒肚的油腻中年了。

妈妈,我觉得努力很丢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归于安逸并没有什么可苛责的,但是可怜孩子本来是很想努力的,但是爸爸说快乐就好,也不想为孩子的努力而稍微努力一下,所谓快乐的童年是否就能拥有快乐的成年呢?我们不必去攀比上多好的学校,但是为了孩子,至少应该努力一下,这是我们对孩子努力最起码的支持。

❸正确看待快乐教育

就像我舅舅一样,很多人觉得不给孩子竞争压力,不逼迫学习就是快乐教育,这对孩子其实是很不负责的,甚至可以说是剥夺了孩子人生的无限可能。我理解的快乐教育不是放弃努力,而是要在努力中感到快乐;快乐教育不是去歌颂平凡可贵,而是能够从容接受努力后的任何结果;快乐教育不是回避竞争的安逸,而是去努力一搏之后输赢皆有收获。家长要做的是探索学习方法,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学欲望,鼓励孩子去争取,从容接受孩子的成败。

龙应台在《写给安德烈的信》说道: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❹培养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认为事事都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他们喜欢尝试挑战,勇于面对失败挫折,而固定型思维的人觉得自己天赋受限,他们把失败归咎于无法改变的外因,常常受困于眼前的困难。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夸努力,而不是夸聪明。真诚地赞美孩子的努力,表扬他努力的细节,越具体越真诚,让孩子爱上那个努力的自己,为自己的努力感到体面和自豪。

❺接纳结果,关注过程

孩子和我们都一样,不是害怕努力本身,而是害怕努力过后却失败的事实。只是告诉孩子结果不重要绝对是一句不负责任的空话,要让孩子明白“结果重要,我们要去努力争取,但是它不是最重要的,未来还有很多机会争取好的结果”。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前提是要分析失败的原因,从中找到成功的方法,当孩子遭遇努力过后的失败,不要否定他的智力,也不要盲目指责他不够努力,而是一起分析原因,为下一次成功一起想想办法。不能让孩子陷入盲目努力就好的怪圈,总是没有回馈的努力确实会打击孩子的自信。

妈妈,我觉得努力很丢人!

❻激发内驱力

著名的动机理论心理学家Deci和Ryan将内驱力的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纳为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

归属感就是“即便你做的不好,父母都会温柔而坚定地爱你,愿意陪你一起变好”,这是孩子愿意挑战难度、面对失败的底气。

自主感是“我可以感觉到我是个有能力的人”,孩子的能力发展也是需要锻炼的,一些家长心疼孩子就不自觉地事事代劳,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帮孩子的冲动,其结果就是孩子逐步变得懒惰又“无能”。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鼓励孩子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让他们在小事中获取成就感,也要给他们足够的选择权,让他们尝试为自己的生活做计划,尊重他们的提问和探索,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自己人生的主人,要自己对自己负责。

妈妈,我觉得努力很丢人!

胜任感是通过表现出成功的行为和能力所获得的一种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体验,家长要谨慎地使用外在奖励,自我满足的成就感一旦被物质奖励取代,孩子很有可能演变成不给奖励就不努力的状态,而这个奖励对家长来说可能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承受。

妈妈,我觉得努力很丢人!

旺妞

这个世界是有人天生条件优越,这个世界有功利也有不平,努力不能改变一切,努力或许决定不了你的人生上限,但是一定可以提高你的人生下限,会让你变得更好,越努力越幸运并不仅仅是一句鸡汤。让孩子学会高效的努力,这才是最好的教育。

妈妈,我觉得努力很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