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起名拒绝拍脑门,看看优秀品牌名都有哪些套路

人靠衣装、美靠靓装,一个好品牌除了要有一个好产品,到底还要靠什么?

答案当然是还需要一个好名字!

我们先一起思考一下,名字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1. 名字是具有独占性、特指性的一种符号。

品牌需要通过名字显示这个产品的独占性。因为消费品品牌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包括广告资源、渠道资源)去告知消费者自己独特的功能诉求。如果投入大量资源后,无法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独占性,那么这个品牌的资源投入就是无效的。

2. 名字是一种识别性符号,中国人起名字尤其明显。

品牌需要通过名字去做识别性。如果一家品牌花了大量的钱去打广告,终于唤醒了用户心智与品牌的连接,让用户去购买自己的产品。但是用户走进超市发现很多类似的产品名字,你的产品名字没有识别性,那你的广告资源可能就被大量浪费了。

3. 名字是某种情绪诉求或者价值观信息的集合。

品牌需要通过名字做情绪的表达。比如周大福这里面的“福”字就是一种情绪和价值观的表达。


品牌起名拒绝拍脑门,看看优秀品牌名都有哪些套路

4. 名字是一种可传播的媒介。

品牌需要名字去做传播。如果一个品牌名字不可以被传播,品牌本身应该具有的功能就全部丢失了。

品牌起名拒绝拍脑门,看看优秀品牌名都有哪些套路

如何起一个好的品牌名字?

我们到底如何起一个好名字呢? 在分析之前,先来看一段话,这段话是中国著名手机制造商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所著《参与感》一书的一段话,主要是讲小米这个名字的来源,现原封不动引用:

“小米诞生的第一个月,创始团队讨论过至少上百个名字,比如红星、千奇、安童、玄德、灵犀等。

这些备选的名字回过头看看,有的很有趣,有的很猎奇。比如灵犀,我们想起“心有灵犀”的意头,甚至在纸上画过犀牛吉祥物的草图。又比如“玄德”这个名字来自于最早讨论时所在茶馆的包厢名。

我们差点定的一个名字是“红星”,它有很好的识别度,而且“红星闪闪”的色彩感富有正能量。原有的顶级域名所有者甚至也已向我们报价,但由于“红星”在酒类中是著名商标,有着特殊保护,即便是在科技类别中的工商注册也会受阻。

最终我们选择了“小米”。小米是五谷之一,温润滋养,人们耳熟能详,显得亲切平和。小米这个名字大家很熟悉,当初我去工商注册时,还有人问我们是否是个新农业科技公司。”


品牌起名拒绝拍脑门,看看优秀品牌名都有哪些套路

小米这个名字就是一个典型满足我们记忆传播规律三要素的名字,足够通俗,足够熟悉。小米是人们所熟知的农作物,几乎所有中国人说到小米的时候能够理解记住,剩下只需要强化小米现在代表的是手机,而不是原有的小米就好了。手机品类+熟词就是品牌名字,所以小米手机是很容易被记住的品牌名称。

言归正传,我们如果要起一个能够火爆中国的消费品名字,到底有没有什么法则,即使你是一个小白,也能快速学会起一个好名字呢?

第一步,找关键要素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品牌名字有几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告知、传播、情绪表达、识别。事实上,我们的名字就是要降低用户购买的成本,所以基于用户购买产品的理由,可以总结出品牌名字应该具备的核心要素:

1.产品功能

我们在为一个品牌起名的时候,需要在名字中阐述清楚产品的功能。比如有一款泻药的名字叫做“泻立停”。尤其是你的产品是主打某个非常突出的功能,你就可以依据功能命名,直接把你诉求的功能提炼出来,然后依据“俗”、“熟”、“直”法则,就能起一个好名字了。

2.受众文化特性

之前在上海见过一家主打文艺风的民宿,直接起名叫“小确幸”。因为这家民宿希望主打的核心人群就是具有小确幸、小幸福的人群,所以,直接依据自己核心人群起名也是一个有趣的法则。

3.创始人自身创意与特质

如果创始人本身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文化IP属性的人,可以依据自己的IP特质起名。这里典型的是以姚明、乔丹命名的服装品牌。

第二步,品牌定位

起名字还需要定位?当然。一个好名字也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不同类型的名字,代表着公司在市场中不同的追求。名字应该与企业的市场追求、市场定位、市场战略有很大的关系,这一点对消费品品牌而言尤为重要。

如果你是一个新的消费品类开创者,你的名字的战略应该是占据品类关键词,从而成为品类代表者。

比如你要占据鲜炖燕窝的品类,你的名字就可以叫做小仙炖燕窝,用小仙炖三个字占据这个新品类的心智。如果你要占据五常大米这个品类心智,你的名字应该是品牌字+品类词汇。


品牌起名拒绝拍脑门,看看优秀品牌名都有哪些套路

所以说,如果你是品类开创者,最好用你的名字占据品类心智,不然的话你就需要掏大量广告费,通过广告强化你和品类之间的关联度了。

第三步,起名的灵感来源

终于说到大家最想知道的问题了,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找到起名的灵感来源?

➤ 首先,我们需要遵循灵感来源的大原则。在我国艺术界,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叫做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

起名也是如此,起名的灵感要来源于生活,但是要高于生活,同时也不能脱离记忆的大规律。所以就是去寻找中国文化、声音语境里已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流行,而不是凭空生造一个全新的元素出来。

我们把这个规律总结为“源点母体文化”,你所谓新的灵感也一定是从源点母体文化中寻找词汇。

举个例子,中国文化母体中,所有历史人物是已经存在和拥有的客观事实。中国所有人基本都对四大名著非常了解,所以,如果你用名著中某个母体作为名字,就很容易让用户快速记住你。

我们上初中的时候,林俊杰曾经出过一首歌曲叫曹操,他其实就是利用了源点母体文化,直接从已有的元素中抽离出的元素,所以几乎不用再告知用户,用户也会知道有人唱过曹操,这就是直接寻找源点母体文化。

把源点母体文化可能包含的类别做了一个总结,大家只需要去这些源点母体文化中寻找灵感就好了:

诗词歌赋、武侠小说、历史典故、地名、常用口头禅俗语、电影、神话传说、水果、植物、动物、山峰、口头语、数字、花草、声音、祝福。

武侠小说:中国流传比较广的是金庸小说。知名度很高的人物比如黄蓉、周伯通这些都有人使用。

历史典故:比如指鹿为马,有品牌就叫鹿马科技。

地名: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FM)、乔戈里峰(K2VC)。

动物名:考拉FM、蚂蚁金服、天猫、小狗电器。

水果:香蕉体育、苹果公司。

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就不一一举例了,所以对于品牌名而言,基本都需要遵循从大文化元素里寻找到这样熟悉的词汇。

➤ 其次,找到源点灵感后需要添加一些新的元素,用新元素或者两个熟悉元素做二次组合,容易在名字饱和的市场里塑造新名字,下面介绍几种核心方法:

1.加量词

苹果虽然已经被占用了,但是如果你想继续沿着这样熟悉的方式去找名字,你可以叫一个苹果或者一个香蕉。有一个家纺品牌,为了让用户联想到柔软感,所以在保留棉花这个熟悉的语境词汇之下,加上了数量词,叫一朵棉花。


品牌起名拒绝拍脑门,看看优秀品牌名都有哪些套路

2.加命令的动词

比如鸭子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词汇,你不太可能直接叫”鸭子“,但是你如果叫“叫个鸭子”,就变成了一个新的词汇了。一个品牌起过一个名字叫“来个水果”,也是遵循这个原理。

3. 叠词

比如以前叫兔牌奶糖,你可以叫兔兔牌奶糖。通过叠词打开用户的新记忆,滴滴也是一个叠词。

4. 使用数字

数字在消费者心智中也是非常容易被记住,但是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其实只有一些特定数字让用户方便记忆,比如91谐音”就要“,51谐音”我要”,99、360、88这些数字在中国消费者心智中都是格外容易被认知。

5. 利用谐音。

比如举个例子是一个熟悉语句,但是它也可以被谐音为“举个栗子”成为一个糖炒栗子的品牌名。”没想稻“是没想到的谐音,也是根据谐音变化成一个大米品牌。

6.加权威

在人类话语体系里,“王”是一个权威的代言,所以利用原有熟悉的词汇加上权威就可以成为新的名字,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五道口枣糕王”,就是用枣糕+王,再比如金霸王电池的名字明显要高于南孚电池。

7.颜色的改变

曾经有款知名香烟叫“红金龙”,几年后它又推出了一个价格更低的产品,直接改了一个名字叫“黄金龙”,这就是充分利用颜色的改变。

上面就是寻找灵感,以及做元素和要素进行组合的灵感来源,基本遵循上述规则就有很大可能性找到一个不错的品牌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