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前兩天,公司有個剛轉正沒兩個月的新同事突然找到我,跟我說,她要辭職。

把我嚇了一大跳,轉正不容易,她沒幹兩個月就想辭職,讓我忍不住懷疑她是不是受了什麼委屈,於是認真問她原因。

結果她很認真跟我說,沒人欺負她,只是日復一日,一成不變的生活讓她厭煩,甲方改來改去的需求讓她抓狂,和上司之間無效的溝通讓她每天都瀕臨崩潰,覺得工作實在無趣。

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她最近總在想,是不是休息一段時間就好了,換個環境就好了,換份工作,換個城市,認識一些新的人,是不是就好了?

其實最近秦桑身邊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想法,不用像年底時為了年終獎苦苦熬著,新年伊始,越來越多的人忍受不了工作的無聊與苦悶,分分鐘想要逃離。

於是,任何一個小事件都有可能成為爆發的導火索,上司的一句輕輕責罵,甲方的一句無理要求,都可能讓人輕易地打下那句我要辭職,不管身後有沒有退路。

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1

那些盲目裸辭的人


我曾經在大學畢業時去西藏畢業旅行過一段時間,在那裡,我遇到了很多裸辭工作去西藏的人,他們有的是騎行,有的人將拉薩作為環遊亞洲的第一站,有的是前一天辭職,第二天就飛來了拉薩。

我們在一起玩得很開心,完完全全脫離工作的束縛,他們每一個人都顯得那麼鮮活而生動。

當時的我很佩服他們的勇氣,覺得他們很酷,想著以後自己工作以後也要這般瀟灑,直到後來我進入社會,斷斷續續通過朋友圈瞭解他們的動態。

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個環遊亞洲的姑娘,回深圳後花了整整8個月的時間才找到了一份和之前工作待遇差不多的工作,找工作期間,她一天比一天焦慮,越來越懷疑自己的能力,經常大半夜睡不著,在朋友圈抒發怨氣,後來好不容易重返職場,依然每天在朋友圈吐槽。

那個騎行去拉薩的小哥,因為頻繁的裸辭經歷讓許多公司對他的穩定性存疑,在面試了十幾家公司碰壁後,他不得已降低了自己的期望薪資,才勉強找到了一份合適的工作。

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很多人裸辭時,對自己的未來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對自己的能力也沒有明確的認識,一心只想要逃離眼前的瑣碎與無趣,覺得辭職能幫助我們解決眼前的問題。

可結果卻通常是,短暫的逃避後,我們從一個坑跳到了另一個坑,生活更加殘酷,與此同時,我們在焦慮中變得越來越迷茫,越來越看不清前面的方向。

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2

你所謂的改變,可能只是逃避


當然,我並不反對辭職,也並不贊同一個人應該在一個地方一待就是幾十年。

現代社會的發展速度太快了,變化無時無刻都在發生,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和追求,每個人都必定要做出一些改變,這本就無可厚非。

但不得不提的是,很多人卻習慣將這個理由當作藉口,幫助自己逃避現實,逃避上司的奪命連環call,逃離每天一成不變的生活。

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曾經有一個前同事,每天都在辦公室各種吐槽工作和客戶,她說她很討厭現在這份職業,說想要去做短視頻。終於有一天,她忍不住給領導發了一句我要辭職,理由是轉行,瀟瀟灑灑地離職了。

離職的第一個月,她去了一趟日本,朋友圈裡都是曬的旅行照片。

玩了兩週後回廣州,繼續過著舒適愜意的生活,每天11點起床,追劇打遊戲,週末和朋友約飯,全然忘記了自己要轉行的想法,也從沒為自己的轉行做過任何準備。

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這樣美好的日子持續了一個月,房東通知她要漲房租,在漲租1000和押一付三的壓力下,她一下就慌了,把轉行忘得一乾二淨,趕忙找工作。

同行業的公司簡歷投了很多封,可卻鮮少有回應,HR以她待業的狀態壓她的工資,最後迫於經濟壓力,她以比之前工資還要低1000的工資入職了一家同行公司,還是單休。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想要做出改變,但事實可能是,我們並沒有做好去改變的準備,只是想以此為藉口,去逃避。

就像我的那位前同事,她真的想轉行嗎?我覺得不是,她只是想逃避一會而已。

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我能理解,許多現代人都很迷茫,我們對未來充滿期望,深信自己的不平凡,可現實卻總是跟不上夢想的腳步。

於是,我們苦悶,我們焦慮,我們想要改變點什麼,我們害怕一成不變代表的是平庸和一事無成,害怕這樣下去只能庸庸碌碌地過完一生,於是急切地想要通過做點什麼為自己的生活增加一點不一樣的色彩,可卻忽略了有些選擇的重量。

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3

選擇你能承擔的,承擔你所選擇的


很喜歡日本漫畫家安倍夜郎說過的一句話:“辭職從來不是對當下的逃避,而是對未來的選擇。

有些人辭職,自己創業,隨隨便便就能做出一番事業,於是其他很多人便也以為辭職便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卻忽略了,這自由其實是選擇的自由,這個選擇的背後,是能力的自由。

那些辭職後去創業,做出一番事業的人,他們能做出一番事業,並不是因為他們勇敢辭職,而是因為他們的能力已經配得上他們的野心。

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深夜食堂》作者安倍夜郎40歲才成為專職漫畫作家,在這之前,他在一家廣告製作公司做了20年的廣告導演,期間一邊工作一邊畫漫畫,他說:“如果沒拍過廣告,我也許就無法成為漫畫家了。”

做廣告導演塑造了講故事的能力,讓他在時長控制和內容構造上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舉他的例子不是希望大家都安穩地待在自己的位子十幾二十年,而是希望不管因為什麼原因離開,大家在辭職之前都最好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於自己能做什麼,想做什麼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不要將辭職變成一種逃避,它應該是一種選擇。

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最近在看《都挺好》,大結局裡,蘇明玉對老懞提出離職,我曾一度覺得惋惜,那是她辛苦打拼下來的事業,多可惜啊!

可轉念一想,憑藉蘇明玉的能力,真的是惋惜嗎?

我能確定的是,只要她想工作,眾誠會敞開大門歡迎她,更遑論其他公司了,就算是自己創業,對於有能力有見識的她來說也不成問題。

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很喜歡作家舒儀的一段話:弱者總是在感覺最糟糕的時候,辭職離開,寄希望於環境的改變能帶來點兒什麼;而強者,是在自己感覺最好的時候,辭職離開,尋求更高更遠的天地。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強者,在上司問我們辭職理由時,硬氣地說上一句:“因為我翅膀硬了。”


今 / 日 / 互 / 撩

你有過裸辭的經歷嗎?為什麼辭職?


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