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尔巴群岛:中国在海外的“飞地”,遗忘近100年如今成宝地


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纬70°以北的北极地区,横亘在挪威和北极点之间,由7个较大的岛屿和无数小岛组成,总面积6102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北、且有较多人类常驻聚居的地方。是挪威最北界的国土范围。但作为中国人,却有权自由出入斯瓦尔巴群岛,进行观光旅游、开发经营、科学考察……遥远的斯瓦尔巴群岛为什么会给国人以如此优厚的待遇呢?

挪威人12世纪最早发现斯瓦尔巴群岛,直到1596年,才被荷兰航海家威廉·巴伦支命名为“斯瓦尔巴”。在20世纪初的时候,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挪威等国围绕斯瓦尔巴群岛的矿权问题发生纠纷,在此情况之下,欧洲各国在1920年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条约决定该群岛的主权归属挪威,但矿权则为签约国平等享有,矿权之争乃告解决。

据悉,1925年北洋政府受法国邀请,在巴黎第二批次签署了由海牙国际法院主持的“斯瓦尔巴条约”,因此中国公民有权自由出入该群岛,并除作为签约国带来的免签等旅游优待外,《斯瓦尔巴条约》的签订也为中国可以进入北极科学考察提供了法理依据。因此,斯瓦尔巴群岛成为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出入、逗留的海外唯一的地方。


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极圈内,冬季有84至128天的极夜,而夏季则有99至141天的极昼。整个地区包括将近5000头北极熊,超过了居民的数量。岛上首府-朗伊尔城,,是世界最北端的城市,亦是普通游客可以抵达的、最靠近北极点的地方。图为朗伊尔城。

挪威在岛上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全球种子库,号称“末日粮仓”。“末日粮仓”建造在北极附近、滨临北冰洋的的岩石山洞中。那里不易受外界气温变化影响,即使在断电状态下也能使种子处于低温环境中,适宜种子的储藏。据称,“末日粮仓”储藏地球作物的450万种种子样本,以防环境变化或一旦发生毁灭性灾难导致这些作物物种灭绝,确保人类食物的来源和多样性。

然而在1991年之前,中国都鲜有人知道这一条约。1991年秋天,中国探险家高登义应邀参加了一个联合的北极综合科学考察。在斯匹次卑尔根大学Y·叶新教授赠送的一本《北极指南》中,他看到了英文版的《斯瓦尔巴条约》,这才打开了中国在斯瓦尔巴进行北极科学考察的大门。


根据《斯瓦尔巴条约》,中国于2000-2002年前后多次派出科考团前往该岛,并于2004年正式在岛上建立了北极“黄河”科考站,门口有两座石狮的红房子,便是中国的北极科考黄河站。而中国之所以能在挪威的属地上建立科考站,还得归功于90多年前的那份外交遗产,这是北洋政府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