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臺灣農場普遍很小?為什麼內地都喜歡做大莊園?

大與小,是個很有趣的話題。比如我們經常會討論:到底大農莊有前途,還是小而美更得人心? 有人說要做大農莊,“大”才能吸引資源,才能平臺化,才能形成“頭部效應”等等。 也有人說,要做小而美,這樣才能專注,才能精細化,才能有溫度。你看,臺灣的農莊,不都是如此嗎? 那麼,僅就休閒農莊的屬性來看,更適合大莊園,還是小農場呢?


臺灣的農場為什麼普遍很小?

雖然臺灣也有新光牧野莊園、福壽山農場等大型休閒農場,但整體來看面積都不大,即便那些大陸耳熟能詳、收入頗高的農場。

比如年入近億元的勝洋水草農場,只有50畝;臺灣偶像劇首選拍攝地、被譽為臺灣北部最大花海的大溪花海農場,只有200畝多一點;至於眾口皆碑的薰衣草森林系列,每個項目也都mini到不好意思。


為什麼臺灣農場普遍很小?為什麼內地都喜歡做大莊園?



為什麼臺灣的農場面積普遍偏小?是臺灣的農業用地很貴嗎?是,也不是!

臺灣的土地流轉價格很高不假。但實際上,多數農場都在偏僻的山區,購買價格並非高得離譜。更何況,臺灣土地具有“資產”屬性,如果生意足夠好,貴也只是相對概念。

實際上,臺灣農場小,有一個很重要,也很容易被忽略的因素:臺灣的用工成本極高,哪怕是農村地區。新千年前後,為何臺灣的電子企業大規模搬遷到大陸長三角和珠三角,重要的原因就是臺灣島內用工成本高企。


為什麼臺灣農場普遍很小?為什麼內地都喜歡做大莊園?



工廠如此,農場也如此。

買得起土地,用不起工人——極高的用工成本,極大地影響了臺灣農場主大規模流轉土地。同時,也間接造成了臺灣農場主親自參與建設經營、莊主文化濃郁的特色。

不只是臺灣,其他發達地區也是如此。近些年,到澳洲購買農場也出現了這種現象。很多國人看到澳洲土地那麼便宜,像發現了新大陸一般瘋狂湧進。但流轉後才發現,根本僱不起工人。

最終,土地面積大小、用工成本高地、經營情況好壞,在市場這隻“看不見手”的調控下,臺灣農場進入到當下這種平衡狀態。可以說,臺灣的小而美農場佔主流,也是一種“優勝劣汰”的進化論結果。


為什麼臺灣農場普遍很小?為什麼內地都喜歡做大莊園?



為什麼大陸更偏向大農莊?

這個問題無需多言,相信大家比較容易理解。

從經營角度而言,農莊到了一定規模,“頭部效應”就會愈發明顯。比如更容易吸引人才、更容易申請研學實踐基地等等。

從當下的國情而言,農莊的“大”,和爭取配套政策、補助資金、社會關注度等等緊密相連。也只有“大”的形象地位,才能和莊主的其他主業形成正向潛在關聯。

正因為此,目前的很多大型莊園,雖然經營上乏善可陳,甚至入不敷出,但依然能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就像一個莊主所說:能做幾千畝莊園的,肯定壓根沒想過靠門票、採摘、餐飲這些經營項目來賺錢。


為什麼臺灣農場普遍很小?為什麼內地都喜歡做大莊園?



如果大而全的莊園經營很好,會不會形成壟斷?

在很多行業,尤其是互聯網行業,行業頭部企業形成一定程度的壟斷,佔據行業大多數份額的情況已是常態。

比如蘋果、三星、華為、OV、小米這幾家手機已經壟斷了國內手機八成以上市場份額;比如蒙牛、伊利也佔據了牛奶業的半壁江山;比如經過淘汰,很多互聯網行業最終都只剩下兩三家競爭……

“頭部企業壟斷”自然有其道理,但這種局面會發生在休閒莊園領域嗎?

大概率的情況是:不會!原因無他,這是休閒莊園的內在屬性決定的。

作為一個為都市人提供生活美學體驗和社交情感記憶的空間,莊園註定是有個性、有情感、有溫度、有體驗、有場景、有符號、有記憶的非標載體。

在消費細分化的今天,很難有一個空間、一個載體、一個場景能去滿足所有年齡段、所有個性愛好、所有情感追求消費者的碎片化需求。某種程度上講,莊園越大,他能提供的單項體驗越是無法做到極致。

這也就決定了,莊園再大,都無法形成事實上的壟斷。一個再完美的莊園,也無法讓所有遊客不走進隔壁農莊的大門。


為什麼臺灣農場普遍很小?為什麼內地都喜歡做大莊園?



同時,我們的土地流轉成本不斷高企,用工成本不斷提升已經是非常確定的事件。如今,長三角和珠三角用工成本已經逼近臺灣,在我們的調研中,不好找生產工人、運營管理人才、營銷策劃人才,已是這些地方莊主的共同感慨!

五年之後呢,十年之後呢?

當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不斷上浮,同時行業不斷走向成熟,大型莊園告別“政策輸血”,邁向完全市場化生存時,他們的未來又會在哪裡呢?

會不會像臺灣一樣,在市場的“左右試探”調節下,最終達到 “大與小”平衡呢?

我想這一天雖然有點遠,但並非不可看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