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爛根、葉片發黃,都是你不會澆水!

不能不說,蘆薈是很多養花愛好者的首選,不僅好看,實用,還能吸收甲醛等有害氣體,但是養的時間久了,問題也隨之而來,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一一介紹一下蘆薈,究竟如何養護。

誤區一: 積水爛根

錯誤操作

很多小夥伴,太勤快!看著蘆薈葉片水嫩嫩,以為它“很能喝水”,於是恨不得每天都要給它灌上一壺水。久而久之,多餘的水分積存在土壤裡,阻礙根部呼吸,導致葉片發黃、發軟、捲曲,根部腐爛。

正確操作

蘆薈是非常非常耐旱的植物,2個星期,2個月,甚至半年澆一次水,它都不會死。所以一定要少澆水,少澆水,春夏季節1-2個星期澆一次,秋天減少澆水,冬天徹底斷水。

蘆薈爛根、葉片發黃,都是你不會澆水!

蘆薈爛根

蘆薈爛根、葉片發黃,都是你不會澆水!

蘆薈葉片發黃

誤區二:乾旱脫水

錯誤操作

如果蘆薈很長時間未澆水,或者長時間只澆半截水沒有澆透,那其底部的葉片會出現捲曲、萎蔫發黃的情況。

正確操作

一次性澆透水,等蘆薈緩過來後,再恢復正常的澆水頻率,注意:不幹不澆,澆則澆透。

蘆薈爛根、葉片發黃,都是你不會澆水!

澆水過多

誤區三:土壤不透氣

錯誤操作

相信大部分人養蘆薈的土,都是地裡、路邊或者綠化帶裡的普通園土,這類土壤黏性強,透氣性不佳,如果時間久了肯定會板結。

水澆下去,在土裡滲不出去,氧氣不足,根系呼吸受到阻礙,不能正常吸收水分養分,所以,葉片就會發黃、發軟,時間久了,根部也會發生腐爛。

正確操作

蘆薈的土壤一定要排水性好!可以按照園土:腐葉土:河沙=4:4:2的比例,配製蘆薈的種植土。當然,如果家裡沒有腐葉土,也可以只用園土和沙子按照2:1的比例混合,進行栽種。

蘆薈爛根、葉片發黃,都是你不會澆水!

土壤板結

誤區四:換盆時養護不當

錯誤操作

蘆薈剛換盆的時候,如果馬上曬太陽,或者澆太多水,極易發生黃葉、發軟、爛根現象。因為剛換盆的蘆薈,還沒有適應外部環境,根部不能吸收水分,如果馬上放在太陽下曬肯定會脫水,發軟。

正確操作

蘆薈移盆應該在陰天或者清晨、傍晚進行,換盆過程中可以用刀片剪去死根、爛根,塗上多菌靈或草木灰,放陰涼處2-3天后栽種,當然如果沒有死根、爛根就可以直接栽種。

剛種上的時候,適當澆水,不能積水,保證多餘水分能從出水口排出,另外要放在散光通風的地方養護1-2周,不能直接放在太陽下直曬,等葉子硬了,再讓它逐步見光。

蘆薈爛根、葉片發黃,都是你不會澆水!

蘆薈換盆

誤區五:環境不通風

錯誤操作

如果你是室內養蘆薈,而且長期處於廕庇不通風的環境中,那蘆薈很有可能出現黃葉,甚至爛根的情況。

正確操作

如果室內養蘆薈,最好放在陽臺上或窗臺邊,最好每天或者2-3天開窗透氣。千萬不能1個星期乃至半個月都不開窗透氣,否則蘆薈必死無疑。

誤區六:光照不足

錯誤操作

蘆薈喜光,光照充足時,植株茁壯,葉片厚實,葉片墨綠;光照不足時雖然也能生長,但如果長時間光照不足會發生徒長現象,造成枝條細弱,葉色淺淡,時間久了,葉片發黃、發軟。

正確操作

儘量將蘆薈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養護,如家裡的陽臺,窗臺等,但夏天光照猛烈的條件下,要注意遮陰,千萬不能暴曬,不然會黃葉、甚至化水死亡。

誤區七:溫度不適宜

錯誤操作

蘆薈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5-25℃之間,0℃以下就會發生凍傷。如果長時間溫度過高,葉片會缺乏水分,發生黃葉脫落現象;

如果長時間溫度過低,會使葉片發生凍傷,導致葉片化水、發黃。

正確操作

夏天,應該將蘆薈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不能受陽光直射;冬天室外低於5℃時,應將蘆薈搬進室內。

誤區八:施肥過多

錯誤操作

有些花友,想讓蘆薈快快長大,拼命施肥,結果導致燒根,發生肥害,輕則葉片發黃,重則爛根。

正確操作

蘆薈對肥料的需求量不是很大,每月施肥3-4次就可以啦,以氮肥或複合肥為主,冬天不要施肥。


*小編說了這麼多,如果就覺得有用,多多轉發,讓更多的人瞭解養護蘆薈的知識。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