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墓葬中出現一張紙,專家們看了很詫異:這個年代不應該啊

我們中國千年文明,期間有很多的發明曾經一度領先於世界,而其中最重要的四大發明更是一直影響到現代人們的生活,要說其中對於日常生活影響最大的,那就是紙了,人們現在的生活誰能夠離開紙這個東西呢?而很多人都以為是蔡倫發明了紙,其實他只是改進了製作工藝,我們目前最早的紙出現在戰國時期,但是那時候的產量很低並且價格非常高,但是在甘肅的一個古墓中,卻出現讓考古學家們感到震撼的事情。

西漢時期墓葬中出現一張紙,專家們看了很詫異:這個年代不應該啊

1986年的天水放馬灘,護林員們正在勘測地形,想要在這裡建造一個新的工作站,可是在測量中,卻從地下挖出了青磚,而且範圍還挺大,這時候有人說馬上通知當地的文物部門,青磚就意味著有墓葬。考古人員趕到後,像是詢問了下情況,接著來到現場,發現人們已經扒開了一個口子,為了防止墓中的文物氧化,他們立馬開始進行搶救性發掘。

專家們其實並不意外,放馬灘的名字其實就的名於先秦的贏非子,這可是秦國的先祖級人物,當年他就在這裡放馬,所以因此得名,長久以來這裡都是人們探索的地方,有幾個古墓專家們也都不是很稀奇。但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方圓十里的範圍居然都是古墓,這樣的規模是他們之前沒有遇到的,這裡是一個西漢的墓群,大約有百餘座古墓埋藏地下。

西漢時期墓葬中出現一張紙,專家們看了很詫異:這個年代不應該啊

原本他們以為可以找到國寶級的文物,但或許是那時候的這裡的西漢人還不富有,雖然陪葬品很多,但是在這裡並沒有找到什麼國寶級文物。而且最令人痛惜的是,這裡的很多文物都是漆器,竹簡、絲織品,大多是殘破不全或是多有損壞,雖然竹簡能夠幫忙填補一些歷史,但是也因為其殘破程度,讓人們難以破譯。

面對這樣的情況,專家們都非常失望,但是就在撤離前,一位不死心的人又挖到了一個灌水的墓葬,而他在檢查了墓中的物品後,在棺槨中發現了一個溼漉漉卻很像紙張的東西。在將這些東西收回後,大家對這個東西進行了處理,發現這東西還真是一個西漢時代的紙。在那個時代,沒有真正的紙張,紙其實是在繅絲後水上的一層纖維片製造的,但是卻並不能用來正常書寫,並且我們也能看出,造價比較高。

西漢時期墓葬中出現一張紙,專家們看了很詫異:這個年代不應該啊

所以從先秦一直到西漢時期時期,大家都用絹帛或者竹簡書寫,並且竹簡清洗後還能夠多次使用。但是這裡出土的這個紙,表面光滑、並且有柔韌性,他的質地甚至比東漢的蔡侯紙還要好,雖然在情理中考古學家們感到有些不可能,但是事實就在這裡。而這個神奇的紙被命名為“放馬灘紙”,如今收藏在甘肅博物館,被稱為博物館鎮館之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