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一年級今年招生11萬人,特長班明年起取消招生

3月29日,青島市教育局公佈義務教育階段的招生政策。根據通知,小學、初中起始年級按照不超過標準班額(小學45人,中學50人)招生,嚴格控制存在大班額學校的招生計劃。從2020年開始,取消義務教育階段所有普通學校特長生和特長班招生。

今年全市小學一年級計劃招生11萬人,比去年多招7000人左右。今年全市初中一年級計劃招生9.5萬人,比去年多招9100人。小學入學一般採取登記入學,初中入學一般採取登記或對口直升方式入學。從2020年開始,取消義務教育階段所有普通學校特長生和特長班招生。義務教育學校不得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境外班”等名義招生。

青島實驗初中、青島三十七中面向市內三區招生,實行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報名。青島三十九中普通班納入市南區招生範圍,招生方式與市南區中片公辦初中學校相同。青島第二實驗初中與青島六十五中作為同一個招生區片,實行電腦派位方式錄取新生。招生範圍為市北區浮山新區有關小學和嶗山區埠東片有關小學。戶籍屬於上述招生範圍但在其他區域就讀的應屆小學畢業生,可按照跨區(片)調撥的政策規定申請參加上述兩所學校的電腦派位。具有嶗山區戶籍的學生根據本人意願可不參加派位,直接申請回嶗山區初中學校就讀。已被青島實驗初中、青島三十七中、民辦學校錄取的學生以及初中學校錄取的特長生和足球后備人才不再參加其他學校的錄取。

相關鏈接:青島市教育局《關於做好2019年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青教通字[2019]33號)

各區、市教體局,高新區人才服務和教育體育發展局,局屬各初中學校,青島市盲校、青島市中心聾校、青島市晨星實驗學校:

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現將2019年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招生計劃

全市小學一年級計劃招生11萬人,初中一年級計劃招生9.5萬人。

二、招生入學規定

(一)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權利。

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小學一年級學生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報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各區市要切實履行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法定職責,組織和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幫助他們解決接受義務教育的困難。各區市要建立失學輟學適齡兒童工作臺帳,認真落實聯控聯保工作機制,做好控輟保學工作。

(二)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

落實教育部“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要求,各區市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佈、所在社區、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按照確保公平和就近入學原則,從當地實際出發,為每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科學劃定服務區片範圍。在教育資源相對均衡的地方,一般實行單校劃片;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夠均衡、擇校意願強烈的地方,統籌考慮過去區片劃分和生源分佈等情況,積極穩慎推進多校劃片,促進教育公平。區片確定後,應在一段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重新劃分調整時要慎重穩妥,認真做好學生家長工作。

(三)努力保障入學機會均等。

小學入學一般採取登記入學,初中入學一般採取登記或對口直升方式入學。實行多校劃片的地區,小學、初中可採取隨機派位方式入學,保障入學機會公平。實行小升初對口直升的,要按照強弱結合原則合理配對初中和小學。實行學區制管理的地方,要合理劃分學區範圍,將熱點小學、初中分散至每個學區,確保各學區之間優質教育資源大致均衡。要結合實際,採取名校辦分校、集團化辦學、委託管理、強校帶弱校等方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對於有空餘學位的公辦熱點學校,可以引導學校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對於新入學的義務教育學生,要均衡編班。

(四)嚴格按規定招收特長生和足球后備人才。

各單位要嚴格按照《青島市教育局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學體育藝術特長生招生工作的通知》(青教辦字〔2015〕132號)、《青島市教育局局屬中學體育藝術特長生和足球后備人才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青教通字〔2017〕86號)和《關於公佈2019年市教育局直屬學校體育藝術特長生和足球后備人才招生計劃的通知》(青教辦字〔2019〕31號)要求,做好特長生和足球后備人才招生工作。

從2020年開始,取消義務教育階段所有普通學校特長生和特長班招生。

義務教育學校不得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境外班”等名義招生。

(五)積極做好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保障工作。

各區市要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省義務教育條例》、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教基廳〔2019〕5號)和山東省教育廳有關要求,做好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安置工作。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政策解讀、信訪接待、問題解決等以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門為主。

(六)切實做好特殊教育學校招生工作。

各區市要對殘疾兒童少年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充分發揮區市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殘疾兒童少年入學鑑定和諮詢委員會)的作用,科學確定隨班就讀對象並進行合理安置。對不能堅持到特殊教育學校或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具有一定教育接受能力的義務教育階段6-15歲重度殘疾兒童少年,要按要求組織送教上門服務,並將送教上門服務的殘疾兒童少年納入學籍管理。各普通中小學要創造條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適齡兒童少年隨班就讀。青島市盲校、青島市中心聾校、青島市晨星實驗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均面向全市招生。

三、市內三區初中招生

(一)局屬初中學校。

1.青島實驗初中、青島三十七中面向市內三區招生,實行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報名。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報名有關事宜詳見學校招生簡章。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通過電腦派位方式錄取。

2.青島三十九中普通班納入市南區招生範圍,招生方式與市南區中片公辦初中學校相同。

3.特長生和藝術班招生。青島實驗初中、青島三十七中面向市內三區招收特長生;青島三十九中普通班面向市南區招收特長生;青島三十九中藝術班面向市內三區招生。青島少兒藝校畢業生須達到青島三十九中統一組織的專業測試要求後,方可升入青島三十九中藝術班;未達到要求的學生,根據青島少兒藝校所在區的招生政策升入相應初中,也可申請調撥至戶籍所在區就讀。

(二)區屬初中學校 。

1.公辦學校招生。以小學為單位,由區教育行政部門按區片通過整體調撥或電腦派位方式升入初中。

2.民辦學校招生。報名、錄取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可面向市內三區招生。第一階段招生不足的,面向學校所在區進行第二階段招生。

(三)跨區域就讀小學畢業生。

1.市內三區跨區就讀的小學六年級學生,在就讀學校參加小學期末考試。根據就讀學校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初中招生入學規定,可升入當地初中。需回戶籍所在區就讀的,由學生家長提出書面申請,所在小學和區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其相關證明材料後,將符合條件的學生名單及材料統一報學生戶籍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由戶籍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安排到戶籍所在地非熱點初中學校就讀。

2.在市內三區以外小學就讀,需回市內三區初中就讀的學生,原則上在現就讀小學畢業後,家長持小學畢業證書及戶籍證明,於8月中旬到戶籍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申請初中入學。報名參加青島實驗初中、青島三十七中及市內三區民辦初中學校招生的學生,須在規定時間內到戶籍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進行資格審查。

3.符合條件的嶗山區麥島小學畢業生由市南區教體局根據相關規定安排初中入學。

4.青島第二實驗初中與青島六十五中作為同一個招生區片,實行電腦派位方式錄取新生。招生範圍為市北區浮山新區有關小學和嶗山區埠東片(埠東片範圍:遼陽路以南,銀川路以北,海爾路以西,市北區嶗山區界以東)有關小學。戶籍屬於上述招生範圍但在其他區域就讀的應屆小學畢業生,可按照跨區(片)調撥的政策規定申請參加上述兩所學校的電腦派位。具有嶗山區戶籍的學生根據本人意願可不參加派位,直接申請回嶗山區初中學校就讀。

市北區和嶗山區教體局要認真研究該區域學生入學問題,確保適齡兒童按時入學接受義務教育。

(四)報名及錄取。

1.小學畢業生須持《青島市市內三區初中招生報名單》(以下簡稱《報名單》)參加初中學校特長生報名和民辦學校報名。《報名單》由畢業小學通過“青島市市內三區小學升初中聯網報名系統”打印,並加蓋學校公章。《報名單》由接受報名的初中學校留存,不再退還給學生。家長可向畢業小學申請打印或複印多份《報名單》,但學生在同一時段內只能報一所初中學校。

2.區教育行政部門、小學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選擇,保障小學畢業生依法依規升入初中學校就讀的權益。各初中學校要妥善保管好小學畢業生的報名材料,不得招收無報名材料的小學畢業生。

3.已被青島實驗初中、青島三十七中、民辦學校錄取的學生以及初中學校錄取的特長生和足球后備人才不再參加其他學校的錄取。

4.小學升初中報名及錄取工作全面實行網上操作。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市教育局的統一要求,將小學升初中志願填報、跨區(片)調撥申請及安排、《報名單》打印、特長生報名及錄取、民辦學校報名及錄取、整體調撥錄取等全部實行網上操作。電腦派位結束後,派位結果要及時上傳網上錄取系統。各區教育行政部門應充分發揮小學升初中網上錄取系統的功能,加強對各學校普通班、特長生等招生計劃的調控管理。要按照市教育局統一安排,按時完成有關網上錄取工作,確保網上錄取信息準確、完整。

四、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區市要高度重視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審慎制定招生辦法,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加強風險評估,重大改革措施和群眾關心的政策要提前向社會告知,做好政策宣傳解讀,爭取家長理解和支持。要完善應急預案,健全應急機制,及時發現並妥善處置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確保招生入學平穩有序。

(二)統籌城鄉教育資源配置。

各區市要積極適應新型城鎮化、人口政策調整、戶籍制度改革,著眼於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需要,堅持標本兼治,積極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推進學區制辦學和學校協作,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努力從根本上解決“擇校熱”問題。依據區域內城鄉人口流動、學齡人口變化趨勢,合理規劃佈局中小學校,加快學校建設,保障足夠學位供給。小學、初中起始年級應按照不超過標準班額(小學45人,中學50人)招生,嚴格控制存在大班額學校的招生計劃。義務教育學校應按課程標準嚴格執行零起點教學要求,小學一年級設置過渡性活動課程,注重做好幼小銜接。

(三)加強宣傳引導。

各區市和學校要在招生入學關鍵環節和關鍵時點,就關鍵政策、群眾關心的疑難點做好宣傳釋疑工作,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要加大義務教育“權利和義務統一”的宣傳力度,引導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家長依法送其子女按時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完善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制度,在通知書中加入有關法律規定和違法追責說明。要根據政務公開相關要求,在政務網站公開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範圍、招生條件、報名流程、報名所需材料和招生結果等信息,廣泛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監督。

(四)嚴格招生紀律。

各學校要認真執行招生政策,嚴禁無計劃、超計劃招生,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嚴禁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或採用社會培訓機構自行組織的各類考試結果;嚴禁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嚴禁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混合編班;嚴禁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生源;嚴禁任何學校收取或變相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嚴禁初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考成績排名、宣傳中考狀元和升學率;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不得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

(五)嚴格執行教育優待政策。

烈士子女、符合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警察子女及其他各類優撫對象、高層次人才隨遷子女等按照國家、省、市有關政策給予入學優待。其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一視同仁,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嚴格審查入學證明材料,嚴格控制義務教育階段擇校行為,保障入學機會均等,推進教育公平。

(六)全面強化監督問責。

各區市要完善違紀舉報和申訴受理機制,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對於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後果的學校,視情節輕重給予約談、通報批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等處罰。對於民辦學校,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減少下一年度招生計劃、停止當年招生直至吊銷辦學許可證的處罰。各區市要於2019年秋季開學後兩週內,普遍開展一次招生工作專項檢查,對於存在嚴重違規招生行為的學校要及時予以通報,督促將國家中小學招生入學政策落到實處。2019年9月21日前,各區市教育行政部門要將專項檢查情況報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

未盡事宜,請與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聯繫。

聯繫電話:85912178

青島市教育局

2019年3月2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