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把房子拋了,潘石屹房子拋了,他們為什麼拋?你們拋嗎?

不吃辣的Allen


李嘉誠和潘石屹都是房地產界的大佬級人物。我們先不說他們為什麼把房子拋了,先說說他們為什麼能成功?

我認為,他們的成功既源於他們的努力奮鬥,更要得益於超前的思維方式。在什麼階段做什麼事情,他們心理比誰都清楚。

放眼天下,商人追逐利潤,無可厚非。他們憑藉自己的智慧,贏得了鉅額財富,這一點與他們超前的眼光分不開的。這個我認為是最重要的!

那麼,他們為什麼要放棄國內房地產產業呢?我認為,第一,近十年來,國內房地產價格以火箭速度上漲,已經達到令國人難以承受的程度,再加上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降溫,房地產行業的暴利時代已經過去,穩定房價已經是目前政府工作的一部分。第二,國內房地產企業眾多,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像萬科,恆大等房企實力雄厚,這塊可供分割的蛋糕也是越來越小了。第三,一線城市房企貴的令人窒息,有價無市。三四線城市庫存已經很嚴重。

商人的本性就是追逐利潤,哪裡能賺到錢,資金就會往裡去。他們肯定發現某個行業有更大的發展前景,所以我們不能指責別人。

至於我的那套房子,就算再貴我也捨不得賣的,因為,我也只有這一套房子!


股市騎大牛666


我在三四線城市,住的80多平的小房子,還有一套不住在租的93年老房,這房子93年花13萬買的二手60來平,買來沒幾年我就一直租給別人,租了大概買房子的本錢回來了

本來想留給女兒一套的,她在濟南結婚買房不回來了,我在去年就出手賣了它,好多人說我賣虧了,我沒感覺虧啊,我買它的錢租金都回來了,現在賣了它不管多少不都是純掙的嗎

我不貪心,我已經很滿足了,我這會用賣房子的錢理財,每年進的比房租高好多呢,幾年後誰又能知道房子是啥情況,起碼我現在有現金心裡不慌,用起來踏實,以後老了現在住的留給女兒她咋辦我們就管不了了。



玉清0716


昨天一夜未眠,早上醒來看到您發的提問,李和潘都在拋房,此時此刻,從抽屜裡拿起了十幾年前抽一半的煙猛吸了一口,不禁感嘆,時間世道的變化,決定把我那三房一廳一衛的廁所拋出去了,哎,時代在進步啊,人就是無奈!



今角美


我覺的用今年的豬肉來詮釋未來的房價是再適合不過的。

豬肉10塊左右一斤的時候,也沒見人怎麼吃,在開始漲到20多的時候,反而吃的人多了,漲到30多的時候,幾戶每家都要談論肉價上漲這個話題。這就是所謂的“買漲不買跌”。

但是今天我去買豬肉的時候,突然發現前幾天30多的豬肉今天22就買了,我心裡高興的同時,又可以預見未來的豬肉價將是斷崖式的下跌,為什麼,因為豬肉和房子一樣,都是在小部分人手裡屯著,一旦價格下跌,為了減少損失,必然會搶著把手裡的豬肉拋售出去,必然會造成肉價的崩盤。

房價同樣道理,只要房價下降,必然使屯房的那些少數人恐慌,拋售手裡的房產,結局怎樣,我就不用多說了吧……


蕭夢


李嘉誠和潘石屹大部分賣掉的是辦公和商場這些物業。李嘉誠有一句名言叫“不賺最後一個銅板”,他覺得國內房地產價格太高,在前幾年陸續賣掉國內的房地產項目,把資金轉歐洲,澳大利亞,購買電力和煤氣等基礎民生服務的企業,據說英國有三分之一的電,四分之一的水由李嘉誠所持有的公司控制。而作為個人,如果只有一套房,房價漲跌都與你無關了,因為房子用來住,哪怕漲到100萬都不可能賣的。而有多套房產的人要不要賣?個人覺得中國經濟還會高速增長10-15年,未來房價大概率還要漲,只是不同區域漲幅情況不一樣。三四線城市增長緩慢甚至滯漲,而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和一線城市周邊衛星城還會繼續上漲。所以,持有三四線城市房產的人,可以考慮賣掉部分房產,購進一二線城市優質的物業。如果要像李嘉誠一樣購買國外資產,首先你的資金要有合法渠道出海,另外,國外歐美日韓房價比較平穩,繼續大幅度上漲的可能性很少,而且限制外國人在當地購買房產,所以,出海購房需謹慎。


李威利斯


我想說幾句,因為我剛剛買房才兩三個月,看房時間有兩年之久,並且我是個堅信價值投資主義者。買房主因是因為帶槓桿投資股票虧了錢,沒有工作沒有精神,父母手上還有點閒錢夠首付的,貸款也夠還的,現實我就是啃老族,其實我不想,沒辦法,不得不低下頭總結自己,我堅信了十多年的股市確實沒有給我帶來豐厚的利潤反而讓我負債累累,買房雖然我不看好但確實讓我短期獲利豐厚,這個我在現實中都不會跟人提起,因為我一直主張房子就是用來住的,股票是用來增值的,能增值多少是需要眼力的,但現實往往就這麼的打臉,股市牛市中你閉著眼隨便買都能漲幾倍,房產現在是恰恰接替了股票,只要上車就能保值,當然前提還是得沉得住氣,我目前買的這套二手房在怎麼崩盤也不會低於這價格的。所以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只能說穩穩當當的收入要有,折騰也必須得有,因為折騰過了你的眼光就會不一樣,也是人生經歷中的一大寶貴的 財富,前提是一定不要拿上所有的身家去押,我好在有父母的積蓄支持,要不然現在瘋了都可能,喝多了想到哪就寫哪


麥田守望者5926549


這兩人是新型資本家,為了賺錢,不擇手段,為富不仁,官商勾結,巧取豪奪,背叛祖國,背叛人民,是坑民害民者,是民族的敗類,更是民族的恥辱。是無恥之徒。


手機用戶74255146613


這問題分兩部分,首先,他們問為什麼拋售?

李嘉誠拋售的是商業地產,是酒店、辦公樓、商場綜合用的商業大樓,並不是簡單的“房子”,收入來源就是租金,網購剛剛欣欣向榮的時候,李嘉誠就開始賣商業大樓,2013年的時候,就開始賣商業地產了,後來還賣了零售資產屈臣氏,主要是看到了網購的衝擊。顯然,從2012年開始,雙十一濃厚的氣氛引導下,網購習慣越來越深,李嘉誠很聰明,早就看出來網購的影響,直接避開了影響!

潘石屹賣的也不是住宅樓,而是辦公大樓,就是俗稱的寫字樓,就是出租給公司辦公的辦公樓,為啥會出售呢?這幾天也在琢磨,有可能是希望投資其他地方,也有可能是覺得競爭太大了,前不久看過一組數據,講的是現在中國大城市的寫字樓現狀,意思是供大於求了,平均每人的辦公面積沒有什麼提高的空間,這就意味著價格可能下降,競爭加劇,所以決定賣賣賣,賣掉辦公樓,這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下圖SOHO中國的寫字樓相當漂亮。

“你們拋了嗎?“ 關鍵是,我們有的拋嗎?你們誰擁有商業大樓的產權啊?誰有高大的寫字樓啊?想要跟著他們拋,先得有高樓才行啊,潘石屹和李嘉誠可不是賣掉居住用的房子。既然沒有商業大樓與寫字樓,想跟著他們拋售也不成。


西格瑪的化學


大家不要亂想亂解讀政策了。中國不是其他國家,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不是完全的市場經濟,很多西方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經濟對於我國來說不管用的。要不西方唱了幾十年的中國經濟崩潰論怎麼現在反而越來越好了?而且在西方壟斷的一些高技術產業取得很大進步,很多創新,這也是美國發動貿易戰的根本原因。美國害怕中國速度,害怕中國崛起取代美國地位。國內多數關鍵行業都被政府掌控著,出現問題可以集中國家力量解決問題或由國家補貼買單。這個在資本主義國家是很難或者是根本辦不到的。就像美國總統大力推動製造業迴歸美國,到現在成果很小。大多資本家不吃這套,他們只追求利益最大化。說通俗點中國經濟很多行業是看政策吃飯的,能真正讀懂中央政策的商人 企業是基本不會吃虧的。記得0幾年的時候股市大熱,最後連總理都說出了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的話。這個時候還炒股不是送肉嗎。理解總理這話意思的聰明人賺錢退出了,有些賣掉房子炒股的人虧到要租房住。現在的房地產政策中央已經說的夠明白了。住房不炒,穩定房價。不炒和穩定你們自己去理解。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一線城市房產價格很高的地方回穩定甚至有小幅回落。新一線和二線城市高價的也一樣會有小幅度波動,對於本來價格就不高的城市肯定會有帳的但幅度不會太大,長沙就是這樣的城市。至於四五線城市的價格應該不會漲只會跌了,但這也不是絕對的。也許有些四五線城市有特點,有發展潛力的是例外。


往事s隨風


大佬說的對,中國的房子已經夠住了。

有好多的爛尾樓和閒置房子,現在是階段性調整,好多地方都在棚戶區和老城區更新。修房子的速度現在是一天一層,房價遲早會降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空間,這個趨勢就會在2025年左右。

2020全面建成小康目標,意味著貧困地區和人口居住問題就解決了,現在很多移民搬遷項目正在加班加點,就拿移民搬遷有的可以分兩套房,但是自己只住一套就可以了,農民變市民,多的房子就會賣,這是真實事件。

房價推高了通貨膨脹,中國產業怎麼降只能降低成本。你看現在新經濟,淘寶這些做的好的都是租在房價合理的區段,他不需要黃金位置,現在逛街街邊店都是人熙熙攘攘,商業廣場裡面人多,這個全靠運營管理。

沒有一種東西只漲不跌,中國人口在減少,優生優育和新的生活方式正在進一步改變年輕人,現在賣拿到手裡的錢才是真金白銀,我覺得未來靠房子養活幾代人的時代會消失,中國前四十年天翻地覆,往後二十年是前者的幾何更大變化。要相信社會只會進步,不會倒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