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源再發森林火災,來為森林防火獻計獻策吧?

寶寶的口糧


歸根結底,還是宣傳工作做的不踏實,至於各位所說的清林源,隔離帶,修儲水庫,熱感應,隔離帶,這些工作每年都在做,做了以後發現不切合實際,隔離帶,先不說審批上不允許,就算審批通過,做多寬合適?松樹松塔在高溫燃燒中會爆炸,彈射,最大可能在幾公里以外,最重要的,我們不會預測下一次著火點會在哪裡。

現在我們實際工作中,都是各級分包,詳細到各鄉鎮,各村,各山頭,地塊林區各路口設卡檢查,嚴防火源入山,標語,彩旗,紙張材料,以及各村,挨家挨戶宣傳,各學校,工廠,只有全民重視,才能起到作用,

再有,兩次沁源大火,也是偶然事件,大風7-8級,山區地形複雜,風向多變,天氣乾燥,沒降水,林內植被密度大,也間接導致撲救工作難度大

同時,也是必然,宣傳不到,思想麻痺所導致


空白120319831


作為土生土長的沁源人,提點不成熟的建議。防火主要從三方面考慮,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以下提的兩點建議都是從減少和消滅可燃物的角度出發。

第一、農作物秸稈處置問題

3.14大火是由於有村民在地裡燒秸稈導致。而焚燒秸稈也是政府明令禁止的,但是總有人存有僥倖心理。記得小時候家家養牛,玉米秸稈是牛的好飼料,家家都不焚燒而且保護的很好。這幾年種地的都是老年人,村裡也幾乎沒有養牲口的,所以秸稈無處安放,好多還是偷著焚燒。



政府可以考慮合理處置農作物秸稈問題,不能光是禁止焚燒。據我所知現在好多養牛廠都需要外購這種農作物秸稈供牛食用。政府或者當地有條件的村民可以在秋收以後統一處置農作物秸稈問題。不能遺留到第二年天乾物燥又多風的春季。


第二、建立合理的防火隔離帶

在沁源的公路好多就挨著山,山上就是森林,車上路過的人扔個菸頭就可能引起大火。建議在靠山的公路兩側硬化幾米的防火隔離帶,樹擋砍樹,草擋斬草,公路兩側種樹的要在秋收後清掃落葉。建立一個公路與森林的防火隔離帶。

第三、建立靠山建築與山體的防火間距

山西沁源是典型的山區,村莊都在山與山之間相對平坦和開闊的地方,好多房屋也是依山而建。為了避免兩者之間的相互影響,要保持一定的防火間距。保證山體著火不會波及房屋,房屋著火也不會蔓延到山體。對於新建的房屋,各村嚴格管制,對於已有的房屋,在枯草期要清理好樹木雜草灌木等易燃可燃物。

第四、建立撲滅初起火災的力量 無論何種主體著火,初起火災是最佳滅火時期,在加大宣傳防火常識的同時,最好配備相應的滅火器材,例如手提式乾粉滅火器。同時教會相關人員如何使用滅火器。不能僅走形式,而是做到切實有用,一旦發生火災可以及時撲滅初起火災,避免火災蔓延。


寶寶的口糧


發生了水災,造成森林財產流失人員傷亡!可悲:可憐:可惜。

一:現在大家都燒煤氣了,用電來煮飯了,很少上山砍柴了。我也看過很多山林地下的乾柴樹葉堆得厚厚的,很容易燃燒!

二:除了人小心之外,火災無牙老虎也是防不勝防!

三:五行當中,水能克火,我也看過一些水池,挖個大坑,裡面存了很多水,水的來源就是山頂流下來的,再用水泥蓋頂,在頂上再種上花草,這樣保存水在坑內,也擋住了太陽的熱能蒸發了水份。這個就是小時候看過的,可以在山腰這裡挖坑,存幾個水量,可以種樹也可以防火的作用。因為蓋的比較好,沒有外面的垃圾流進去。只留下兩個洞,可以容一個人上下的。也不用花很多錢,水又能克火。這樣的安全措施比較好。

四:過去也看到水坑旁邊有抽水機,但是現在的森林離村太遠的話,怎麼能提供電呢?這個是一個障礙啊!挖了水坑能從地下通電這個方法大家說好不好?

五:有了坑存水,有了電提供抽水機噴水,大火發生的時候,把整個地方都淋溼了,燃燒火,也燃燒不過來呀。

六:發生大火的時候,地下噴水,天空用飛機來撒,滅火比較快,消防車一般很難進山森有障礙,山林火災的消防車可以改一改嗎?山林火災不比城市房屋的火災啊!有什麼不對或還有什麼方法,,大家請指正和批評。





風雲際會369


1、採取人工降雨作業,2、採取地空協同作戰,3、採取多點突破圍攻戰術,4、採取人海戰術,快打後守,5、選擇有利的撲救時間(凌晨三點~早上九點)。注:晚上撲救雖然較危險,但是晚上的氣溫較低,有霧水伴隨,風勢較為穩定,對撲救時是比較有效果的,這種作戰時間和方式對森林消防員來說較為辛苦,要做好人員調度、物資準備、思想動員、後勤保障等工作。無論怎麼打,有人打過的地方就必須斷後,否則前功盡棄。希望全國人民平安,生態平安,自然平安。希望在一線的戰友們凱旋歸來!願山火快快的熄滅!希望全社會共同宣傳和制止一切野外用火的行為,政府部門和公安部門要加大對野外用火的管理和執法力度,做實做透,不留死角不留漏洞。總得來說森林火災的公開信息和透明的就是最好的宣傳和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水火中徘徊


1.降溫:也就是多澆水,使以著火和未著火的區域降溫,增加空氣溼度,降低蔓延速度。

2.隔離:利用地勢環境,找到最佳隔離區,將易燃物剷除,阻止火勢蔓延。

3.奇策:由於屬於森林大火,澆水沒用,尤如杯水車薪。在自然大火前很容易揮發被烤乾了。所以必須找到不易揮發液體(阻燃劑)附著在未燃物上,等待火勢到此不能被點燃。比如油。火上澆油,一咋聽以為是越澆越旺,其實不然,有很多不燃燒的油脂,並且不易揮發,粘粘在草木或易燃物表面,起到阻燃劑的作用。

這應該是最效率的辦法了。買上油性阻燃劑,找到合適的隔離區,一噴就行了。


星遊啟


眾所周知刀耕火種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燒秸稈對於農民來說,第一是方便當年和來年便於耕種,第二,燃燒的秸稈可以作為肥料;第三,便於消滅害蟲的蟲卵,減少害蟲對農作物的破壞。可同時燒秸稈也成為了造成大氣汙染和森林火災的隱患。火災的防護必須從根源上整治:首先,解決秸稈問題,政府應該作為主體,幫助農民把秸稈合理處理掉,同時解決蟲患問題。建議集中燃燒秸稈或者秸稈商業化處理。第二,救火專業化和商業化,大多數地區的救火防火以鄉鎮為單位,招募的隊員基本都是臨時人員,從業人員專業素質低,救火專業工具也不專業。建議政府將救火商業化處理,提高准入門檻,用於購買專業救火設備,培養專業救火人才。第三,建立聯動機制和應急處理機制,包片包戶到位監測,小火也要大處理,常練兵。這樣遇到大火也不會變成大損失。應急預案估計每個鄉鎮政府部門都有,重要的要落實到位。第四,獎懲分明,對於點火和及時舉報人員要重罰重獎,政府要長宣傳,村委會要安排人員長檢查。第五,科學化防火,衛星和防火報警設備,要把火災消滅在初期。


雪狼逸飛


第一可以把原始森林的農民全轉移出來,找好適合農民的項目,科學規劃,就近合置。

第二,森林密度太大,山上樹種太單一,可以選擇不同品種樹木按梯次進行栽種。第三,在森林深處安裝煙感報警器,監控探頭,鋪設,專用消防管道,消火栓。在有森林村莊周圍修築直徑五百米的圓形蓄水池,派專職消防員進行看護。第四,修建消防專用滅火通道,每隔幾公里建立一條百米寬的隔離帶,橫向,縱向的都要有。第五,如果風力太大無法控制火勢,可以向國家應急部請求支援,可以讓解放軍工程兵在山上隔離帶安裝炸藥,實施定點爆破,以火攻火,改變火勢的漫延速度,風向。第六,加快在原始森林附近縣區就近修建通用機場,以便快速機動。


郝正熙


將各縣市年內發生森林火災的起數、每次火災的過火面積、年內幾次火災的過火總面積,作為硬性指標與各市縣黨政一把手的工作責任掛鉤,凡超過一項指標的縣市,立馬撤掉黨政一把手的職務整調到林區護林防火崗位。凡在森林防火滅火工作當中失職瀆職的領導,該依法依規追究領導責任的,決不能姑息,達不到追究法律責任的,調整到林區護林防火崗位工作。


夜舞風花雪夜


弱弱的問一句,專家都去哪兒了?專家們領了人民的血汗錢咋沒發揮作用?現在緊急關頭又喝茶去了?怎能延燒那麼多的森林?咋不砍隔離帶?咋不科學處置?咋不以火攻火?硬撲森林火災既勞命傷財,又得不喪失!!我從事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32年,典型山區縣,轄區內森林火災最多延燒100畝,望指揮人員和指揮機構三思!!!


快樂一郎


不要說那麼多沒用的,我是一名林業工作者。一,這個時期的火災都是人為點燃的。

二,燒地梗,違規用火。

三,清明上墳,不聽勸告。

雖然總結的語言不到位,很俗氣,但是這是實際情況。

也不要您紙上談兵,大家以後遵守森林防火條例,不要違規用火。大家文明祭祀,用鮮花等代替紙錢等。

今天救火很疲憊,看到這些有些情緒激動,請不要計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