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最容易被策反

据国家安全机关统计,目前被境外间谍机关策反的群众并不罕见,退伍军人、留学生、高校师生、军事发烧友以及军工企业、国防科研单位、政府机关人员等,都是其着重关注的对象。近期我国媒体连续披露两起普通公民被外国间谍拉拢、策反的案件,让人扼腕痛惜之余,不禁惊呼:小心!间谍就在身边!

帮境外"记者"窃取"新闻素材"

数百份军事目标资料卖近10万元

曾供职于辽宁某企业的韩某,失业后经济上拮据,于是通过互联网发布求职信息。不料,他很快被网上自称“记者”的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盯上。对方告诉韩某需要新闻报道素材,让他去某涉军目标附近就业。为表达诚意,“记者”大方地给韩某汇来1万多元作定金。面对到手的金钱,韩某有些疑虑,但想到自己追求的奢华生活,就满口答应。在境外谍报人员指令下,韩某顺利进入某单位应聘成功,之后多次利用工作之便,用手机偷拍大量某重大军工项目照片,传到境外给对方。拿到钱款后,韩某又遵照“记者”遥控指挥,先赴北京参加国防技术项目推介会,搜集大量录音、照片资料;接着又专程前往辽西某地拍摄了另一组重要军事目标的照片。短短数月,这份“兼职”为韩某赢来近10万元的巨额报酬。国家安全部门对韩某采取强制措施。大连中级人民法院今年一审判决韩某有期徒刑8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追缴其违法所得。

为境外“主编”偷拍

军事基地照片卖4万元

青岛某企业员工曹某,工作之余常在网上寻找赚钱机会,在好几家求职网站都投了简历。不久一名自称某军事杂志社的“主编”打电话,说有现场考察员工作适合他,并许以高薪。曹某没多想就答应下来。每到假日,曹某就按“主编”指示,到附近军事基地转悠。一次,曹某扛着新装备潜入某军用机场,成功拍摄航母基地内照片传给“主编”,境外“主编”立即汇来丰厚的酬金,以示鼓励。激动的曹某点着厚厚钞票,突然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以至于他自己都怀疑对方是不是真的“主编”。远在境外的“主编”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几乎让他无路可退:“你的照片很有价值,已经发到国外了,如果有人举报你,自己想想后果吧!”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曹某,不得不继续心惊胆战地为境外组织效力。经缜密侦查,山东省国家安全机关在曹某的住处将其抓获,当场起获照相机、望远镜、笔记本电脑等涉案工具。如今曹某已经被当地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哪些人最容易被策反?

据国家安全机关统计,目前被境外间谍机关策反的群众并不罕见,退伍军人、留学生、高校师生、军事发烧友以及军工企业、国防科研单位、政府机关人员等,都是其着重关注的对象。尤其是一些年轻的网友,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境外人员利用。

根据我国《反间谍法》的相关规定,如果不明情况,被诱骗落入境外间谍机关的圈套,一定要终止违法行为。如果受到对方威胁,不要害怕,更不要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还可以予以奖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