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快起來!」對標一流 實幹為要

明代心學大家王陽明先生認為,良知人心本有,不假外求,但因受私慾蔽塞,需要下致良知的功夫,才能保持良善本性,並將善行擴展到大千世界。人人皆可為堯舜,每人內心都有追求一流的夢想,都有自尊無畏的自信。但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難以自我超越,往往淪為平庸。原因要麼怯於攻堅,為困難所嚇倒;要麼安於現狀,得過且過。本質上都是初心蒙塵,需要拂拭清理。要敢於突破自我設限,制定人生高遠目標,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敢於挑戰各種不可能,掃除“蜘蛛網”、打破天花板,釋放無限發展潛力和動能。始終堅持解放思想,燃燒乾事創業激情,秉持卓越追求的工匠精神,在各自崗位、各自領域裡做到極致,以一流精神狀態創造一流業績、成就一流人生,才不負韶華、不負時代。

「惠州,快起來!」對標一流 實幹為要

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攝影範偉明

推及一個城市而言,亦同此理。一流城市不等同於一線城市,每個城市都有獨特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在各自功能區發展定位中都有可能成為引領者。吳宮西子雍容華貴,苧蘿西子也清新質樸,各擅勝場、各異其趣。就惠州來說,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形成了石化和電子兩大支柱產業,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注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保持了綠水青山;加強文明創建和文化建設,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質明顯提高;實施民生財政,深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改革,老百姓幸福感、獲得感持續增強。這些都是惠州走在前列的優勢條件。建設國內一流城市是時代的呼喚、大局的要求,也是惠州城市發展目標的演進昇華和現今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

「惠州,快起來!」對標一流 實幹為要

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攝影範偉明

同時也要看到,惠州經濟總量還不夠大,政務環境、營商環境還不夠優,城鄉、區域發展還不平衡不協調等等短板迫切需要補齊。解決這些問題,根本上還得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從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上做文章。惠州提出打造“2+1”產業體系,瞄準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壯大經濟實力;堅持“快人一步”標準,先改一步、改快一步,全面提升行政效率和服務水平;實施功能區發展戰略,探索差異化績效考核體系,調動各地區各部門發展積極性。思維一轉變,短板就能成為“潛力板”,成為新增長極。

良知是本心,致是功夫。一流是目標,致是行動。知行合一,實幹為要。要擔負起責任,各級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帶頭“燃燒”起來,不等不靠,放膽幹事,當好動力主引擎,激發強大正能量,帶動整個幹部隊伍幹起來、快起來。要講究方法策略,增強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能力,找準工作著力點,善於聚焦發力,突破一個又一個關卡障礙。要形成工作合力,發揮各方力量作用,激發社會各界人士廣泛參與,合奏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壯美交響樂。要堅持久久為功,保持戰略定力和韌性,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棒接一棒跑好接力賽,開闢惠州更加絢爛美好的未來。(作者:羅顯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