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10公里後膝蓋附近痠疼是怎麼回事?

博為小玉


跑步一分鐘,你的膝蓋要受到上百次的衝擊!跑十公里一般需要50分鐘到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也就是說跑一次十公里,你的膝蓋至少受到三倍於體重,多達6000次以上的衝擊,所以膝蓋痠痛是很容易出現的!



但是膝蓋痠痛以後千萬不要馬虎大意!跑十公里膝蓋痠痛說明你的跑步方法還是有一定的問題!

膝蓋的損傷是緩慢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早發現早預防,這樣才能避免膝蓋疼痛問題,提高跑步質量,遠離跑步受傷!



今天我來給大家講一講跑十公里膝蓋痠痛的解決方法!

1. 分散訓練

一天跑一小時,一週跑七小時,說真的是有點多!根據科學研究,人一週的有氧訓練量保持在三小時左右就可以了!所以我們要分散訓練,把訓練量打散!

今天跑5km,每天跑5km,跑步三天休息一天,這樣訓練量下來了,跑步的效果就好了,膝蓋就不容易受傷了!你的訓練效果反而會上升!



2. 專項大腿小腿訓練

跑十公里膝蓋才痠痛說明你的大小腿肌肉還是很強的,但是還是不夠強!

我們可以兩天練一次大腿,小腿,讓大腿肌肉耐力,爆發力真強,以便為膝蓋分擔壓力!

同時,我們也要練臀部肌肉,臀肌發達了,跑步會輕鬆勝利,下半身會特別靈活,這樣膝蓋受到的衝擊就小,取得的效果就好!



3. 動態熱身

完整有效的熱身運動可以幫助我們活動關節,促進血液流動,保持關節內韌帶彈性,半月板軟骨的良好運作,不容易出現突然的受傷,尤其是在天冷和身體僵硬的時候!

所以我們要動態熱身,每次跑步前做一下關節屈伸,然後原地輕微蹦跳,全身拉伸運動,這樣取得的效果會很好,關節不容易受傷,跑十公里膝蓋也不容易痠痛!



4. 你的姿勢

跑十公里時間比較長,運動量比較大,所以我們的姿勢也要對!姿勢是影響膝蓋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所以我們得確保姿勢的正確!身體輕盈,雙腿擺動靈活是最基本的要求!

髖關節靈活,提髖送腿,小腿,大腿千萬不要打直,這樣最傷膝蓋,而且膝蓋的姿勢要對,要向前,不要內外翻,這樣膝蓋才不容易扭傷!



大家一定要少跑一點,方法正確一點,把膝蓋保護的好一點,這樣才能做一個終生的跑者!

如有疑問,歡迎評論,有問必答!

獲得更多的跑步知識,您可以點擊上面的頭像關注我!


跑者的天堂


作為一個跑步多年的跑步達人,很榮幸能給大家回答這個問題!

有的時候想一想我們的膝蓋真的挺不容易的,除了應付日常的走路運動,還要應付我們的跑步運動,每一次跑步膝蓋是最受傷的,都要承受巨大的衝擊力,至少三倍於體重的衝擊!

你說我們每天都跑步,每次都給膝蓋如此大的衝擊,我覺得我們的膝蓋真的是想不受傷都難!所以現在很多人由於跑步的方法不當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膝蓋損傷,這真的讓人很難受!

十公里對於跑步愛好者來說真的不算太多,但是體力能跟上,膝蓋就容易拖後腿了,有不少人跑十公里就覺得膝蓋痠痛,害怕膝蓋出現問題,被困在其中,遲遲找不到方法來解決!

其實方法總是有的,你看看有不少跑馬拉松的朋友,他們的膝蓋真的很健康,這說明方法肯定有,只是你還沒有掌握,如果你掌握了,十公里的距離很難讓你的膝蓋痠痛!

今天我來給大家講一些好的方法,希望你們能夠從中有所收穫,讓你們跑十公里膝蓋也不會痠痛!

1. 跑前啟動膝蓋

我們的關節真的很脆弱,所以跑步前一定要進行關節熱身,有很多朋友就是因為沒有熱身而導致了膝蓋受傷,潤滑液不足,膝蓋裡韌帶韌性下降,這樣很容易導致膝蓋受傷!

所以你應該進行動態膝蓋熱身,後踢腿,側踢腿,膝蓋屈伸,開合跳,小碎步慢跑,高抬腿,多做這些動作,讓膝蓋充分熱身,這樣膝蓋就不容易受傷!

2. 雙腿力量足

有不少朋友真的是麻桿一樣的雙腿,這樣的雙腿力量不足,支撐力不足,抗震性太差,最終的結果就是膝蓋承受了更大的壓力,導致了膝蓋損傷,所以我們要通過鍛鍊讓雙腿強壯起來!

怎樣增強雙腿的力量呢?我們要訓練大小腿的肌肉,負重深蹲,大小腿抗阻力訓練,三天訓練一次,日積月累,上個月就有效果,一年以後雙腿力量就強大了不少!

3. 膝蓋也要休息

跑十公里膝蓋痠痛,也說明你的運動量可能超標了,膝蓋在向你發出求救的信號!膝蓋也是我們的身體部位,它也是需要休息的,如果你盲目的提高運動量,最終等你的就是膝蓋損傷!

每天都跑十公里真的有點多,你可以選擇隔天跑,隔天跑十公里,你的膝蓋就有時間去休息,就有時間去修復,這樣膝蓋也不容易出現痠痛的問題,你的運動水平也能提升!

4. 裝備要精良

好的裝備也是保護膝蓋的一個好的方法,至少你的衣服不能讓你感到彆扭,能夠讓你跑起來非常的舒服,沒有任何阻擋感,這樣跑步姿勢就會更正確,膝蓋就更不容易損傷!

而且鞋子也要準備好,鞋子要有良好的抗震性,回彈性,支撐性,包裹性,穩定性,而且跑鞋要換著穿,這樣更不容易受傷,取得的效果會更好!

5. 姿勢跑步法

頂級馬拉松運動員的跑步姿勢真的很美,腳尖觸地時間很短,感覺就像在地上飄,而且雙手擺動,雙腿擺動真的很靈活,這樣的姿勢真的是很不錯的,我們都應該學習!

擺動雙腿的時候大腿要動起來,小腿要順勢而為,腳掌與地面接觸的時間要短,收緊胸腹,雙手前後擺利用慣性,膝蓋和腳尖的方向始終保持一致!

獲得更多的跑步知識,您可以點擊上面的頭像關注我!


卡路里奔跑


跑步10公里後,膝蓋附近痠疼,這是很多跑者會遇到的。首先跑10公里,對於沒有經常進行中長跑的跑者來說,束脛骨、膝蓋等位置出現痠疼的症狀很正常,因為跑10公里超過了膝蓋所能負荷的壓力。還有就是配速過快,追求成績,筆者跑10公里,最快用時是46分鐘,然後膝蓋處的肱四頭肌就會感到痠痛。


對於不長期跑步或者不經常中長跑的跑者來說,跑10公里,膝蓋附近的肌肉痠痛是很正常的。

筆者也是經歷過跑5公里、10公里,然後膝蓋附近的肌肉出現痠痛的症狀。跑5公里,膝蓋附近的肌肉痠痛,一般就是跑姿出問題。跑10公里,膝蓋附近的肌肉痠痛,一般就是壓力過大,肌肉勞損,導致痠痛。筆者當時只喜歡跑5公里,有一次嘗試跑10公里,因為沒有分配好體力,被累的夠嗆,膝蓋附近的肌肉也出現了痠痛的症狀。

跑姿問題或者場地問題。

正確的跑姿能減少跑步帶來的傷病。眾所周知,跑步時,腳掌落地要輕盈,可以減少給腿部帶領的壓力。還有就是場地,平地跑步時最舒服的,對腿部的受壓也很小,如果是上下坡場地,那麼膝蓋受損是在所難免的。眾所周知,在跑下坡時,腳掌落地時,會受到更大的壓力,長久以此,膝蓋很容易受傷。筆者最討厭跑下坡,但是為了練習放胯,不得不進行跑下坡。


想要了解更多格鬥資訊,請關注“格鬥視野”


格鬥視野


跑步10公里後膝蓋附近痠疼是怎麼回事?是因為10公里的跑步,已經超過了膝關節承受的能力,應該休息。


跑步的時候,身體的重量會給膝關節、踝關節等帶來很大的衝擊,對於體重偏大者而言,應該慎重跑步。就跑步訓練而言,要穿合腳的跑鞋,跑前要熱身活動,跑姿要正確,跑的時候,循序漸進增時增量。


跑步時間或者距離過長,超過了膝關節的承受力,膝關節就會有痠疼的感覺,這時應及時休息和調整,疼痛嚴重的時候應該就醫;休息第二天如果膝蓋附近復原,說明問題不大,以後應該控制跑步的時間和長度。


如果經常超量跑步,膝關節疼痛了,還不注意休息,就會導致膝關節疼痛的持續和加重,導致關節炎。跑步訓練能力的提高,在於循序漸進,應儘量避免過度訓練。


滄海人間


跑步膝蓋附近痠痛,是每一個跑者都多多少少經歷的過程。

尤其在開始跑步的初期,這個現象還是挺多見的

尤其10公里這個距離已經不短了

更容易造成一些運動損傷

那麼,跑步膝蓋疼,大約有3種情況

1.膝蓋內部疼痛

這是最惡劣的一個情況

因為膝蓋的結構是非常複雜的

人類進化過程中,在膝蓋內部進化出來十多個精密的滑囊,就是為了對應各種壓力的緩衝

假如是膝蓋內部疼痛,建議你還是就醫,看看是否內部發炎,或者是半月板的問題

而後調整跑步姿勢再進行運動

2.膝蓋靠上的位置疼

這種情況一般是大腿力量不足的表現

大腿的股四頭肌,以及後側的膕繩肌群,在跑步中不但要發力,還要維持軀幹的平衡

當這些部位的力量不夠的時候

就會出現痠痛的感覺

這個問題不大,因為這部分肌群是很好很強大的,慢慢適應了就好

3.膝蓋下側靠小腿的位置疼痛

這部分痠痛的話一般是小腿力量不足的表現

尤其你在採用了前腳掌落地的技術時候,這個問題尤為明顯

但是,前腳掌落地,是一個非常高級的專業級的技術

可以把衝擊力用小腿吸收,從而保護膝蓋

同時還可以使步伐變得非常輕快,有益於速度的提升

多做小腿按摩,跑步過程中偶爾適當的減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希望有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