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往事:故乡的儒学广场


故乡的儒学广场,市民称为小猪市,位于卧牛山下,夫子庙前,现东风路与牡丹路交叉口,广场背靠大成殿前棂星门,南面是新城小学分部及西门菜市场,五六十年代,那广场上有说大鼓书的;江湖艺人耍猴的;卖狗皮膏药的;有卖老鼠药的;有捣康乐球的;自早至晚,小猪市广场总是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熙来攘往,人声鼎沸,热闹非常。


巢湖往事:故乡的儒学广场



少年时代,我在儒学广场边的新城小学分部入学,上学放学期间,总是经过广场,总爱在广场逗留一段时间,在小学的院墙外,就是刘大爷说书的地盘,在那里,刘大爷说书道具扁鼔放在竹架上,一张小桌上放着小茶壶,一把纸扇,一块惊堂木,桌子前方摆上几排小条凳,毎在晴日午后,刘大爷便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口若悬河地边敲着扁鼔,边说唱,记得多数是隋唐演义,说岳全传之类的内容,刘大爷说书语调时而激昂,时而舒缓,不时间亦似古人的腔调发出“哇-哇-哇!哈-哈-哈!”的语声,随着剧情的深入,听客亦多沉迷其中,忘却现世中的苦乐忧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正在精彩处,刘大爷又不失时机的敲一声扁鼔,提高语调,说声: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道来……言外之意,就是开始收钱了。那些坐在条凳上的听客便纷纷掏出纸币或钱角子放在说书人的小竹锣里,我们这些上学的孩童往往是在放学回家的途中,乘便站在坐客的后面,听个一俩个章回,简略知道一些诸如秦琼卖马,一文钱逼死英雄好汉;笑死牛皋,气死金兀术等故事,遇到收钱时刻,我们亦就知趣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回家了。


巢湖往事:故乡的儒学广场



耍猴又称猴戏,是广场常见的民间娱乐活动,每每年末岁首,或农闲季节,常有北方艺人来巢演出,表演时,艺人鸣锣,口唱俚歌为号令,猴子一切动作听指挥,;表演猴子当官,艺人唱,把官帽戴上,猴子便打开木箱,取出乌纱帽,像模像样戴上,恰如成语所言沐猴而冠是也,有时猴子也表演杂耍,什么钻钢圈;在羊背上竖蜻蜓等,表演了几个节目后,耍猴人便一手牵猴,一手托着铜锣朝观看人收钱,待表演场子收了一圈钱后,便又敲锣招揽看客,继续表演耍猴戏。

除却耍猴戏,小猪市广场常常也可看到有玩杂技,舞刀弄枪等卖狗皮膏药的江湖艺人,他们往往先敲锣鼓,吸引看客,待有了一定数量的看客后,艺人开始抱拳施礼说道:各位老少爷们,我们初到贵方宝地,表演节目,讨要生活,若是表演的好,各位给点掌声,赏几个钱捧个钱场,表演的不满意,请各位多包涵,捧个人场;一番表白后,他们或耍上一套大刀矛抢;或有两艺人以枪矛剑尖顶着喉部,相互用力,虽矛杆顶置半圆,但艺人毫发无损;亦有艺人表演硬气功的,但见艺人躺在条板上,在艺人肚皮上置一约长三尺,宽一尺,厚度约六七寸的青条石,另外一艺人抡着大铁锤朝青条石上用力砸去,只见条石断成两半,躺着的艺人却依旧精神抖擞;还有艺人在腰上紧紧缠住几圈小指粗的钢丝,肚上用力,用气功将钢丝崩断,就这样,在看客的欢呼雀跃声中,艺人开始兜卖跌打损伤膏药。


巢湖往事:故乡的儒学广场



在广场上,有时亦可看见巢城南门口名人大陈兜卖老鼠药,他在摊子上一边放着长约尺半,宽约一尺的铁丝笼子,里面有几只小老鼠上蹿下跳,跑东跑西;另一边则放着一包包毒老鼠的鼠药,他用诙谐的语调,抑扬顿挫地唱着鼠药的药效,不时引得路人驻足观看、耳听,并时而爆出笑声。在欢笑声中,路人从衣袋里掏出几毛钱,买几包鼠药带回家中,尝试毒老鼠的药效。


巢湖往事:故乡的儒学广场



广场的南端,有汤姓、葛姓等几家经营捣康乐球摊子,康乐球桌是一种带边的方桌,桌面四角有圆孔,将四种颜色的圆饼状的棋子码成方垛,放在桌子正中间,桌子毎脚立一人,手持一球杆,按次序分别用球杆击打母球,采用大三角,小三角,直线,带勾,借棋子打棋子等方法,掌握轻重用力去撞击各种颜色的小棋子入洞计分,其中红棋子代表20分,黄棋子代表15分,绿棋子代表10分,白棋子代表5分,若是不慎将母球棋子进洞,则会罚分,待桌面上已无小棋子,各人便根据进洞的不同颜色棋子累加成不同分数,四人中谁得分少,则谁交摊主游戏钱。小伙中,我同学金福是当时康乐球游戏业界中公认霸主,只见他游戏其中,凭借捣球娴熟的技艺,每每获取高分,因此也从未付游戏钱。引得小伙伴几多羡慕与嫉妒。


傍晚的广场上,往往又多些鱼贩们一声声各具特色叫卖鱼虾之类的吆喝声,市民主妇们在这里用个几毛钱就可以或买点毛草鱼(又称刨花鱼),针头鱼回家烧豆腐;或买点白米虾炒青椒;或买银鱼烧蛋汤;清蒸白丝鱼;红烧河豚鱼……


巢湖往事:故乡的儒学广场



小城人在劳作之余,既享受着丰富的广场娱乐生活,从中得到欢乐,同时亦凭借着鱼米之乡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花样繁多地去烹饪着各种湖鲜,享尽湖鲜的味道与意趣。

小城风景美,小城故事多,在小城广场上,每日都演绎着市井百姓喜乐哀愁故事,这些往日旧事,一直是我心中挥不去的记忆,萦绕着游子的心头;乡思、乡愁促使我用跨越时空隧道的笔触去记录小城的湖光山色,逸闻趣事。以期与乡人共鸣。

最忆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