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白釉瓷—樞府瓷


卵白釉瓷—樞府瓷


2016香港寶港春季拍賣

1841 元代 樞府 釉折腰撇口印花洗 (一對)

尺寸口徑12cm;11.8cm

成交價RMB 88,996

元代,景德鎮湖田窯創燒了一種釉呈失透狀,色白微青,恰似鵝卵色澤的柏油瓷叫卵白釉瓷,因當時多數軍事機構樞密院徵用,又時在器物內留有“樞府”二字,習慣上稱樞府器。

關羽卵白釉瓷燒窯年代,近代資料有兩種說法。一說,元大德年間至明代初期,時間大約有一個世紀;一說,僅限於元代,只幾十年時間,不管哪種說法正確,都意味著卵白瓷燒製時間很短,之後就消失了。

元代卵白釉瓷幾乎只見盤、碗、杯、和高足碗,這些器物形狀都不大,胎體較厚,質地堅硬,釉麵肥潤。卵白釉瓷裝飾採用模壓印花法,圖案以象徵富貴吉祥的折枝和纏枝花卉紋為主,少量的是雲龍紋。龍紋往往由朝同一方向遨遊的雙龍組成,頭尾相連,輕盈瀟灑。


卵白釉瓷—樞府瓷


卵白釉瓷—樞府瓷


卵白釉瓷—樞府瓷


2016北京中漢春季拍賣會

0110 元 “樞府”款白釉模印纏枝花卉雲龍紋盤

尺寸直徑16.4cm

估價RMB 260,000-400,000

花卉紋則由牡丹。菊瓣、蓮花等交錯或變化組成。卵白瓷的模印凸花通常都裝飾在器皿內裡,器外光素。由於覆蓋在印花上的釉層較厚,紋飾多顯得不太清晰,而對稱的字銘又巧妙地印在內壁紋飾中的花叢之間,更須仔細尋找。從傳世的元代卵白釉瓷賴看,大部分器皿不帶銘文,即使有款識,也不盡是“樞府”,還有“太禧”、“玉”等字樣。論及質量,明代《格古要論》評述“元朝燒小足印花者,內有樞府者高”頗有道理,但並不全面。



卵白釉瓷—樞府瓷


故宮博物院藏元代景德鎮窯卵白釉印花“太禧”銘雲龍紋盤

譬如,屬“太禧”款的精美程度就在“樞府”銘之上。原因也顯然,“太禧”是元代專掌祭祀的官府機構“太禧宗禋院”的簡稱(元官署名。掌神御殿朔望歲時諱忌日辰禋享禮典。天曆元年(1328),廢會福、殊祥二院,改置太禧院總管二院事務,次年改太禧宗禋院。有院使、副使等官。所屬有隆禧、會福、崇祥、壽福諸總管府,分掌錢糧出納及營繕等事。太禧宗禋院、崇福司、司禋監與太常禮儀院的職司,在前代均屬太常寺。)因而,太禧訂燒的卵白釉才是真正的宮廷用器,其規格理應高於樞府瓷。

元代卵白瓷的形制特點是:圈足小,上身大,看上去似有不穩之感;足壁厚,削足稍欠規整並有明顯的旋紋,無釉的底部中心往往凸起成乳丁狀。而且,整器還透露出一種樸與秀、粗與細相混合的時代氣息。儘管底足粗厚草率、器物邊口卻精薄細膩,也正由於上下厚薄不均,薄處常有變形夾扁現象。又如,模印紋飾雖總體模糊,局部倒顯得十分清晰並負有立體感。這些特徵,加上卵白釉本身固有的白中青閃灰(元代早中期閃青,後期閃灰)和失透的乳濁澀,給正確辨認樞府器提供了十分鮮明的依據。近期市場上常有一些色澤純白釉面平靜的仿樞府器出現,這類盞、碗紋飾不是凸出器表,而是深陷在胎裡,成為暗龍暗花,甚至。器體外部也印上了紋飾,這些做法。,在元代卵白瓷中一般是沒有的。

卵白瓷的研究是最近幾十年才有的,儘管學術界對樞府瓷的特徵、年代、窯址、命名和燒窯性質取得了較一致的看法,但對歷史上的卵白釉瓷產生的原因,造型的單調和當時的使用對象並沒有作出合乎客觀的解釋,所以,卵白釉瓷仍有迷惑之處需探討。

其實,卵白釉瓷是一種帶有佛教性質的祭禮器。這樣說,基於幾個方面的理由。首先,卵白瓷的造型均在日用器皿之例,不見大件器,也鮮見花哨瓷,可知是一種專項應用品。其款識十分隱蔽,與歷代和以後各朝的署款方式及用意明顯有別,也與蒙古人縱馬天涯無拘無束的豪放性格相悖,可以認定,這種款字僅是一種識別記號,其最大的可能是用於宗教佛事,是一種祭祀器上的特殊款記。

卵白釉瓷—樞府瓷



卵白釉瓷—樞府瓷


2015北京中漢春季拍賣

1156 元 樞府釉模印雲鶴“福祿”紋碗

尺寸直徑17.6cm

成交價RMB 82,800

這樣,依次可推理出;“樞府”瓷燒造目的源出於將失祭禮,署款與不署款則取決於將世的職務高低與功勞大小,同時,樞府也是皇室制瓷;“太禧”瓷屬宮廷專用祭器,由於成立於天曆元年(1328年)太禧宗禋院負責監燒,至此,還意味著“樞府”貢瓷任務的終止;“福祿”、“昌江”、“玉”和其款識應是大臣、貴族、寺院自成體統的區別記號,這些署吉語或尊號的標記實際也是上層社會一些顯貴擁有特權的象徵。其次,源“國俗尚白,以白為吉”(明陶宗儀《輟耕錄》)尤其,此白同“元朝統治者所信仰的伊斯蘭教崇青尚白的色彩禁忌相符合”(徐建融《中國美術史》)。因此,選擇有祥吉含義的白色來祭祀佛僧、英雄、先祖,甚或皇上,在當時應該來說非它莫屬,同時,這色彩也為卵白器的佛教屬性作了明白無誤的註腳。另外,卵白釉瓷器外無紋這一反其道行之的裝飾手法充分表明,其內壁凸出的紋飾意在天上,即:讓在天之靈得以全覽。這種外表和內涵所刻意追求的藝術效果,也正與存在於人們思想的宗教意識相一致,並完美笛體現了佛教祭器的特性。


卵白釉瓷—樞府瓷


2013上海新華春季拍賣會

0527 元樞府白釉暗刻龍紋高足碗;清銀鎏金鏨花藏傳盞託

尺寸通高22cm

估價RMB 200,000-300,000

來源:蘇富比紐約2006年9月21日拍賣會Lot.302號拍品

元卵白釉器的功能尚屬如此,型器自然以碗,盤之類的日用器皿就足矣。反過來亦證明;既然景德鎮當時能燒出天下無所不能的各式瓷器,樞密院沒有任何理由要把統治階級所崇尚的卵白釉瓷器型做得經此而已,除非祭祀器。

綜上所說,在結合元統治者起源於塞北草原的一支蒙古軍隊,落後的文化使他們對宗教格外崇拜,以及蒙古遠征軍在逐鹿中原的長達70餘年鏖戰中,有大批將士成為異鄉孤魂,很需要藉助宗教力量來超度亡靈和元帝國的歷代皇帝都信奉佛教的事實,這樣,對卵白釉瓷之所以在元代應運而生和如此負有盛名與規模,就會有一個較全面的理解。樞府器在當時,不只是榮耀和功勞的標誌,還是貴族之所以為貴族的資格。

以前,歷史上的原因造成樞府瓷有關記載在元代文獻資料上為一頁空白(另撰文論述),至於說卵白釉隨著元亡或在明代早期之後就停燒了,這更是一種誤解。事實上,卵白釉瓷自負有元代賦予的特殊使命和在人們心目中逐漸確立的白色所代表的吉祥寓意依賴,它的燒造始終沒有中止,而且,製品越做越精美,紋飾也由內延伸到了器外,可以這麼說,由於卵白釉不可替代的功能,它仍不斷繁衍壯大。粗獷的猿人都要隱其款識講究實用性,而明人自有雅名,這便是甜白和各式的白釉器。唯用途和造型更為廣泛,除皇室祭奠列祖所需,還廣為宮廷日常生活用瓷,同時也是皇帝賞賜皇親國戚及外交使節的珍貴禮物,至清代,祭器的燒製更為普遍、明朗,清內務府《清檔》的記載不只明白到時間、地墊、交由誰辦理,還詳盡到尺寸、樣式和具體數量。

卵白釉器不但開創了佛教祭禮瓷的先河,也使卵白釉沉了中國古代最早的專用於祭祀性質的單色釉品種,它還是祭蘭祭紅釉的縣區。卵白釉瓷的社會意義遠遠超出它的本身:白色,吉祥而莊重的色調所表達的那份神聖涵義,在今天已習以為常地成為名族文化和禮儀生活中的一種令人注重的傳統色彩,這習俗可追溯至元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