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的愛情詩句是什麼?

羽兮yuxi


我喜歡李商隱的《無題》 ——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尤其是其中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兩句。這裡的“絲”即“思”,思念不止,眷戀一生,這份愛這份追求沒有盡頭,即便以悲劇而收場,但無怨無悔,初衷不改。

這讓月牙島主想到了當今社會,一些愛越來越經不住時間的檢驗和歲月的洗禮,當初的山盟海誓逐漸淡忘,當初的卿卿我我蛻變成互生隔膜,愛情快餐化,愛情很世俗,讓人不得不感慨人心的善變,真愛的稀缺。

於是乎,當我們由婚戀再次回到孤身一人的狀態時,只要吟詠起“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多情的你會是潸然淚下,英雄氣短?還是追悔莫及,美人遲暮?


月牙島主1


我最喜歡的每一句愛情詩句都與我愛的人密切相關。

初見之時:初與君相識,猶如故人歸。——作者未知,雲南一種煙“茶花”的煙盒上用了這兩句詩。後來廣為流傳。

我和先生是自由戀愛,在第一次見面之前,我們在網站上相遇相識,起初只是加好友隨便嘮叨幾句,後來慢慢有了感情,先生說不如見一面,看看我是否願意接納他。人生中有無數次遇見,或長久或短暫,或欣喜或驀然。當時我在咖啡館等他到來,忐忑不安的心像小鹿一樣亂撞,假如人生不曾相遇,不曾想過會有牽掛。先生後來與我說,“初與君相識,猶如故人歸。與你一見,沒有陌生的感覺,在網上聊過天,反而覺得是故人。”怦然心動,一見鍾情,這大概是所有的情感中最令人陶醉和神往的一種吧。

熱戀之時: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確立戀愛關係以後,我們在工作之餘,經常約會見面。都說戀愛中的男女,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我和先生熱戀時期也是這樣,一顆真心想的都是彼此。因為我們在不同的城區,而且相隔比較遠,加上先生是倒班性質的工作,我們見面很難,往往是我有空他卻要值班,他有空了我又要上班,有好幾回我們因為這個上班的問題鬧彆扭。有時候累了倦了想找個依靠的肩膀,我會對先生撒嬌抱怨,他回覆信息說:“我累的時候也很想你啊,但是工作的事情就是工作,怎麼能每次為了約會見面而調班呢,這也會給別人帶來不方便啊。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啊。”從此,我知道即使是工作時間他心裡也是有我的,再多的怨言也煙消雲散了。

結婚以後: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卓文君《白頭吟》

這句詩據說是出自漢代卓文君的《白頭呤》,不過最初不是用來表白,而且用來挽救一段瀕危婚姻的。我認為,這世間最好的愛情,當是能夠欣賞彼此的好,懂得彼此背後的苦。並非是地老天荒,海枯石爛,亦不需要任何的海誓山盟,而是能夠經得起平淡的流年。長久的相濡以沫,彼此默默地守護,勝過了一切的言語。一切情,都不在言語,盡在心上。其實結果如何並不重要,直到某一天,誰先離去,亦無須心傷。緣起緣盡,早已註定。凡塵中每個人,都不過是履行其中的過程。我只想和先生白髮齊眉,相守到老。





早安樂讀


我上君未生,君生我以老。

君恨我生早,我恨君生遲!

真正的愛情來臨時,不是錯過就是遺憾。上天總喜歡捉弄人,愛情似乎沒有圓滿。不愛的人卻同床共共枕,相知的人卻只默默地祝福。只能像隔岸看荷花一樣,默然相許,寂靜歡喜。

有的人註定是生命中最今人欣喜,最令人怦然心動的過客,她的出現,使你眼裡柔情百媚生,平靜的心湖泛起了層層漣漪。你願意為她(他)生,為她死。此時今生無悔的等候,只為一個生死契闊的知已,早已相識的靈魂。向上天借我一生,飄零紅塵,只為看你一眼!



初心未改1234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大宋詞壇“豪放派”開派祖師蘇軾,被稱為“詩神”、“詞聖”,他的詩詞我基本上都很喜歡,喜歡他的灑脫不羈,又感慨他的命途多舛。這首詞是蘇軾為悼念原配亡妻王弗而寫

,是我至始至終都最喜歡的愛情詩(當然也是悼亡詞),也是唯一一首我整首都喜歡的詩詞。

蘇軾19歲的時候就娶了16歲的王弗,王弗聰明賢淑、蕙質蘭心,對公婆也孝敬有加,夫妻二人生活美滿,琴瑟和鳴,情深義重。然而命運對他總是那麼無情,結婚十年後,27歲的王弗就因病去世,這讓他受到了莫大的打擊,以至於他後來續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閏之,大概是因為王閏之頗有王弗的風韻吧。

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的正月二十,蘇軾夢見了去世十年的原配愛妻,傷心思念之下便寫了這首千古名作。夢境與現實的交織糾葛,亡妻與詞人的情真意切,

字字血淚,淒涼哀婉,表達了詞人對妻子的無限哀悼與思念。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妻子去世十年了,這十年裡,蘇軾歷經了各種坎坷和磨難,如今早已續絃在堂,兒女繞膝。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雖然不能每天都念著愛妻,但心中未有一天忘卻。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當時蘇軾遠在密州(今山東諸城),而愛妻年華早逝,葬在四川眉山,與自己相隔千里,孤墳落寞,淒涼滋味無處訴說。而愛妻在另外一個世界的孤單,又何嘗不是詞人在這個世界的淒涼呢?但是,就算他此刻正在妻子的墳墓旁,他就可以“話淒涼”了嗎?這只不過是一種極度思念的痴語罷了。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就算現在和愛妻相逢了,此時才四十歲的蘇軾已經滿面征塵、兩鬢斑白,而她還能認出自己來嗎?這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假設,只是蘇軾把夢境和現實糾纏在一起了,他已經深深地陷入了對亡妻的痴念當中,感情深沉悲痛。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蘇軾在夢中看到了什麼呢?他看到了故鄉的宅子,曾經兩人一起度過甜蜜歲月的宅子,那熟悉的窗口下,愛妻情貌依舊,正對著鏡子梳妝打扮呢。然而和以前不同的是,兩人相見後並沒有你儂我儂,而只是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雙雙沉默不語,面面相覷,任憑熱淚流淌;多少相思,多少掛念,唯有“此時無聲勝有聲”才能表達。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詞人終於從夢境回到了現實,他料想長眠於另一個世界的愛妻,在這樣的“明月夜”,時刻都在眷念塵世、思念自己,和自己一樣柔腸寸斷。這種代替已故之人說的話,其實就是詞人自己的肺腑之言,此時的蘇軾,已經痴情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了。


生井先生


劉禹錫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也許,這首詩,沒有很多描寫愛情的甜蜜,纏綿悱惻,以及卿卿我我。

但不知道為什麼,它卻深深的打動了我。

“君問歸期未有期”不知道歸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相見。

一種相思,一種別離,一種深深的思念。

雖然才簡簡單單的四句詩,卻把那種深沉的愛,刻在了骨子裡。

也許,這種愛情沒有多偉大。沒有驚天動地,卻擁有最真摯的真誠和純淨!

很多人,對愛情的嚮往,比起轟轟烈烈,可能單純,純潔,更會讓人懷念、留戀!


煙雨中的海洋


倆夫妻將一隻小童年虎從小扶養大該找對像的時候他們用車把虎拉到車上去相親為選佳婿車慢慢的邊走邊瞭望,突然發現不遠有一個老虎爬在那兒嘴前面堆著一大塊肉好像用肉做訂婚禮物,夫妻倆放自己的孩子(小老虎)過去看看,當小老虎從車上下來過去時那隻興高采烈的豎起耳朵。仔細看眼前的肉時不時對方喜歡,小老虎沒走幾步就返回來了那隻老虎看見很失望的的樣子直瞅自己的小老虎當他們無奈時小老虎眼朝西瞭望夫妻倆看著小老虎瞭望的方向開車繼續向西行,為了選佳婿車開的較慢,小老虎突然發現了什麼從車上跳下來自己去了他夫妻回家了

有一天寒風凜冽夫妻熟睡覺突然間家門咯扭一聲響妻子打開門警呀的啊了一聲,當看見眼前站著自己的小老虎領著一對它的孩子的時候興奮極了大聲喊:“我的小老虎娘仨回家了”快下來看看此刻小老虎眼轉後邊瞭望夫妻煩小老虎眼轉的方向望去只見遠影石磐山崗爬一隻大老虎朝家方向望夫妻倆琢磨著。山崗爬一隻大老虎就是小老虎女婿也是小老虎孩子的爸爸,噢!他們都是一家四口人這時候夫妻倆從家裡拿岀自己的食物加肉送給老虎夫妻和倆孩子們每一年老虎孩子一家四口人笑這回孃家一趟。


雁南飛298


我最喜歡晏幾道的一首關於愛情的詞。

《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這首詞抒發了對歌女小蘋的懷念之情。整首詞含蓄優美,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

特別是“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這一句非常妙。語言優美無比,又語意雙關。

俗話說,“彩雲易散琉璃脆”,美好的事物都是不長久的,表達了對歌女小蘋身世的感嘆,如雲一樣漂泊在這個世界上。

同時,又表達了自己與小蘋的分離,曾經的美好,像彩雲一樣,輕易就飄散在風中,讓人徒留感嘆。



紙上談文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贈別》 唐 杜牧

詩中前兩句是對女孩子年齡以及形貌的描寫,短短十四個寫出了少女的婀娜多姿。後兩句寫出了詩人對少女的喜愛之情無以言表。與“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異曲同工,這種感情表達的含而不露,同時也表達出作者即將離開少女的那種依依不捨之情。



真的真的小明


以前最喜歡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因為老公在部隊,我們是異地,異地非常辛苦,只能用這種詩句安慰自己。

現在喜歡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現在我倆雖然經常吵架,卻也活的自在,真實,希望我們會越來越幸福。


薄荷綠800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