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不是前言的前言:大家好,鐵騎新的旅程又開始了。這次計劃用時1個半月左右,沿西南國境自駕廣西、雲南、西藏三省區,遍賞沿途自然風光。歡迎大家關注我的旅程。

很多人都知道隋唐時期開鑿的京杭大運河,有一條比京杭大運河開鑿早800多年的水利樞紐卻鮮為人知。這條運河的名稱叫—靈渠。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靈渠

靈渠在哪?

靈渠又稱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因開鑿於秦始皇在位時期,所以又稱秦鑿渠。它位於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距今已有2200多年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中國主要水系和古代水利樞紐工程示意圖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作用真有這麼重要嗎?

提到靈渠,不得不提到中國歷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秦始皇贏政。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秦始皇是中國大一統王朝的開創者,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一統六國後建立了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帝國,但他並未止住開疆拓土的步伐。在北方,他令蒙恬為帥領30萬秦軍精銳北擊匈奴,將匈奴趕往漠北,並修築長城防止北方遊牧民族再侵擾。

在南方,他盯上了百越地區(今廣西廣西及越南的東北地區)。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命屠睢率領五十多萬大軍分五路南下攻擊閩浙、嶺南。閩浙一路勢如破竹,很快便攻下了閩浙地區,將之收入版圖。但主帥屠睢這一路在廣西一帶遭甌雒軍襲擊而大敗,加上五嶺地區山高路險,糧草軍餉補給不上,付出了傷亡數十萬軍士的代價,屠睢也戰死。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監御史祿掌管軍需供應,督率士兵、民夫在興安境內湘江與灕江之間修建一條人工運河,運載糧餉。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歷時4年靈渠鑿成。有了靈渠這條連通長江水系(湘江為長江支流)和珠江水系(灕江為珠江支流)的運河的支援,秦始皇在修成的當年就迅速統一了嶺南,從此將嶺南納入了中華版圖。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秦國軍隊對水路的利用

從陝西省咸陽出發,沿漢水(漢江),順流南下,至武漢(漢口,漢水入長江之處)。由漢口,沿長江溯流西南而上,至湖南省洞庭湖,從洞庭湖(湘江入湖之處),沿湘江溯流南上,由永州市,沿湘江,進入廣西全州市,至興安縣(靈渠)。由靈渠,順流西向,至溶江鎮,進入大溶江(流向由北向南);順流向南,進入灕江江段,經桂林、陽朔、樂平,入桂江江段,經昭平,至梧州。從梧州市,若向東,則進入廣東西江江段,至珠江(舊稱粵江),入海口在廣州。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靈渠的鑿成幫助秦始皇一統嶺南,但其作用不僅於此。靈渠開通後,並經歷代修繕完備,成為了中原和嶺南交流的窗口和交通要道。有數據表明,靈渠修成後若干年,嶺南人才開始出現井噴之勢,如唐代的張九齡、惠能,明朝的海瑞、袁崇煥等。嶺南人開始走向中原,走向全國,真正成為中華大家庭的一員。而中原眾多文人墨客也因各種原因從此進入嶺南,如韓愈、劉禹錫、蘇軾、秦觀等,他們留下的文化印記又充實和豐富了嶺南文化。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逐漸交匯融合,形成了如今獨特的嶺南文化。

靈渠為什麼稱之為巧奪天工的偉大工程?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靈渠的修建彰顯古人智慧。

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石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紀,錦帆直到是天涯。”這是明代被貶廣西布政司參議詩人解縉的《興安渠》,它寫出了靈渠的概貌特徵。

湘漓二水雖同在興安境內,但二者並不相連,而且最小處落差近30米。選在何處築壩分水,怎樣把水從低處引向高處?秦代修渠技術人員在作了縝密斟查研究之後,選擇了湘漓二水相距4公里處,即今分水塘築壩分水,這裡水流平緩,有利斷流築壩,且地處湘江上游,水位相對要高,築壩攔水後水位又進一步提高,可開渠引水直接注入灕江支流始安水。這一選擇充分體現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聰明才智。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分水塘,巧借地形,“三分入漓七分歸湘”,構思奇妙

為了解決水位落差大的問題,古人採用了逐級築提,攔河修壩的方式,通過陡門(蓄水閘)蓄水,讓航運船隻駛入蓄水道提升高度後駛進更高航道。這一發明不愧為創造性壯舉,要知道西方航運船閘出現晚了兩千多年。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陡門,2000多年前的船閘。

陡門關閉時,水位上升,以便船隻上升到上游水位,從而駛入更高航道。其原理和現代船閘如出一轍,但早了2000多年。

運河水流經之處落差大流速快,不利於船隻航行。為解決這個問題,航道均修築為“S”型,有效的減緩了水速,提高了穩定性。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如今,作為航運功能,靈渠已淡出了歷史舞臺,但它仍作為灌溉水利工程和旅遊景點哺育兩岸人民。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靈渠旅遊攻略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靈渠水街景區(正門)

地理位置: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

旅遊最佳時間:全年皆可

門票:南渠水街景區55元

北渠免費(從湘江一線可看)

參觀時間:7:30至19:00

建議參觀時間:1個半小時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後記:

這次滇藏自駕,先南進再北上,途經廣西興安,所以就有了這篇文章。歷史內容參考了網絡文獻,在此一併謝過!

文末再獻上一些照片,因為恰遇陰天,效果不好請海涵。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水渠驛站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彰顯秦朝統一度量衡的“半斤八兩”雕塑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龍耳方壺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題刻,未具名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南渠碼頭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北渠碼頭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分水潭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美齡橋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三賢祠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北渠一段未開發遺蹟,作為灌溉工程繼續造福百姓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興安綠道,正在建設中的旅遊景觀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北渠遺蹟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北渠附近農田風光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的歷史作用你知道嗎?

北渠舟上春景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