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之法 得水为上 镇江西津渡:水运时代的黄金码头

风水之法 得水为上

镇江西津渡:水运时代的黄金码头

曾祥裕 曾海亮

风水之法   得水为上   镇江西津渡:水运时代的黄金码头

风水之法   得水为上   镇江西津渡:水运时代的黄金码头

风水之法   得水为上   镇江西津渡:水运时代的黄金码头

我在镇江游玩时,听朋友介绍,城有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值得一看。于是,我兴致勃勃来到这条古街。

历史文化名城镇江主城区,三面环山一面背水,风水上号称“连岗三面,一水横陈”。西津渡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 西津渡自古乃南北咽喉,长江锁钥,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六朝时西津渡就具有一定的规模。千百年来,始终控江河要津,扼漕运咽喉,因此被称之为“江南第一渡”。历朝历代,西津渡樯桅林立,商贾众多,迎来送往着无数文人墨客。清代画家周镐的画作《西津晓渡》,为我们描绘了西津古渡的胜景。

风水之法   得水为上   镇江西津渡:水运时代的黄金码头

宋熙宁元年 (1068) 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去,舟次瓜洲时,即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朝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 ?波罗从扬州到镇江来,也是在西津渡登岸。清代诗人于树滋所写的诗更道出了西津渡口人来舟往的繁忙景观:粮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滨。稳渡中流入瓜口,飞章驰驿奏枫宸。

以水运为主要交通载体的时代,船与码头成为物流与人流来往的平台。这让我想到故乡赣州古城,也像镇江一样同为山水城市。章贡两江在赣州古城交汇,成为千里赣江第一城,既是东南沿海的腹地,又是内地连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前沿地带,具有明显的东进西出、南接北承的区位优势。在赣州古城的东门、西津门以及北门、南门等处都建有水运码头,沿岸樯桅林立。小时候我们结伴,从东门码头上船可蹦蹦跳跳地一直走到北门船上,从涌金门上岸。

风水之法   得水为上   镇江西津渡:水运时代的黄金码头

风水之法   得水为上   镇江西津渡:水运时代的黄金码头

码头附近的街巷成了商业气息最浓之所。我漫步在西津渡古街民居区,转悠在深巷里弄,脚下是印刻着千年车辙的青石板路,深嵌着模糊不清的独轮车车辙痕迹。两边的一幢幢青砖黛瓦古民居、古色古香的商铺,在诉说着往日的繁华胜景。这街景恍如我走在赣州古城的灶儿巷和南市街。

镇江政府了不起,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保护西津渡,把积尘已久、荒废多年西津渡这面文化镜子擦亮了!文化才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 镇江文物古迹是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这里共有文物保护单位 12 处,其中国家级文物西津渡保护单位 1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0 处。中国很多古代渡口都有过历史街区,但是很少有西津渡街区风貌保存如此完好;中国有很多历史街区,但很少有历史街区像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这样依山傍水,风景如画。

风水之法   得水为上   镇江西津渡:水运时代的黄金码头

风水之法   得水为上   镇江西津渡:水运时代的黄金码头

一条历史文化街区融合多元素的文化,显示它的包容性。我走到观音洞,看到人们礼佛后,又转而到铁柱宫道观拜“许祖”。佛教与道教,成为邻居,两者的香火旺盛了数百年。再往前走,有一座昭关白塔。这是一座建于元代的喇嘛佛塔,因年久失修,石塔频临倒塌。2000年,镇江专门请苏州古建专家进行落地翻修。现在我们看到的古塔,已经重新焕发着昔日的光彩。因此,这项工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2001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奖。

人生在世,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追求精神信仰。但中国人的信仰有实用主义的倾向。能够保佑人丁兴旺、平安发财的各路神明,都是信奉和膜拜的对象。

西津渡一条街区如此多的宗教信仰场所和建筑,这也是为了满足现实保平安需要的产物。在近千年的时间跨度中,当西津渡成为横渡长江的重要港口时,长江天堑之于当时的交通工具仍然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扬子津望京口》诗里感慨道:“江风白浪起,愁煞渡头人。”面对难以卜测的风浪,人们在渡江北上时惟有向神灵祈祷许愿以求平安,而渡江南来者亦向神灵拜谢赐予的“慈航”之恩。在西津渡还有义渡局、救生之类的民间慈善救组织。这种以“义渡救生”为内核的慈善文化,成为津渡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镇江成为中国最早通商开埠的港口城市,租界建筑带来的西洋文化也成为津渡文化的一部分。“英国领事馆旧址”等文物古迹。

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位于镇江市西津渡古街五十三坡上,占据一方好风水,高高在上,可俯瞰镇江古城,有利于观察城下民众一举一动 。

一个渡口承载如此多的历史文化内涵,让游人在观赏自然风光和人文建筑的同时,也重温了一段久远的历史。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措施和作法,值得其他古城学习,t千万不要搞伪历史的仿古一条街,那是无历史基因相承、无人文内涵的造假工程,贻笑大方,劳民伤财!

(作者简介: 曾祥裕, 早年从事中医工作,祖传杨公风水术,兼容各家之 长,并对中医养生术有研究。近年来曾祥裕被马来西亚东方管理学院、澳大利亚风水学院、北京上古传承国 学院聘请为讲课嘉宾。他还 曾在北京、山东、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广东、云南等地开讲《杨公 风水和养生》以及《人居环境以及建筑风水》,著有《正宗杨公风水丛书》、《杨公古法风水研究与应用》、《杨公造命课择日法》, 并撰写200多万字的风水考察随笔和学术论文,长年开办风水培训班,招收海 内外学员近三百人;擅长运用风水和中医养生方法,为海内外不少寺院、道观 及企业、公司和个人做过风水布局和养生指导,收到满意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