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遊走在朝陽區酒仙橋老街坊

京城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遊走在朝陽區酒仙橋老街坊

北京朝陽區,在華麗的高樓與現代建築之間有一方角落裡的樓群,就像老照片,它從誕生走過半個多世紀成了酒仙橋“最老的地方”。如時鐘已沉睡,它被永遠凝固在六零年代風華正茂的時刻。

京城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遊走在朝陽區酒仙橋老街坊

這裡就是酒仙橋老街坊。“街坊”是北京鄰里間親切的稱呼,可是酒仙橋的“街坊”卻是個地名,是一片生活社區。所以這裡的地名都是“酒仙橋六街坊”“酒仙橋四街坊”。

京城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遊走在朝陽區酒仙橋老街坊

從車水馬龍的鬧市走進“老街坊”,彷彿一切都靜止了,我這個不速之客成了時間的闖入者。這是一片陳舊的紅色三層老樓。樓房方正,敦厚,斜坡的樓頂上伸出煙囪一樣的出風口。在那個年代,受蘇聯建築的影響,在房梁和屋簷下還留著雕刻的花紋。

京城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遊走在朝陽區酒仙橋老街坊

京城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遊走在朝陽區酒仙橋老街坊

只是此時,紅磚已斑駁不堪,幾乎所有的老木窗都歪歪扭扭好像絕然不肯再被合上。一個掛在窗外的空調機完全的鏽蝕了,玻璃碎掉,辨不出花色的布簾被風帶出了窗。離它不遠,一隻嶄新的白窗突兀的分外顯眼。如此,也有晾曬在陽光裡的被褥,也有黑漆漆沒了玻璃和窗欞的空洞。有端端正正寫的“理髮在樓後”的標牌,也有“辦證”和奇奇怪怪的電話號碼。這些老樓好像已經死了,又好像還在認認真真的活著。

京城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遊走在朝陽區酒仙橋老街坊

京城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遊走在朝陽區酒仙橋老街坊

如果時間回到五六十年代,這裡的熱火朝天是我們現在不敢想的。那時候新中國百廢待興,在前蘇聯和民主德國援助下,酒仙橋地區建成了代號774的北京電子管廠,並將代號706、707、718、751、798等廠整合為華北無限電器材聯合廠。酒仙橋成了電子工業基地。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很多零件都產自這裡。那時這裡被稱為‘電子城’,像現在的中關村一樣是高科技,高技術,令人羨慕的地方。

京城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遊走在朝陽區酒仙橋老街坊

小區裡的煤場

京城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遊走在朝陽區酒仙橋老街坊

“老街坊”的樓群就是這些工廠的職工宿舍。最初它是城鄉交匯處,有小橋流水和稻田飄香。附近的地名有六公墳、王爺墳、東風農場。曾經有人在酒仙橋河邊見過散落的殘碑。宿舍建成後,人越住越多,居民通常是三、兩家共用一個廚房;每個樓道有一個廁所。房屋的面積雖然狹小,然而在那個年代這是條件非常好的樓房了。

京城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遊走在朝陽區酒仙橋老街坊

京城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遊走在朝陽區酒仙橋老街坊

今天,樓群中最多的是老人,陽光下他們三五結伴無聲的呆坐。風捲起塵土紙片在地上打轉,一個揹著電腦包的年輕人匆匆走過,他就在附近打工吧,一個月的租金是多少呢?商販叫賣著由遠到近,在這片複雜的,與周邊高大上的建築如此格格不入的紅磚樓群裡穿行。

京城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遊走在朝陽區酒仙橋老街坊

京城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遊走在朝陽區酒仙橋老街坊

京城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遊走在朝陽區酒仙橋老街坊

這個有半個世紀年齡的老街坊,曾經驕傲輝煌過。只是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昨天的“高科技”電子管被今天的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所代替。當北京的高樓拔地而起的時候,他已漸漸老去,帶著一個生命走進晚景的寂寞。在奇異的藍天下,老樓的紅磚有的已成土黃,有的泛起灰色,它的“與世隔絕”“衰敗”“深重的年代氣息”就像這天色一樣令我難忘。

京城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遊走在朝陽區酒仙橋老街坊

京城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遊走在朝陽區酒仙橋老街坊

傍晚時分,夕陽紅的濃豔,大樹甩出長長身影,在那麼多破舊的窗子裡,光照了進來,一隻古老的毛絨玩具熊從窗後露出笑臉。

京城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遊走在朝陽區酒仙橋老街坊

本集完謝謝觀看,如果您有什麼想法,歡迎踴躍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