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公主叫什麼名字?

凋零的楓葉789


“公主”這個詞是春秋戰國時期才開始有的,當時周天子把女兒嫁給諸侯,自己是不主持婚禮的,而是由同姓的諸侯來主持,那時候各諸侯國的諸侯都稱為“公”,“主”就是“主婚”的意思,因為是諸侯主持天子女兒的婚禮,所以天子的女兒就被稱為“公主”了。

所以說歷史上的第一位公主應該是周天子的女兒,因周王室姓姬,周天子的女兒也被稱為王姬,即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公主之名(因其歷史資料太少,是否屬實就不得而知)。


那時候不僅天子的女兒被稱為公主,就連諸侯的女兒也能被稱為公主;

從漢朝開始就只有皇帝的女兒才能稱為“公主”,如劉邦的女兒魯元公主,而諸侯王的女兒則稱為“翁主”,“公主”和“翁主”在《漢書.高帝紀下》是這樣解釋的:“太子不親主婚,或謂公主,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自主其婚也,亦曰王主,言王為其主婚也。”這樣翁主就比公主低了一個等級。

也是從漢代開始皇帝的姐妹稱為“長公主”,先皇帝的姐妹被稱為“大長公主”,加上“大、長”是表示對她們的尊崇。


古時的公主都是有封地的,在公主封號前加上封地名加上公主的名字,東漢時公主的封地是縣,所以也稱“縣公主”,如光武帝的女兒為舞陽公主、涅陽公主,舞陽和涅陽都是縣名;而晉朝的公主則是“郡公主”因為公主封號前為郡名,如晉武帝的女兒為平陽公主,這樣的“縣公主”和“郡公主”有時也成為“縣主”和“郡主”。

到了隋唐,太子和諸王的女兒也封郡、縣,但不能稱公主,太子的女兒為郡主,諸王的女兒為縣主,明清兩代親王的女兒為郡主,郡王的女兒為縣主。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被記錄下來有封號的公主是漢高祖劉邦的女兒魯元公主,名字不詳(有的影視作品稱其名字為劉樂,可信度不高),是西漢第一位被分封的公主,稱元公主,又因為“食邑於魯”故稱魯元公主。


遺產君


公主,是古代對國君女兒的稱謂。在早期關於公主的記載很模糊,只能窺伺一二。

據《史記·呂后本紀》裴駰集解引如淳曰:“《公羊傳》曰:‘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

裴駰是南朝史學家,其父裴松之曾為《三國志》作注,裴注已成為讀《三國志》的必備輔助,裴駰子承父業,精研史學,其所著《史記集解》八十卷,是現存最早的《史記》注本,與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張守節《史記正義》合稱"史記三家注"。

而如淳是曹魏史學家,曾給《漢書》作注,其所言公主起源,可信度還是很高的。也就是說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公主的稱呼(《公羊傳》為“春秋三傳”之一),那麼更早之前呢?

黃帝時代至商朝為止,有關於君王女兒的封號及制度皆不明。西周時期,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周王室為姬姓,因此周天子之女被稱作王姬。據《詩·召南·何彼襛矣序》:“何彼襛矣,美王姬也。” 唐代訓詁學家陸德明註釋:“王姬, 武王女, 姬 ,周姓也。”

但王姬不是正式的封號,僅是稱謂,因為其他和周室同姓的諸侯國,亦稱女子為某姬,而公主卻是正式封號。我們無法確認西周王姬是否與公主並存,但在西周之後的春秋時期,公主稱謂出現,並逐漸取王姬成為主流。

公主稱謂的出現跟主婚有很大關係,周天子嫁女,需要主婚人,但是周王乃是天子,地位尊貴,並不親自主婚,婚禮一般由姬姓諸侯主持,如魯、晉等國國君主。

後來到了戰國時期,強大諸侯紛紛稱王,諸侯之女也稱公主。《史記·吳起列傳》記載:"公叔為相,尚魏公主。"公叔痤的妻子就是魏國公主。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對於君王之女的稱呼或封號不詳,但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稱秦始皇之女為公主。

西漢時期,皇女和宗女的冊封、晉封、待遇逐漸形成制度,皇女稱公主,諸王之女稱翁主或王主。

那麼,最早的公主是誰呢?

答案是不大清楚,雖然春秋時期就有公主的稱號,但這些公主的生平事蹟全無記載,史書上第一個有較多記載的公主是西漢第一位公主——漢高祖劉邦與呂后之女魯元公主。

關於魯元公主的記載其實也不多,我們只知道她是呂后的獨女,漢惠帝劉盈的姐姐,嫁趙王張敖為妻。

劉邦對呂后的一子一女好像都不是很看得上,曾經在逃跑時把孩子丟了,幸好車伕滕公將他們撿起。

後來匈奴來犯,在白登山吃過大虧的劉邦打算聽從劉敬的建議,派魯元公主前去和親,呂后又哭又鬧才讓劉邦回心轉意。

魯元公主的封號來源不清,一種說法是其子張偃被封為魯元王。而魯元公主還有個女兒張嫣,被呂后嫁給漢惠帝,但結果就是給悲劇。


平沙趣說歷史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公主應該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女兒,魯元公主。

魯元公主是劉邦和呂雉的女兒,她的弟弟就是後來的漢惠帝劉盈。關於劉邦的女兒的記載,史料上也就是她這麼一個,而且她的真名具體叫什麼,我們也不得而知。

其實魯元公主的這一生,頗有傳奇色彩,在她的父親劉邦與項羽爭霸天下的時候,她還被劉邦用來作為整治籌碼來換取娃娃親。

鴻門宴前,大戰一觸即發。因為項伯的告密,劉邦才逃過此劫。也就是在那一夜,劉邦把她許配給了項梁的兒子。當然最終這件事因為項羽的失敗,劉邦的稱帝而告終,此後劉邦在也沒有重新提過這門婚事。

最終,劉邦把魯元公主嫁給了名士趙王張耳的兒子張敖。在劉邦平叛異姓王的時候,張敖手下的大臣貫高等人,因看不慣劉邦的傲慢無禮,他們有了謀殺劉邦的想法,但是最終不但失敗了,就連謀殺劉邦的細節,也被人揭漏了。

劉邦一怒之下,把趙家的人給抓進了獄中,最終經過審核,確認此次謀殺行動,與女婿張敖無關,全是貫高等人策劃的,劉邦就把他們放了。貫高死了,是自殺而亡的。

魯元公主和張敖生了一個十分有名的女兒,這個女兒叫張嫣。張嫣的一生是極其不幸的,因為她被迫嫁給了自己的舅舅劉盈,也就是漢惠帝。

因為舅舅和外甥女這一層關係,大家可以想想他們之間肯定是有代溝的,這個女人雖然貴為皇后,但是,她一點都不受漢惠帝的寵幸,因為她和漢惠帝根本就沒有孩子。

關鍵是,她嫁給漢惠帝后,沒多久漢惠帝就死了。因為兩人沒有留下一兒半女的,她的餘生,活的肯定也不怎麼好。政治婚姻雖然嫁給了皇室,但是,仍然擺脫不了可悲的命運。


史學達人


公主這個稱號其實起源於漢朝時期。西漢初期,隨著皇族的冊封、待遇逐漸完善、發展,逐漸固定成了制度。皇女稱為公主,諸王的女兒稱為王主(或翁主)。最早的一位公主應該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和皇后呂雉的女兒魯元公主。魯元公主,名劉樂,是西漢第一位分封的公主,稱元公主,又因為“食邑於魯”而稱為魯元公主。

她的一生不可謂多險,早在她的父親劉邦還未當皇帝時,就差點遭他父親的遺棄。故事就發生在楚漢相爭時,當時劉邦在楚兵的包圍下匆忙逃脫。而在逃跑過程中,有如下記載: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如是者三。大致是說因為楚騎兵緊逼追趕,劉邦在情急之下,便將魯元公主、兒子孝惠一同推下車,多虧滕公將他們撿起。

還有另外一件險事發生在她嫁給趙王張敖為妻之後。當時的匈奴在冒頓的領導下,派20萬大兵攻打漢朝,就在平城之役中,漢高祖劉邦中了匈奴的誘兵之計,被圍困平城白登山,最後向冒頓的閼氏行賄才得以脫險。經過此役後,劉邦認識到武力處理與匈奴的爭端不可取,於是派劉敬出使匈奴尋求和談,劉敬出策派魯元公主去和親。後因呂后苦苦哀求才未能實現,找了宮女以公主的名義嫁給冒頓為妻。

劉邦死後,魯元公主也未得寧靜生活。在呂后的強力安排下,她不得不把自己年僅12歲的女兒張嫣嫁給了自己的弟弟惠帝,雖然自己的女兒成為了皇后,她貴為皇太后,但不得不說,她的整個人生也免脫不了被政治所操縱、被父母舞弄的命運。


國家人文歷史


這個問題還是有點意思的,看了幾個答主的答案,雖然不能說錯,但還是覺得有點問題,有必要說明一下。

先簡要概括一下其餘答主的答案

以國家人文歷史等歷史大號為主的答主認為,公主這一說法,起源於漢代。劉邦的女兒魯元公主是歷史上第一位公主。

另外則有幾個答主從公主的詞源公羊傳裡的一段話來說明,公主在周朝就有了。他們引用的都是這句話。

天子嫁女乎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

這句話前半部分沒有問題,的確出自公羊傳,但是後半部分故謂之公主卻不是出自公羊傳原文,而是出自三國人如淳的註解。

筆者曾檢索過公主一詞,公主最早一次出現是下面這句話。

自陜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陜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處乎內。

當然,這裡的公主和本題目裡的公主沒什麼關係。而且也不是一個詞,公主兩個字作為我們現在理解的公主一詞在史籍中最高應該還是出現在《史記》。

但是筆者還是不能完全贊同國家人文歷史等答主認為的魯元公主就是第一位公主的看法,至少這個結論下得有點輕易了。

因為同樣是在史記裡,還有不少漢朝之前就稱公主的記載。

比如在吳起列傳裡有公叔痤尚魏公主的記載,在李斯列傳有李斯諸子皆尚秦公主的記載。


雖然現在沒有更早的史籍證明(或者是我孤陋寡聞)在史記之前,也就是在漢朝之前,有稱周天子或諸侯國君之女為公主的說法,但是在史記中,畢竟還是出現了這種稱呼。所以也有可能是春秋或者戰國時期就有稱呼國君之女為公主的說法,只不過史料缺失太多,暫時沒有看到而已。


所以我的答案是,魯元公主可能是第一位公主,也可能不是。


扶搖郡主


《春秋公羊傳》曰:天子嫁女於諸侯,至尊不自主婚,必使同姓者主之,謂之公主。蓋 周 事也。

公主一詞始於春秋,戰國開始流行,然而因為史料缺乏,“公主”的名號鮮有記載。春秋時期稱呼“公主”多用“公子”、“女公子”、“公女”、“國名+姓”、“排行+姓”。戰國時期才開始流行稱“公主”。《史記》有“ 田文 既死, 公叔 為相,尚 魏公主 ,而害 吳起 。”《戰國策》有“公何不請公子傾以為正妻?”

秦二世胡亥即位時,將他的兄弟姐妹進行屠殺,將“六公子戮死於杜,將十二公子殺戮於咸陽市。”。1976午10月,在秦陵東側上焦村附近發現了一組陪葬墓群。專家認為可能即被胡亥下令所殺的秦始皇子女。在發掘中還發現了兩枚私印,一枚“榮祿”,出土於男性墓中,一枚印文為“陰嫚”,出土於女姓墓中。如果判斷正確,則“榮祿”是秦始皇兒子的名字,“陰嫚”是秦始皇女兒的名字。即被殺的十公主之一了。


敖熹


公主一詞出自於《公羊傳》,周王朝的時候,天子的女兒稱為“王姬”,周天子把女兒嫁給諸侯時,都是讓姬姓諸侯主婚,這便是公主一詞的由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君主的女兒也都稱為公主。

但是目前歷史文獻上關於周王朝和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公主的記載幾乎沒有。

在正式歷史文獻中記載的最早的公主是到了漢朝,劉邦和呂雉的女兒魯元公主成為了記載中能查到的第一位公主。

各位大咖誰知道更早的公主資料歡迎分享啊。求教......


葫蘆金剛爸爸


說起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公主,應從起源處講,《公羊傳》曰“‘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當時西周春秋爵稱,大致分為王、公、侯、伯、子、男六級,在位王即周天子,其以下是公侯伯子男五等,把女兒嫁給諸侯時,周王子不親自主持婚禮,讓同為姬姓公爵級別的諸侯主婚,這便是“公主”的由來,因周王室姓姬,周天子的女兒也被稱為“王姬”即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公主之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